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作者[缘缘] 发表于[2013-11-10 22:24:34]
虚云老和尚开示

十二日,师开示云:‘古人曰:修行容易,习气难,习气不除总是闲。吾人修行,究竟所为何事?原不过出离生死。但习气是吾人羁绊,若习气毛病未除得尽,生死必然难逃。即如圆泽禅师那样用功,仍不免落入胞胎。今人习气毛病,毫不打算扫除,那里有了生脱死之分呢?’

二十六日,师开示云:‘妄念人人皆有,然妄念起时,我自知之。知而不随,是谓不相续,不相续则我不为妄转;纵有妄念起灭,亦不过如浮云之点太虚,而太虚固不变也。佛说一切法皆为对治妄念,妄念若无,则法不必用。然凡夫流浪生死,无始劫来习染已深,若不假佛法修治,则生死无由解脱。但习那一法就要尽此一生习去,不可朝三暮四,徒费心力。’

---摘自《虚云和尚开示录/蒋中和笔记》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缘缘
Re: 虚云老和尚开示

戒尘问虚云机锋辩论

民国的戒尘法师,是一位讲大部经的法师,听说虚云老和尚在高旻寺开了悟,便到终南山茅蓬找老和尚辩论禅宗的机锋语,想要比个高低。老和尚听他把话说得很大,便对他说:‘你的机锋辩论虽然很好,但这个不是你自己真正工夫,你在生死上根本就作不了主,阎王老子是不会放过你的。不要再多辩了,咱们俩坐坐看吧。’于是他们两人就在茅蓬里打坐。老和尚一坐,就是七日七夜,如如不动。而戒尘法师只坐了半天,双腿已痛得不得了,心里的妄想更是烦躁不安,只好起来活动活动。

戒尘法师每天都绕着老和尚走几圈,好不容易才等到第七天,老和尚终于出定了。他问老和尚:‘您在定中,是有觉知,还是没有觉知呢?若是有觉知的话,就不名为入定;如果没有觉知的话,那岂不是枯定,不就是所谓的死水不藏龙吗?’老和尚说:‘你说的这些都是书本上的东西,不是你自己的东西,犹如说食数宝,对自己毫无利益,要知道禅宗这一法,原不以定为究竟,只求明心见性。若是真疑现前,其心自然清净。由于疑情不断,所以不是无知;也因没有妄想,所以不是有知。虽然没有妄想之知,但就是一支针掉在地上,也能听得清清楚楚;你每天绕着我走几圈,我都知道,只因疑情之力,不起分别而已。虽然不起分别,因为有疑情在,功用不断,所以不是枯定。虽然不是枯定,这亦只不过是功用路途中事,并非就是究竟的。所以过去这七天,我只是觉得好像一弹指间就过去了,如果我一生分别心,便会出定了。参禅办道的人,必须将此疑情,疑至极处,一旦因缘时至,打破疑团,摩着自家鼻孔,才是真正的道契无生啊!’


2013-11-10 22:50:20 | 引用
Re: 虚云老和尚开示
戒尘问虚云机锋辩论 写道:
若是真疑现前, 其心自然清净。由于疑情不断,所以不是无知;也因没有妄想, 所以不是有知。虽然没有妄想之知, ...


若是真疑现前, 其心还能自然清净?
疑情本身可不就是个大妄想么?

2013-11-12 14:07:38 | 引用
老拙
老拙
无题
自问自答:

疑情只为妄除妄,
本来清净妄想离.

2013-11-12 22:24:13 | 引用
无题
老拙 写道:
自问自答:

疑情只为妄除妄,
本来清净妄想离.


果真是有水平的才发问,明知故问哈。

2013-11-13 00:26:28 | 引用
缘缘
缘缘
Re: 虚云老和尚开示
《虚云和尚参禅要旨》摘录:

3. 话头与疑情

  古代祖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达摩祖师的安心,六祖的惟论见性,只要直下承当便了,没有看话头的。到后来的祖师,见人心不古,不能死心塌地,多弄机诈,每每数他人珍宝,作自己家珍,便不得不各立门庭,各出手眼,才令学人看话头。

  话头很多,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等等。但以“念佛是谁”为最普通。

  什么叫话头?话就是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即是一念未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成话尾。这一念未生之际,叫作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不落空,叫做不灭。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 ,就叫作看话头,或照顾话头。

  看话头先要发疑情,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

何谓疑情?如问念佛的是谁?人人都知道是自己念,但是用口念呢?还是用心念呢?如果用口念,睡着了还有口,为什么不会念?如果用心念,心又是个什么样子?却没处捉摸,因此不明白。便在“谁”上发起轻微的疑念,但不要粗,愈细愈好,随时随地,单单照顾定这个疑念,像流水般不断地看去,不生二念。若疑念在,不要动着他;疑念不在,再轻微提起。初用心时必定静中比动中较得力些,但切不可生分别心,不要管他得力不得力,不要管他动中或静中,你一心一意的用你的功好了。

“念佛是谁”四字,最着重在个“谁”字,其余三字不过言其大者而已。如穿衣吃饭的是谁?疴屎放尿的是谁?打无明的是谁?能知能觉的是谁?不论行住坐卧,“谁”字一举,便最容易发疑念,不待反复思量卜度作意才有。故谁字话头,实在是参禅妙法。

但不是将“谁”字或“念佛是谁”四字作佛号念,也不是思量卜度去找念佛的是谁,叫做疑情。有等将“念佛是谁”四字,念不停口,不如念句阿弥陀佛功德更大。有等胡思乱想,东寻西找叫做疑情,哪知愈想妄想愈多,等于欲升反坠,不可不知。

  初心人所发的疑念很粗,忽断忽续,忽熟忽生,算不得疑情,仅可叫做想。渐渐狂心收笼了,念头也有点把得住了,才叫做参。再渐渐功夫纯熟,不疑而自疑,也不觉得坐在什么处所,也不知道有身心世界,单单疑念现前,不间不断,这才叫做疑情。实际说起来,初时哪算得用功,仅仅是打妄想,到这时真疑现前,才是真正用功的时候这时候是一个大关隘,很容易跑入歧路。

(一)这时候清清净净无限轻安,若稍失觉照,便陷入轻昏状态。若有个明眼人在旁,一眼便会看出他正在这个境界,一香板打下,马上满天云雾散,很多会因此悟道的。

(二)这时清清净净,空空洞洞,若疑情没有了,便是无记,坐枯木岩,或叫“冷水泡石头”。到这时就要提,提即觉照。(觉即不迷,即是慧;照即不乱,即是定)。单单的的这一念,湛然寂照,如如不动,灵灵不昧,了了常知,如冷火抽烟,一线绵延不断。用功到这地步,要具金刚眼睛,不再提,提就是头上安头。

2013-11-13 00:31:46 | 引用
Re: 虚云老和尚开示
1,“初时哪算得用功,仅仅是打妄想” 这时是心意识参。

2,“真疑现前”时,“随时随地,单单照顾定这个疑念,像流水般不断地看去,不生二念”,“,不疑而自疑,也不觉得坐在什么处所,也不知道有身心世界,单单疑念现前,不间不断,这才叫做疑情”:这就是离心意识参”。

2013-11-13 01:11:48 | 引用
缘缘
老拙
无题
为什么说, 真疑现前之后, 还要"一香板打下, 马上满天云雾散"呢?
之前"不生二念"时, 可不是还有一念未除吗?!

<戒尘问虚云机锋辩论>的文字有点问题.

2013-11-13 11:36:39 | 引用
无题
有些关于虚云老和尚的文字是从某本写虚云的小说里面摘抄的,不知这段文字是否也是后人编的。

2013-11-13 11:59:48 | 引用
积木
缘缘
无题
老拙 写道:
为什么说, 真疑现前之后, 还要"一香板打下, 马上满天云雾散"呢?
之前"不生二念"时, 可不是还有一念未除吗?!

<戒尘问虚云机锋辩论>的文字有点问题.


1,“ "一香板打下, 马上满天云雾散":是针对“这时候是一个大关隘,很容易跑入歧路。”的第一种歧路。

2.我的理解:“不生二念”:无念,或是说“真疑现前”,就是一念。

2013-11-13 14:03:32 | 引用
无题
世外桃园何风光?

途说道听有花香,

满天云雾散不去

释族家业谁承当?

2013-11-13 15:46:12 | 引用
老拙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发表评论

Photo(相册)

缺省
 
更多...

My Groups(群组)

法律探索
菩提树下
更多...

Good friend (好友)

紧急求救
piano2
四维
仙云
3M
麦子谷子
The images, logos, trademarks used on this site and all forwarded content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comments posted by our visitors, as they are the property of the poster.
All other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copyrighted by 加西网

skin by 126blog.com | page generation: 0.037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