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哥
文章來源: 博聯社 前幾天國家審計局說我國地方債高達3.85萬億人民幣,其實真正額度可能在12萬億以上,面對經濟的持續下行,政府 銀行 信托三方串謀,以理財產品方式正在坑害老百姓,請大家提高警惕,切莫上當。我國正在上演”中國版次貸危機”!『地方政府債的債主是誰?』 銀行唄。因為沒有聽說過地方政府債券,也沒有人買過。……老百姓只買過國債券。的確,中國的地方政府沒有發行債券的權利,因為中央知道地方政府一定會胡來,管不住。所以你也沒見過沒聽過有地方政府債券。中央以前有過代理發行,因為沒人買,地方政府就另謀出路了……。怎麼個另謀出路? 1 路徑是這樣: 1,各地方政府主導注冊了一些投資公司,這些投資公司政府把它叫做:融資平台。其名稱可以是某城建開發公司、城建資產經營公司等。 2,地方政府立項,比如:建高速,建機場,蓋政府大樓……等等。 3,融資平台的這些公司拿著政府的項目去銀行融資,因為是政府背景的公司,又是政府項目,所以融資是審批 金額是多少給多少。 4,銀行當然知道地方政府是個什麼東西,此錢大半是有去無回,風險很大。所以銀行就把此債權轉賣給信托公司,比如10億的融資,銀行說我留下2%的利息,剩下的你接手,簽的是5% 的利息,你還有3%可賺。雖然信托公司也知道政府是個什麼東西,但是這麼大的生意總不能不要,怎麼辦? 只要再轉賣出去不就行了?利息寫得高一點肯定好賣。反正只要賣出去,信托公司就即沒風險也沒責任了。於是,信托公司就把這些個債權做成一個一個項目投資產品,比如:城建公司修高速項目……等等。 各種各樣,總稱“理財產品”。 5,信托公司把“理財產品”拿到銀行,讓銀行代理銷售,還有回扣。6,銀行就印些廣告,再開一間“理財室”,配個理財經理,看著儲戶的存款額,給儲戶打電話推銷。把有錢人稱作“VIP客戶”,請上上坐。至此,債權人是誰?明白了?……誰買了理財產品,誰就是地方政府債的債主。 如果出了問題,也就是不兌現。 (去年華夏銀行已經出現血本無歸,而且好像是起步50萬一份的VIP產品。) 你去找銀行 ↓ 以華夏為例,銀行說:簽約的合同上任何地方沒有銀行的章子。銀行只是代售。 (華夏銀行更甚,說是理財經理自己私人代理的,銀行不知此事) ↓ 你看看合同上的章子去找信托公司,信托公司說:這是城建公司的項目,我們只是理財的信托公司。 就好比你買了中石油的股票賠了,你不能找你開戶的證券公司吧。 ↓ 你去找城建公司,城建公司說:我們是跟銀行簽的約融的資,你是誰? ↓ 你去找銀行,銀行說:我們是融資給城建公司的,跟你有什麼關系? ↓ 你再去找城建公司,城建公司說:誰賣給你的你找誰去! …… 你再拐回來找銀行,銀行說:你跟誰簽的約,你找誰去! ↓ 你再去找信托公司,信托公司說:投資有風險,你沒看合同條款細則嗎? 你說:明明寫著保本的! 信托公司說:這是政府項目,政府不光說保本,還說有補貼呢,不信你去問政府! ↓ 你去問政府,政府說:我們只是立項,審批項目。是行政機構,這連你都不知道嗎? ↓ ……你說算了,我也不找了,直接告吧。打官司! 我是VIP客戶,還沒被騙光,還有財力,物力,人力,寫訴狀! 訴狀第一欄,被告人:…… ???該填誰? 這時候你才發現,打官司,要在被告人所在地法院打。銀行在本地,信托公司在上海,城建公司在北京……。 被告欄都填不出,根本沒法打。 政府怎麼這麼聰明?……其實政府也是讓美國涮過,學來的。 美國的“次級債”就是這樣的結構。 區別在於:美國是信托公司把它賣給全世界了;中國是各地方政府賣給全國老百姓了,廣東一個省都七千億了。 好了,各位看官,別在這看博客了,趕快回去問問你家金磚老婆買沒買理財產品? |
分享: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