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2013-05-17 09:57:08原文在此,只給個鏈接,請感興趣的人們點擊閱讀。
bbs.creaders.net/life/..._id=148585
-----------
令人最感興趣的是帖子中JOHN所寫的信。依我有限的聽聞及了解,所述的事在一些大學裡是常見的吧,學生去學,老師上課堂,等等,還是較好及正規的學習狀態吧。
在中國,我接觸或間接接觸到這十幾年來的大學生們,我未必贊成他們走出國留學,但也感到無奈,也算理解到他們的追求。另一方面,社會上存在的一個矛盾的情況,大學畢業生在找工上說難,而企業及中小單位招不到合用的人才,也說難。
bbs.creaders.net/life/..._id=148585
-----------
令人最感興趣的是帖子中JOHN所寫的信。依我有限的聽聞及了解,所述的事在一些大學裡是常見的吧,學生去學,老師上課堂,等等,還是較好及正規的學習狀態吧。
在中國,我接觸或間接接觸到這十幾年來的大學生們,我未必贊成他們走出國留學,但也感到無奈,也算理解到他們的追求。另一方面,社會上存在的一個矛盾的情況,大學畢業生在找工上說難,而企業及中小單位招不到合用的人才,也說難。
robokids 說道: 無題
2013-05-17 10:21:09
懷念故鄉 說道: 無題
2013-05-18 07:15:02
是啊,絕不是簡單的跟風。
教育改革已經做了多年了,所以沒法樂觀。
懷念故鄉 說道: 無題
2013-05-18 07:20:57
但是,就少數中國留學生的表現來看,在做人的教育上,比如禮貌及公德意識上,有明顯差距。
懷念故鄉 說道: 無題
2013-05-18 07:36:20
1.遇到一個來自台灣的母親,她的孩子10歲左右,在台北上學時,受到大孩子的欺負,孩子本人很怕上學。他們家長移民以後,細心挑選學校。孩子進校以後,受到好的接待,孩子變得喜歡上學。
2.一個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說,孩子在中國上學時,上課時不專心,孩子很聰明,業余時間也不願意作那些作業,寧願打游戲。到了大溫,上學後,變了,愛學習,主動了。
可惜的是,沒有時間談到詳情。
一條龍 說道: 無題
2013-05-18 07:49:55
送交者: 慧慧兒 2013年05月16日07:25:14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窺視:為什麼中國大學生想出國留學
每次回國,我每每與家人、親戚、友人以及一幫子不大相幹的人混在一起時,都避不過一個話題:送子女出國留學。
遇到這個問題,我通常都很茫然。
我當然親眼看到周圍已有不少從國內來來美國上學的年輕一代,耳聽朋友的朋友幫辦親戚、友人的孩子出來留學的實例則不計其數,因為我個人從未幫任何人辦理過出國留學,所以,每逢人家提問,我一般都無法提供一個像模像樣、具體詳實的步驟,只能泛泛地說:國內不是挺好的嘛!幹嘛一定要出國呢?你們可要想好了啊!他/她可是你們的獨生苗……
這樣說…..是緣於自身的經歷和感觸。
當年隨夫出國之時,我,正當好年華,青春的氣息流光溢彩,那時,目光所及均是天高雲淡。風清揚,雲飄飄,憧憬著海外的海,天外的天,年輕逼人的銳氣勢不可擋,似乎是被一股超然的力量邀請到海外去指點江山一般…….當年還以為,月是故鄉的明,水是家鄉的甜,我只不過是在外面看看就會歸家,硬沒讓我娘送上車,只在路邊的拐角對她揮揮手,然後,提著簡單的衣物就走了。
那一走,就是若幹年。
我娘手裡牽的那根線上的風箏,沉沉地在落在地球的另一邊,生根、開花。如今,我手裡也牽了一根飛出去的風箏……
每次回國,逢友人、親戚問及送子出國的事,我娘總是哽咽戚戚然:千萬別!我還有兩個,走一個還可以指靠另一個,你們幾個?一個!送出去想再見一面要等一年,心啊,被剜走一半!…..
我以為,憑中國日益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聲譽,也許人們送子出國的腳步應該緩緩,事實是,我不斷地得到消息,朋友、親戚們一如既往地將獨生子女送出國門,留學國別遍及全世界:美國、德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荷蘭、甚至古巴……
前天,收到一封電郵,其中的觀點也許稍有偏頗,但不失為一篇有特色的好文章。
我征詢小作者是否可以貼上來,他回答:把我的名字換成John。
好吧,下面是John給我的信,我沒有改變一個字,只是隱去大學和學院的名稱,用XX替換。
XXX你好,我是John。
(血汗工廠一般的高中)
前些日子曾詢問過您一些出國讀書的事情,最近的一些思考和經歷更讓 我堅定了這個想法。我的同學們經過了高中三年甚至四年(復讀多年的也有而且絕非個例)的拼搏,付出的汗水,淚水甚至鮮血是美國同齡人的十倍甚至百倍,才走 入了國內的大學,而尤其是走入國內排名前十的學校,走入985院校,走入211院校,假如生在河南,江西,江蘇等高考大省,那樣的努力甚至堪比紅軍長征。 一位從河南考過來的同寢室的朋友告訴我,今年河南數學題特別難,在他們一個小小的新鄭縣,全縣只有一個考場,就這麼一個考場,一個學生在考數學時跳樓自 殺,另一個學生在考完數學半小時後瘋了,精神失常。另外一位朋友來自山東,文科生,高三的時候為了背誦東西一個星期吃了10盒草珊瑚。這些是因為他們受到 “懸梁刺股”的“優良傳統”影響麼?不是的,是因為為環境所迫啊。雖然我在陝西這樣一個高考壓力並不大的省份考的大學,為了念高中或者幹脆說考大學,整整 三年沒看過電視,高三一年連幾乎電腦鼠標都沒摸過。直到現在我在餐廳吃飯看見放電視節目都會本能的低下頭。其實相比那些真正高考大省出來的同學,我算是好 多了。
(喂三鹿奶粉的高等教育)
然而國內的大學卻不像國內的經濟那樣令人滿意。套用經濟學中的例子,那就是我用錢去買車,花了100萬人民幣,買到的卻是個拖拉機。
這裡我就給您談談我所見到的。我就讀的是XX大學還是XX(省)大學的拔 尖學院,把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集中在一起培養,前兩年不分專業,這樣的學院全國一共只有三家,在北大,浙大和川大,都是國內最有名氣,最有影響力的學校。 在我自己的學院裡,我感受到的“學習氣氛”還不錯,啥子是學習氣氛呢?同學忙著想的,手上做的就是gpa,gpa就是考試分數的平均成績,和以應試教育出 名的大陸高中在這一點上幾乎沒有區別。如果把大陸的高中教育稱為“高端應試教育,”我所在的這種大陸的“拔尖學院”的教育叫做“低等應試教育。”為什麼叫 低等應試教育呢,因為在大學裡,以考試成績衡量學生的標准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只是題比高中變得簡單多了。在我所在的這個拔尖學院,有(40%)的同 學號稱“學霸,”整天在圖書館,自習室裡奔波勞碌,剩下的大部分同學平時則放蕩冶游無事,考試熟讀老師發的講義,畫的重點就上,區別是什麼呢? 前面的同學平均分90多,後面的平均分80多。因為老師也知道大部分同學其實在學習上不怎麼下功夫,題自然就不會出的太難,而且考試前“重點君”更是同學 通過應試的神器。在國內的大學裡,考試往往非常簡單。為什麼要出題如此簡單呢,就是因為老師很清楚很多學生基本沒怎麼學習過,套用中國人愛面子的心態,如 果學生考低了不就證明自己教的不好麼?索性考題異常簡單,考後皆大歡喜完了。就在昨天考完的軍事理論結業考試中,這麼一門課,老師在考前就把6個大題透了 出來,在網絡上瘋狂傳播啊,而且出現這樣的現象,由來已久,絕非三五年的事情了。
您或許疑惑說,會不會只有XX一所學校如此呢?其實不是的。相反,XX在全國諸多高校裡反而是以學風優良出名的。尤其是參照普林斯頓訂立了“一旦考場作弊被抓就開除學籍”的規定(的確這樣執行)。其他學校的亂象恐怕也就 可想而知了。寒假我們高中同學聚會,有在XX科大和北京XX讀書的同學告訴我說,他們整整逃掉了半年的課程!我的另外一些同學,在其他一些水平與XX 不相上下的學校如XX,XX,中山,廈大念書的同學描述的情況和XX幾乎差不多,都是治學浮於表面。
大陸的高中教育您應該有所耳聞。中國的理科高考題難度遠遠超越美國 中學生的理科競賽,我有些高中同學現在也在美國的有名的大學讀書,有在stanford的,也有賓州大學的,還有ucla的,普遍告訴我說美國小孩做題和 他們比“感覺就是他們是美軍開著戰斗機在天上飛,美國小孩就是塔利班游擊隊,端著沖鋒槍在地上跑。”然而既然中國的高中生這麼厲害,為什麼到今天大陸的科 學與技術仍然落後於美國呢?我個人認為原因就在大學教育。經過了高中的瘋狂應試(連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恐怕都算不上,因為學到的知識除了考試和在部分高中知 識在大學成為部分課程的基礎以外基本沒有實際價值)。我們高中學到的知識,不能應用於生活,不能應用於研究,乃至不能應用於生產,真可謂地地道道的“三無 產品。”
而在我所在的大學這麼一所名校裡究竟有沒有人學習呢?有,當然是有的,而且很多。然而半年的觀察讓我斷定讓他們學習的動力並不是探索學問本身的價值與意義,而是在目前的中國社會裡“找工作很難,” “考研究生很難。”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所有的學問一律墮落為謀取個人在社會利益的工具。耶魯大學校長曾經如此評價中國教育,“孔孟之鄉竟然找不到幾個有思想的學者。”誠然,當社會精 英(大學生)連學問都要賤賣為謀取社會利益的工具,有什麼理由不讓學者成為社會力量的犬儒呢?我曾經在圖書館裡連續做了若幹天的統計,圖書館桌子上出現最多的書永遠都是考研書籍,其次是課本。XX大學的材料學系尤其是高分子方向名揚全國,每年在材料方向招收學生500人以上,做材料必須讀的法赫曼寫的《材料化學》3年裡只有我這麼一個學生借過。而橫跨數學,計算機,哲學,機械控制,生物等等多方面的一本經典著作《維納控制論》,10年以來只有三個人借過,其中 一個還是專業方向八竿子打不著的我。“既然考試前一個晚上看看課本就能通過考試學習幹嘛?”這是我今天在圖書館樓下聽到的一個女生說的話。國內學生學問水平之混帳可見一斑啊!我的同學,心中所想盡是刷gpa,考高分,身邊的人我能確定在真正做學問的5個左右。
原來之所以對國內的教育還有那麼點信心在於XX學院的保送研究生率極高,憑我的水平以目前的狀態到時候可以保送國內的幾乎任何一所學校。然而我所了解到的越來越多的情況表明,就算到時候換了國內一所比X大好一點的大 學,一樣如是。另外一點就是可以在圖書館自學加上聽課,很多教授水平倒還是不錯的,能學些東西。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打算也面臨著諸多困境。很多老師講 課也開始“應付差事。”學習墮落成了一種“上課-考前突擊-考試-混學分”的活動。這是什麼樣呢?大學的光學課程,對於我們非物理專業,要求6周“講” 完,然後隨堂測驗算成績。我的物理教授是國內凝聚態物理學方面有名的專家,水平很高,人也很好,很有學者風范。學校就是要求以這麼快的速度講課,至於學生在這樣的過程裡能收獲什麼,不管不問。這學期其他一些重要課程如線性代數幾乎一樣。而剩余的大把時間反被用來上洗腦課,無聊課,如思修,軍事理論,毛澤東思想概論等。最後一門課本學期學,周六早上上四節,也就是一上午,6個學分,微積分也只有3個學分。
以上是我近半年思考的不完全總結。但我相信就這些已經足夠堅定我出國的打算了。我相信憑借我的天資和在學習上多年的投入,一定可以在自由的環境裡獲得真正的發展。在X大X院,我號稱“學霸,”專業前三。但半年以降,我決定在大洋彼岸尋找新的學習氛圍,脫離中國的教育體制。
一條龍 說道: 無題
2013-05-18 07:57:53
懷念故鄉 說道: 無題
2013-05-18 12:18:23
謝謝,辛苦,還是貼出原帖為佳啊。
懷念故鄉 說道: 無題
2013-05-18 12:26:06
時代進步了,還是一代比一代強。
manerfeifei 說道: 無題
2013-05-18 13:45:29
robokids 說道: 無題
2013-05-18 20: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