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tang先生請教:日本近來的經濟前景怎樣?

文章內容

  2011-07-12 08:55:20
不好意思,我較為關心的還是現在的事。

昨天在一本專業雜志(英文)上讀到一篇文章,Twilight of the Rising Sun.主要是關於日本經濟前景的閒談,涉及日本的電子工業的狀況。主要是講,近來,地震,海嘯,核電廠事故,。。。使得正在恢復的日本電子工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請說說您的看法,您的感覺。

老百姓之間的閒聊唄。
點擊: 0 | 評論: 5 | 分類: 缺省 | 論壇: 悠悠華夏 | 論壇帖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1. 淤泥 說道: Re: 向tang先生請教:日本近來的經濟前景怎樣?

    2011-07-12 12:12:18

    找個地方坐著看 icon_mrgreen.gif
  2. 懷念故鄉 說道: Re: 向tang先生請教:日本近來的經濟前景怎樣?

    2011-07-12 15:54:47

    淤泥 寫道:
    找個地方坐著看 icon_mrgreen.gif


    謝謝,不好意思,那我就貼一段別處的文章吧。
  3. tang3 說道: 無題

    2011-07-12 15:55:17

    承蒙抬愛,但因為俺離開日本這麼多年了,對其了解越來越少特別是最近的核事故,究竟對其未來影響有多大。

    俺只好翻翻以前的老黃歷,找來網上的文章來濫竽充數,一個是去年地震海嘯前的,一個是地震和核事故之後的,感覺說得比較中肯:

    日本經濟現狀與發展前景
    www.cnjpetr.org/ribenz...11993.html

    日本六月經濟指數改善 增幅超過地震前水平
    world.huanqiu.com/roll...13892.html
  4. 懷念故鄉 說道: 無題

    2011-07-12 15:56:53

    ZT

    news.ifeng.com/opinion...20_0.shtml

    日本也要學中國搞特區了

    鳳凰網評論專欄作家 俞天任
    2011年06月28日 09:28 鳳凰網專稿

    核心提示: 在日本人看來,中國之所以在這短短十幾二十年裡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就,最主要是在改革開放一開始就在深圳珠海等地所實行的“特區”政策。這次日本大地震的烈度使得幾乎不可能使用平常的手段來抗震救災重建家園,所以人們又想出了“特區”這個方法。


    要說日本人會多麼喜歡中國,那起碼在現在還不是事實。不管怎樣,隔壁家鄰居,昨天還是是不是能夠送點東西的窮小子一個,今天卻幾乎成了能平起平坐的殷富人家,不管是誰心理都不會平衡,所以要日本人能從心裡接受中國已經崛起的事實可能還需要時間。

    但日本人的心理不平衡卻不會影響他們在需要的時候引進中國的經驗。日本本來就奉行“拿來主義”,不管是誰的經驗,只要有用,甚至只要看上去有用,日本人肯定會考慮時不時要拿來試一下。

    在日本人看來,中國之所以在這短短十幾二十年裡就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就,最主要是在改革開放的一開始就在深圳珠海等地所實行的“特區”政策,有了這個特區,市場經濟才在計劃經濟的中國推廣了開來,到後來幾乎可以說是譜寫了資本主義的新篇章,所以“特區”這兩個字在日本經常能夠聽到。凡是有什麼經濟問題要去解決的,肯定就有人出來獻計搞“特區”。要解決沖繩離不開美軍基地問題怎麼辦?搞特區,要解決大阪府的財政困難問題怎麼辦,搞特區,甚至連最不喜歡中國的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也要在東京都內搞特區。東京經濟又不困難,要搞特區幹嘛,石原想在東京都御台場開個輪盤賭場弄錢,這才要搞特區來躲避禁止賭博的法律。

    但是到現在為止在日本還沒有真正的特區出現,這是因為這近三十年來日本雖然一直很難,成天在困難堆裡轉,但實際上還從來沒有遇到揭不開鍋的時候。雖然日本的GDP從1995年之後就像被凍結了似的幾乎沒有過變化,各種傳媒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充滿了“蕭條”“不況”這些字眼,但日本總是采取老板雇員大家讓一步的方法,在企業內行業內來消化不景氣因素,所以在日本看不到像歐美國家那樣一遇到經濟危機街上就充滿了失業的人的圖景,經常有歐美人到了日本很驚訝地發問:“不是聽說日本經濟不太好嗎?”

    既然揭得開鍋,就沒必要瞎折騰了,中國搞經濟特區也是當時無路可走的特殊舉動。這不是像采用一個新技術,購買一個新專利那麼簡單,不是任何國家在任何時候都能使用的。所以日本人吵鬧了快四五年了,還不見有什麼真的特區出來,因為沒到混不下去的時候,鳳凰涅磐總得等到化成灰燼之後。

    但東日本大地震使得事情發生了變化,這次的大災難使得日本人不那麼好活了,這次災害的烈度使得幾乎不可能使用平常的手段來抗震救災重建家園,所以人們又想出了“特區”這個方法。

    中國當年的經濟特區是在計劃經濟的社會體系中劃出一塊地方來搞市場經濟,就是說實行不一樣的做法,日本的特區也是這個意思,就是特區的法律法規以及執行細節可以有一定的松動。

    現在日本政府正在成文中的《東日本大震災復興特別措置法》就是一部這樣的法律,這部法律把從青森縣到茨城縣太平洋沿岸九個縣裡的150個市,町和村指定為“特定受災自治體”,這些地方可以申請緩和各種規則,實行優惠稅率以減輕企業負擔,促進企業參加受災地區重建工作的熱情。

    日本人有一種官僚的氣質,不願意去惹觸犯法律的麻煩,有時候拘泥於法律規定會到迂腐的地步,甚至就是在救災時都是這樣。比如為什麼自衛隊的直升機不在仙台機場實行空投的理由是很雷人的:因為日本法律就禁止從飛機上往下扔東西,空投只能由有專門執照的單位才能進行。所以才有自衛隊飛機圍著轉就是沒有辦法的怪事,而美軍直升飛機則不管這個禁令開始了空投,自衛隊才開始學樣,此時大家才發現法律有點荒唐,趕緊修改。

    已經開始了的重建工作中這種和法律有關系的事情就更是時有發生,可以想象隨著重建工作的展開這種事情會更多。比如說在災後重建的時候經常要牽涉到重新擇地安家,或者要建設新的工廠漁港,但是日本的每一塊土地都有土地台帳,上面明確地注明了土地的用途,是商業用地,農業用地還是住宅用地等,每種用地的使用方法也有明確規定,比如工業用地裡面綠化面積所占比例也有規定。要改變土地台帳,比如農業用地或者林業用地要改為住宅用地要經過都道府縣一級行政政府的批准,有時候甚至牽涉到好幾個省廳,為了減少在重建工作中因為這種法律手續而耽誤時間浪費人工,這個《特別措置法》就容許在這方面緩和限制,讓這些手續在一個窗口就能完成。

    除了這些緩和手續之外,《特別措置法》甚至還可能在經濟體系方面開放限制,像現在日本的漁業是由一種有點互助合作性質的“漁協”壟斷的,但這次水產業受海嘯的打擊實在太大,宮城縣知事就提議在措置法中加入容許株式會社參加水產業的提法,想吸引產業資本進入水產業的重建工作,但這個提議直接觸犯到了水產利益集團的奶酪,會不會實現還要拭目以待。

    重建工作需要特區,而如果特區的做法真能起作用,也可能會影響其他地區--就像曾經在中國發生過的那樣。
  5. 懷念故鄉 說道: 無題

    2011-07-12 16:04:10

    日本的事,還是會和我們有些關系。比如,計算機及LCD_TV用的顯示屏,小到那些電子相機,庫存還有幾多?如果庫存少下去,會不會漲價?老百姓們,有購買想法的,就會有關了。

    而另一方面,是不是別的地區的廠家的機遇呢?這個時間窗有多長?想必是有人在考慮的吧,比如那個鼎鼎大名的郭先生。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