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2014-04-22 10:12:01别枝怎的惊鹊?
一根树枝大多数因风大的原因被卡住在另一根树枝上,就叫着“别枝”。在皎洁的月光下,这根树枝因松懈突然弹回了原状,使熟睡在旁边的喜鹊惊叫着急飞而去。——幸弃疾就用“明月别枝惊鹊”来形容这种景象。
西江月 辛弃疾
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这是一首绝妙好词,六十年前曾被选入中学的语文课本中。但当辛弃疾公开此词后,却有一位后生晚辈腹中嘀咕,这也算词?格律上差强人意。——这人便是辛弃疾的好友,晚他几年的姜夔。
自汉朝时,从西域地区传来不少的胡腔杂曲,逐渐有文人为了发泄自己的感情,依曲填字,以便于吟(唱)。这就是“词”的最早来源。随着时间地推移,南北朝时南朝梁的文人沈约,提倡平仄音、格律等,“词”也被严格的规范化了。北、南宋时坚定不移地捍卫这种规范化的主要人物有周邦彦、姜夔等。号白石道人的姜夔,更是杰出的皎皎者。
苏轼,辛弃疾等辈则睬你都傻,老子我行我素,只要读起来顺口就行,你奈我何!于是便写出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佳作。形成了词学中的豪放派,以泰山压顶之势霸居正道,将周邦彦、姜白石等的正统规矩派挤到了旁边。
点绛唇 姜夔
丁未冬过吴淞作
雁燕无心, 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 商略[商量。——书上的注解照抄,不明其意。]黄昏雨。 第四桥边, 拟共天随 [唐朝文人陆龟蒙号“天随子”,曾在太湖边隐居。] 住。 今何许? 凭栏怀古, 残柳参池舞。
[2014-4-22]
一根树枝大多数因风大的原因被卡住在另一根树枝上,就叫着“别枝”。在皎洁的月光下,这根树枝因松懈突然弹回了原状,使熟睡在旁边的喜鹊惊叫着急飞而去。——幸弃疾就用“明月别枝惊鹊”来形容这种景象。
西江月 辛弃疾
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这是一首绝妙好词,六十年前曾被选入中学的语文课本中。但当辛弃疾公开此词后,却有一位后生晚辈腹中嘀咕,这也算词?格律上差强人意。——这人便是辛弃疾的好友,晚他几年的姜夔。
自汉朝时,从西域地区传来不少的胡腔杂曲,逐渐有文人为了发泄自己的感情,依曲填字,以便于吟(唱)。这就是“词”的最早来源。随着时间地推移,南北朝时南朝梁的文人沈约,提倡平仄音、格律等,“词”也被严格的规范化了。北、南宋时坚定不移地捍卫这种规范化的主要人物有周邦彦、姜夔等。号白石道人的姜夔,更是杰出的皎皎者。
苏轼,辛弃疾等辈则睬你都傻,老子我行我素,只要读起来顺口就行,你奈我何!于是便写出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佳作。形成了词学中的豪放派,以泰山压顶之势霸居正道,将周邦彦、姜白石等的正统规矩派挤到了旁边。
点绛唇 姜夔
丁未冬过吴淞作
雁燕无心, 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 商略[商量。——书上的注解照抄,不明其意。]黄昏雨。 第四桥边, 拟共天随 [唐朝文人陆龟蒙号“天随子”,曾在太湖边隐居。] 住。 今何许? 凭栏怀古, 残柳参池舞。
[2014-4-22]
积木 说道: Untitled
2014-04-22 20:22:31
cet6 说道: Untitled
2014-04-22 21: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