到了一座商業樓宇,有人迎上前來,原來我們的名字已經通報到此,他指著滿桌的飲料食品,請我們在此小等片刻,他進去安排。旁邊一位酷似俄國總統普京的青年男子,食欲很好,毫不留情地吃完了兩塊energy bar, (補充精力的花生芝麻巧克力塊),喝著汽水,攻克著另外一大包土豆片,然後致電他的朋友說一小時半之內去見面,如若不是無懈可擊的一口美國英語,我真要斷定他來自克裡姆林宮,於是我兩人就用中文“侄子”當暗號來談論他。“看,侄子又抓了另一包薯片”,“瞧,侄子進去了,我們也快了。”
回到溫哥華之後,我把這故事講給我父母聽,我媽媽聽了哈哈樂了起來,說我這女兒運氣就是好,出門玩玩還有人大街上送錢給她。我爸爸開玩笑說,美國人有錢沒處花了,這麼撒錢玩,怪不得廣東老華僑都到舊金山淘金去了,好像美國遍地都是錢,我說,讀到的歐洲移民故事也有著同樣的口頭禪,美國street paved with gold。今天讓我們一腳踩到了一點金沙,還是在經濟蕭條,房屋次貸危機最深重時刻,甚是有趣,偶然想起,欣然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