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
点击: 15307 帖子数量: 9 开辟个人空间: 2012-12-01 最后更新: 2015-08-18
|
|
芬太尼是一种临床强力止痛药,比吗啡强50到100倍 但最近加拿大主流电视各大报纸呼吁人们对非法流入街边毒品行列的芬太尼粉末的重视。加拿大健康局警告,2009年到2014年,加拿大已有至少655起与乱用芬太尼有关死亡案件,近期安大略和阿尔伯塔这种街头毒品死亡率有上升趋势,以下是多伦多太阳报的标题:
RCMP deals with China, UN as fentanyl deaths surge in Canada 22
Fentanyl 50-100 times more potent than morphine
网址http://www.torontosun.com/2015/08/12/rcmp-deals-with-china-un-as-fentanyl-deaths-surge-in-canada
...... [更多...] |
来点儿反面声音吧 ,公投倡议投yes。基本建设早晚需要钱的,这个钱总得有地方出,加在pst上大家一起承担,总比加在地税上,汽油税或过桥费上对有房族,开车上班族公平,还减少过桥上班族的地域歧视感。 |
想想家里有女孩子的更要及时及早做好安全防范教育。最可恶的是那第二个女孩子失踪时年仅14岁,他爸爸是音乐界电贝斯演奏家,家里曾到处张贴寻人启事,高调寻找孩子的下落,何曾想绑架者居然是他爸爸一起乐器演奏的朋友,还曾假装和他爸爸同台为寻找孩子募捐演奏。3位少女被43到50岁的哥仨在家里囚禁了10年,其中17岁失踪的女孩子生了个现年6岁的女孩。感叹啊,已为少妇年龄的女子平安回归亲人身边而祈祷。 |
Lori-anne Demers是北美知名的三大人生导师之一。她做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个人力量启迪导师。受聘于多家大公司。有机会去听了她三天的讲座,受益匪浅。Lori-anne是一个精彩的叙事老人,一个不怕揭自家伤疤的有着印第安人和法裔血统的直爽的加拿大人。Lori-anne以父辈崇尚可能性为骄傲,以兄弟姐妹相知互助为荣耀,以经历大难后重生的女儿为欣慰,以拥有外孙儿女辈为自豪,坚持以每月一封书信的形式记录外孙儿女成长经历,并计划将这些书信作为礼物送给成年时的晚辈,让他们得以了解年幼时的真我。这样一位慈祥的外婆,从她自己的故事开始,娓娓道来,穿插交流,互动反馈,讲述如何寻找你的真我,将其从繁杂的世界外界影响中校准回归。讲座的主线是记住你是谁,找到你所爱,做一个真我 (Remember who you are, Discover what you love, and Be true to yourself)。让我体验了那种超越宗教,种族的人性启迪和释放。
...... [更多...] |
一晃儿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每天还是忙忙碌碌,享受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全职工薪族生活,哈哈。今天儿子和我说,:“妈,怎么突然发现你变得这麽矮呢?才到我下巴,我都能清楚地看到你头顶的白发了。” 岁月不饶人啊,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们都到了需要我们照顾的年纪,我们能不老吗?儿子11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二了,明年就要拿正式驾照了,现在他每周会打工10个小时,说要为明年学校乐队出游挣点儿钱(今年春天乐队去的夏威夷),儿子很喜欢他的工作,学习也不用我们操心,很阳光的孩子,我们会尊重他自己的求学择业想法;小女儿成长得更是飞快,爱唱歌爱跳舞,每个月都会给我们一些语言或行动惊喜,小家伙自然充当认知逐渐退化的姥姥的小小理疗师,很认真地教姥姥学英语,还和姥姥学会了《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东方红,太阳升》,《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老歌儿,也会唱20多首英文儿歌和《熊猫咪咪》等中文儿歌,一高兴就把从托儿所学的骑马舞江南style表演给我们看,家里充满笑声,我和老公再忙也开心。只是我不好意思,始终都没有太多时间应朋友之邀去QQ,或玩儿微信,日子飞一样地就这样过去了。又到了节日,给朋友们寄去照片,也寄去问候,我知道国内家长们在小女儿这个年龄开始给小朋友们上发条了,孩子要去各种业余活动班儿,辛苦的自然是家长,有时我想还是我们小时候好,在接触自然中无忧无虑就长大了,现在的宝宝信息量太大,选择面也更宽,难免眼花缭乱,要家长多观察孩子自身的性情和兴趣爱好,有的忙呢。每到新年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家老小健康快乐,祝福大家同乐。 |
家家都有难唱曲儿。在其他家长喜笑颜开夸自家宝宝聪明伶俐,善解人意,优秀可人时,有的家长却在黯然伤神。家里出了顽皮宝宝,不善与人沟通,爱动手打人,上幼儿园成了问题宝宝,老师三天两头告状,搅得家长心绪不宁。如果幼儿园有条件向政府申请特殊儿童教育专业毕业的老师专门辅导您的宝宝,最大的顾虑是是否孩子要被贴上标签,今后的生活是否会有阴影。这样的话题让我想起了朋友的宝宝,借此谈起对有特殊需要的宝宝的关注。
一朋友,非常睿智的女士,博士毕业,大龄生育两个孩子都经历了special needs的帮助。老大没有别的行为问题,很聪明,很gentle的一男孩子,但上学后发现在课堂完不成老师的指令,一开始老师只会指责孩子,但这位妈妈和孩子反复沟通后发现:孩子完全能理解所学内容,只是手写表达的速度跟不上,这位妈妈主动要求儿科专家测评,多项评估后发现孩子手脑协调功能有问题,后来通过教育局的 特殊需要评估,给孩子专门配了一台学习电脑(教育经费支出),现在孩子学习非常超前,志向是将来读哈佛; 老二上学后发现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调皮捣蛋,课间和同学总发生肢体冲突, 当班的男老师经常当着学生面羞辱孩子,甚至打孩子导致别的孩子也欺负他(因为他们认为老师都不喜欢的孩子理应受欺负)。当妈的告到教育局,给孩子转了学,再次申请special needs帮助第二个孩子,诊断出孩子有多动症,但通过特殊需求教师帮助后,现在孩子很开心。我的朋友说,她年轻的时候忙事业,没有在孩子更小的时候认清这些问题很遗憾,但也觉得自己很幸运孩子们在加拿大得到了必要的帮助,她说要是在新加坡这样只把孩子成绩和听话程度看的最重要的亚洲国家,她的两个孩子恐怕要suffer更多,真正的未来渺茫了。这话然我想起了我国内一同学,自闭症加智力稍弱的孩子根本没法上学,16岁了,还是自己花钱在家请人照顾。上次回国其他同学和我说,“还是你有面子,‘老六’从来不愿意参加同学聚会,是你回来她才来的。”我理解是其他同学一到聚会时就爱炫耀比较自家孩子多么聪明,才使这位当妈的觉得不自在,不愿再参加同学聚会的,只是老朋友比较信任做护士的我罢了。还有远房的亲属,孩子和我年龄相仿,自幼轻度脑瘫,到现在还是由父母照顾,从来没有上过学。比较之下,加拿大的孩子要幸运得多。我知道有残疾到四肢截瘫,用呼吸机维持生命的,每天坐政府资助的电动轮椅,特制校车接送,去公立学校上学,政府给配专职护士照顾8小时日常活动,包括护士跟着上学校上课,孩子自己家长只照顾早晚,家长每年有一定时间外出度假的时间,孩子24小时有护士照顾,市政府出钱的。
...... [更多...] |
终于和家住新泽西的老友通上电话,知道10月29日晚大风扫过就停电了,house的一个小角儿让邻居家刮倒的20多米高的大树砸中,幸好还没到漏雨雪的程度,可是保险公司要到11月17号才能来评估。因为家里到现在没电,没暖气,白天一家人在政府安排的shelter过日子,晚上打着电筒,点着蜡烛,穿着羽绒服,盖着厚睡袋回家睡觉。点蜡烛也得控制时间,不然时间稍长一点儿,家里的smoke detector就叫起来没完。朋友老公的公司不靠海边11月1号就上班了,朋友的公司大楼和曼哈顿大厦一样,整个一层都被海水淹上来了,供电系统全部破坏,可能到明年1月份才能彻底修好。朋友搞电脑系统维护,白天在shelter的电脑上上班,按在家上班领工资。 昨天11月7日孩子们学校才开课,说估计要用这段停课时间顶春假了。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