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至今無解 古今絕對”,另有段文字,也很有趣:
“一九二五年,孫中山先生病逝舉行奉安大典時,當時有人在《中央日報》征聯曰:
前中山,後中山,前後中山葬鍾山。
這裡的“前中山”是指明代開國將領徐達。聯語精辟,通俗易懂,被傳誦一時,但迄今始終未有下聯對出。”
本人才疏學淺,也是閒來無事,不妨也來湊湊熱鬧,有道:
前中山,後中山,前後中山葬鍾山。
上介石,下介石,上下介石制界石。
這裡的“下介石”是指民間的 介石師傅。
...... [
更多...]
點擊: 5087 | 評論: 12 | 分類: 缺省 | 論壇: 溫哥華不眠夜 | 論壇帖子
網上有文,名“至今無解 古今絕對”,其中有段文字,很有趣:
“古往今來,有不少頗具匠心的絕妙好聯,只有出句而無對句,人們稱之為“絕對”。解縉,明洪武進士。一次他與友人同游三塔寺,友人出一上聯曰:
浙江江浙,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解縉思來想去僅對出半句:
北京京北,五層山上五層台,……
就再也對不下去了。因為上聯三“塔”字重疊,是說三座塔,而下聯若用“五層台”就必須用五個“台”字重疊才行,這樣就與上聯不“對仗”了。連當時馳名的“神童”解縉都對不出來,故該聯至今仍成“絕對”,無人對出。”
...... [
更多...]
點擊: 4815 | 評論: 12 | 分類: 缺省 | 論壇: 溫哥華不眠夜 | 論壇帖子
中國,1958年,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三面紅旗高舉。大躍進,人民公社知之者眾,而總路線,知之者少。其曰:“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雲雲。
然而,就是這三面紅旗,帶給中國人民的是大饑餓,大災難,大倒退。
於是,在1959--1961什麼時候,我們有了“饑餓之歌”:
吃飯了!一群群學生悄悄地喊著變調的總路線:“鼓腳杆勁,力爭湯上油......”
沖向食堂!
君不見
第一招 蝗蟲覓食------擁甑!
第二招 餓虎搜山------倒光!
...... [
更多...]
點擊: 3206 | 評論: 1 | 分類: 缺省 | 論壇: 溫哥華不眠夜 | 論壇帖子
中國武術以其獨特的魅力,加之小說的誇張、電影的渲染,長期以來,吸引著天下的我們,凡夫俗子,或文人雅士。
但凡喜歡武術的人,要麼,為了衛生健康;要麼,為了自衛技擊;要麼,為了理趣玄機。當然,也不乏名利者,把武術當作一種生存的行業。
1981年,筆者到加拿大F城,在UNB計科系學習。業余時間,曾教習中國書法,中國武術。然而就武術而言,事前雖然學過長拳、形意拳、八極拳等套路,但是,確實沒有真實功夫,很是慚愧。1983年回國,做技術工作。工作之暇,未曾忘記四處尋找中國真功夫。
...... [
更多...]
點擊: 4236 | 評論: 2 | 分類: 缺省 | 論壇: 溫哥華不眠夜 | 論壇帖子
道旁溪水繞吾家,
朝吟曉風晚留霞。
無心伸到雲高處,
掃得青天北斗斜。
點擊: 3708 | 評論: 2 | 分類: 缺省 | 論壇: 溫哥華不眠夜 | 論壇帖子
老家在鄉下,一個小鎮,叫牛喜碥。說也奇怪,這個“碥”字,好象就是專門為我們這個地方造的那樣。字典上說,碥,就是斜著向水邊伸出的山石。真是,這裡青山作屏,紅岩為障,岷江流過, 山石斜出, 木屋,吊樓,就構建在這斜出的山石之上。
小鎮離城四十裡。其時,有舟來往,無車相通。另有一條青石板路,一直從城頭延伸到小鎮場尾。
青石板路寬約二尺,可供人行馬走。不同幾何形狀的青石隨機鑲嵌在一起,年深月久,平滑得象玉。沿途有山有水,無論近看遠望,天然雕飾。水田裡天光雲影徘徊;旱地中油菜黃花復地;丘陵上,茂林修竹,飛禽追逐;峻嶺前,山從人面出;懸崖下,驚濤裂岸聲;......。
...... [
更多...]
點擊: 3176 | 評論: 0 | 分類: 缺省 | 論壇: 溫哥華不眠夜 | 論壇帖子
我住的院壩在成都南,東離九眼橋頭近,西隔浣花溪邊遠。出院門,右拐,“門泊東吳萬裡船”;左拐,“二十裡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院內清淨,特別是晚上, 常常好雨入夜,潤物無聲。“小樓一夜聽微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但改革開放以來,院壩就鬧熱了,商鋪、飯店比比皆是。真的是,科研與生意齊飛,學者共小販一色,其樂也融融。
話說院內一爿小店,簡陋臓黑,無形中一分為二,右賣鮮肉,左賣蔬果。經營者為連襟,姐、姐夫在右;妹、妹弟居左。肉架橫立,菜攤橫梗,為了生意,常爭地盤。一日,連襟火起,利刃相向,終至一死一傷。本屬命案,但庭外和解。而歲月無情,時間久了小店外的人血也就慢慢地消失了。
...... [
更多...]
點擊: 3378 | 評論: 1 | 分類: 缺省 | 論壇: 溫哥華不眠夜 | 論壇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