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的爱

  • 喵喵的爱

  • 小小油墨
    1.一颗不老的童心。

    2.生生不息的信念。

    3.背包走天下的健康。

    4.愉悦心情与性情的工作。

    5.安稳与平和心绪的睡眠。

    6.享有属于自己空间与时间

文章分类

缺省  

最新日志

此功能已被空间主人关闭

最新访客

还没有任何会员到访.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 点击: 533603
    帖子数量: 828
    开辟个人空间: 2010-02-01
    最后更新: 2014-09-12
  •  
  •  
     
     
     
     

复旦177名学生写联名信为投毒案凶手求“免死”,大家怎么看?

 
文章内容
[ 2014-05-07 09:38:23 | By: 小小油墨 ]
 
林森浩(资料图)

"日前,由复旦大学177名学生联合签名的《关于不要判林森浩同学“死刑”请求信》寄往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随之一起的还有另外一份《声明书》。建议给被告人林森浩一条生路,让他洗心革面,并在将来照顾受害人黄洋的父母。

今年2月18日,林森浩因故意杀人,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5日,被告人林森浩委托辩护律师正式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作为二中院的上级法院,上海市高院将开庭审理林森浩上诉案。复旦投毒案进入二审程序。

近日,《法制晚报》记者通过多种渠道拿到了这封由复旦大学177名同学联合签名的“请求信”,177名学子表示,希望国家、社会、法院综合考量,慎重量刑,能给林森浩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多位律师及专家则表示,“请求信”对二审量刑的影响可能性不大。

上书:177学子为林森浩求“免死”

“我们是复旦大学的学生,我们请求法院不要判林森浩同学死刑立即执行。”请求信写道,林森浩投毒,导致同学黄洋死亡,其罪严重,后果惨重。林本人必须痛彻心扉地忏悔,如果得以生存,应以一切办法为受害者父母尽孝、赎罪。

“我校老师学生对受害同学黄洋的死,极为难过、极为悲痛、极为同情。”记者看到,在这封177名同学联名的请求信中,此处用了3次“极为”。请求信还显示,全校师生,很多为黄洋的父母捐了款,表达惋惜的同时,“让全社会从中汲取教训,绝对不能再发生此事。”177名同学恳切表示,“我们愿意代黄洋尽孝,尽一切力量帮助他的父母。”

知情人士、上海著名律师严义明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这封“请求信”是由复旦大学一教授发起的,177名学生自愿联合签名后,直接寄往上海市高院。

昨日,《法制晚报》记者联系到了参与“上书”全程的复旦大学同学。一位王姓同学说:“我们签名都是自发的,大家觉得黄洋已经去了,如果林森浩再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损失太大了。我们觉得应该呼吁一下,没有别的目的和想法。”

在请求信上签名的一位同学说,“他(林森浩)还没有走向社会,在他为自己的严重罪责承担后果的同时,希望国家、社会、法院能给他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林森浩如果判成死缓,也能达到处罚的目的。

同学:林森浩不是极为凶残的人

记者注意到,这封请求信首先表达了对林森浩行为的愤怒:我们非常愤慨,同声谴责。

师生同窗之情,自古以来是最纯洁珍贵的,投毒置人于死,是极其恶劣的禽兽行为,永远被人唾骂。林森浩应终生忏悔、内疚、自责。因此,必须接受法律的严惩,是应有之惩罚。

同时,请求信还列举了林森浩平时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一系列琐事。林森浩的同学介绍,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他从平时节约的钱中捐出800元(他每月的生活费仅200多),是同学中捐款最多的学生之一。林还发表过8篇学术论文,在国际有影响力的学术杂志上也有作品刊登。

此外,据请求信介绍,病人送的红包,林森浩坚决拒收。他还曾给农民工连续服务一周,从始至终都很热心。

他平时节俭、朴素(家里是农民,很累很穷,母亲还患有心脏病)。“因此,我们认为他不是多次杀人、多次伤人的极为凶残的人。”

辩护律师:一审时被害人同学要求判死

昨晚,林森浩二审的辩护律师斯伟江也接受了《法制晚报》记者的采访。斯伟江向记者表示,在一审的卷宗中,也有受害人黄洋的同学要求判处林森浩死刑的书面材料。

“一审法院将它放到了卷宗里面,”斯伟江认为,一审时既然将类似材料放到了卷宗里面,表明法院有可能把这些作为量刑考虑因素。

斯伟江说,有复旦的校友请求法院对林判死刑,如果法院一审时没有考虑这些因素,那二审也不会考虑这次校友的联名请求信。

斯伟江透露,本案二审时间还未确定,但可能会在本月有预备庭会议。此外,斯伟江向记者证实,这封“联名信证据”并不是由律师提供给法庭,而是由复旦的部分学生和教授直接寄给上海高院的。

严义明律师则表示,复旦学子在对生命尊重的基础上,对慎用死刑的认知度比较高,有利于二审法院在该案量刑时全面地考虑。

“一审法院以杀人罪判刑是没有问题的,但在量刑上,可以考虑适度从轻。理由是尽管他构成杀人罪,但他的主观故意性值得商榷。追求杀死被害人的结果和放任了这种结果在恶意程度上还是有差异的。”严义明说。

他解释道,死刑的慎用包括犯罪嫌疑人是否悔过,被害人家属是否谅解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学者:请求信对二审结果影响不大

中国政法大学刑诉法教授洪道德就此事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这封证据(请求信),法庭上首先应该确认这177名学生的身份以及是否属于自发、自愿地在该请求信上签字,这封“请求信”上还应该有这177名学生的身份证号和学籍。

洪道德说,“即使这封请求信作为证据法庭核实了,影响二审法院对被告人林森浩量刑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这些学生和被告人都是同学,会影响请求信的中立性。”

影响二审量刑的因素中,除了被害人家属的谅解书外,社会上的这种“请愿书”有时也会被法庭所考虑。

“如果被告人的行为本身不够判死刑,那另当别论,如果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已经够判死刑,那这封证据影响二审改判的可能性不大。”洪道德说,法庭应该慎重对待“请求信”。二审改判常见的有两种情况,即获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或有立功表现。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尹富强认为,从法律角度说,除了被害人家属的谅解书或“免死”请求外,其他人类似请求不应该成为量刑的影响因素。(本版文:记者温如军)

事件回放

2013年4月1日黄洋饮用寝室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2013年4月16日黄洋去世。2013年4月25日林森浩以涉嫌故意杀人罪被逮捕。

2014年2月18日被告人林森浩一审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4年2月25日被告人林森浩委托辩护律师正式提起上诉。

复旦学子寄至上海高院的《声明书》,177名学子中,65人来自法学院,35人来自医学院,另外77人来自其他学院。”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明智机票网
无题
能够理解, 但是法律就是法律,说情肯定是不行的

2014-05-07 09:50:16 | 引用
Re: 复旦177名学生写联名信为投毒案凶手求“免死”,大家怎么看?
他是蓄意杀人,法律岂能饶恕他。

2014-05-07 10:00:02 | 引用
小小油墨
Richmen
无题
国家应该有司法系统之外的特赦机制,但特赦权应该掌握在国家元首手中,求情及社会舆论不应该影响司法判决。

2014-05-07 10:06:03 | 引用
无题
感觉如果死者家属答应,可以改判一下

2014-05-07 10:13:30 | 引用
wyx2000
菜鸟先飞
无题
假如被害者的同学一致要求凶手死刑,不知道177名同学做什么感想?


对于一件事,每个人的观点可能不同,但法律应该是相同的。

法律不为情左右。

2014-05-07 10:14:30 | 引用
无题
这些学生白上学了,全是一群糊涂蛋,将来到了社会上也是一群糊涂蛋。

2014-05-07 10:17:06 | 引用
Norm
bcca
无题
Norm 写道:
这些学生白上学了,全是一群糊涂蛋,将来到了社会上也是一群糊涂蛋。


同意

2014-05-07 10:20:49 | 引用
Re: 复旦177名学生写联名信为投毒案凶手求“免死”,大家怎么看?
[quote="小小油墨"]他是蓄意杀人,法律岂能饶恕他。[/quote


+1

2014-05-07 10:21:58 | 引用
Caribou
Richmen
无题
这天下要能清明到唐太宗时代就好了,当年唐太宗亲自审查复核死囚时,觉得很是可怜,就下了一道圣旨:把他们一律放回家,与家人团聚,一年之后的秋天回京问斩。接着太宗又下了一道命令:把全国的死囚都放回去,来年都到京城,一起问斩。于是乎,全国390个死囚都回了家。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被放回去的全国390个死囚,没有人带领,也没有人监督,都按时从全国各地返回长安,没有一个逃跑或隐藏的。最后太宗将这些死囚全都赦免了。

2014-05-07 10:28:07 | 引用
无题
投毒杀人不是激情杀人,需要一步一步推演,一步一步落实。

这种毒蝎心肠,留着能给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应该绞刑,以儆效尤。

2014-05-07 10:29:29 | 引用
卡粉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发表评论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