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家园
空间首页
|
博客
|
好友分享
|
日记
|
相册
|
存档
|
朋友和群组
|
个人资料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学习一下,看看你适合怎样修行)
2015-11-28 18:48:17
>>文章内容
第一集:
云游天下 |
点击: 0
|
评论: 14
|
分类: 上传
|
论坛: 佛道净土.中医养生
|
论坛帖子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
或
分享到朋友圈
,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云游天下
无题
第二集 and so on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t8ymFKaaM&list=PLpIuMuwaeLimeheQUYzzOYZaA9mdwgdnP&index=2
学佛,可以是为了追求人天的快乐(人天乘),也可以是为了出世的寂静涅槃(二乘: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二乘人知道苦乐皆是无常。
都是基于“
业感缘起
”的道理。它会让人
都摄六根,注意自己的身口意不要造业
。--》这是修行的第一步。
从业力的角度,那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
赖耶缘起
弥补了 业感缘起 的不足。它把心态跟业力作了一个平衡。你怎么去解读人生,这个你说了算。你的心正念强,你用心念来主导业力,让业力在你的掌控之中,这就是修行。业力不可怕,你可以让它沉淀,有跟没有一样。化逆缘为菩提道。
净土宗: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缺一不可。生死业力降到最低,往生的愿力现前,愿力强过业力。 --》带业往生。
2015-11-28 20:12:26 |
引用
Re: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学习一下,看看你适合怎样修行)
非常好的一个讲座,学了一遍,感觉对佛法的脉络和相貌清晰了许多。
2015-12-03 22:48:28 |
引用
般若重光
云游天下
无题
最圆满的是
真如缘起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真如是清静本然、周遍法界的。我们的心性与诸佛是相同的。
迷悟的深浅,造就了十法界。修行就是要
破迷开悟
啦!修行就是唤醒我们的真如。
真如缘起 贯穿了前面的 业感缘起、赖耶缘起
。
观心法门:
一心三观
: 1、放下它。 2、面对它。 3、处理它。
空观
--- 观一切法即空,清静本然、周遍法界。烦恼与业障只是如梦如幻的假相,并不能染污我们的心性。不要把烦恼与业障当真,不要“加持”他们。你不理他们,他们也就消失了。
这是空观的安住。---》清净心
假观
--- 调伏烦恼、启发善根。譬如,调伏业力,靠忏悔与持戒。
这是假观的调伏与引导。---》菩提心
你掌握你的心性,你就掌握你的人生了。心,就是整个生命的大开关。
2015-12-04 05:22:32 |
引用
无题
真如缘起,不坏业感缘起和赖耶缘起。心是关键,明白安住真如,则不迷,不舍万法,对治万法,则安乐。
2015-12-06 14:07:47 |
引用
般若重光
云游天下
无题
第五集:
修学是要启发内心的觉悟。
赖耶缘起
为净土宗的带业往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靠第六意识/心识的掌控,把三界轮回的意念整个断掉,把净土的意念不断的串习。业力是不能改变,但改变在缘,可以让业力的种子不发芽。
佛法的因缘观是
三种因缘观
:
业感、心识、心性
。
心性是真实义,前面两个是方便义、方便门。
理观
:内观真如。这是最重要的。启发内心的觉悟。明心见性。当以佛心为己心,以佛志为己志。(实)
事修
:外顺因果。拜佛、诵经、持咒都属于事修,尽力而为。(权)
教法
:佛陀及祖师之言教。教法是正见。(由正见产生观照的正念,有正念才调伏)。
观法
:秉教修行之法。依止教法而生起观照的智慧。
只有观,而没有教,可能会有偏差。教理必须要学习,否则可能有危险走入邪道。
只有教,而没有观,可能不能得道,很难得到佛法的益处。当以教法来观心、调心。
教法有八:化法四教(佛陀说法的内容)、化仪四教(佛陀说法的方法)
化法四教:三
藏
(小乘)、
通
教、
别
教、
圆
教。后三个为大乘。 --》药味
化仪四教:顿、渐、秘密、不定。 --》药方
2015-12-07 23:19:33 |
引用
Re: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学习一下,看看你适合怎样修行)
随喜赞叹!
2015-12-08 14:03:08 |
引用
来去
gbridge
无题
讲义
2015-12-09 11:14:10 |
引用
无题
gbridge
写道:
讲义
我只是做了概括的笔记。要真正受益,一定亲耳恭听法师的视频啊!
2015-12-09 18:20:41 |
引用
云游天下
般若重光
无题
笔记提纲挈领,总结得非常好,赞一个
2015-12-09 20:42:16 |
引用
无题
gbridge
写道:
讲义
谢谢分享!
有的人没有时间看视频,可以下载到手机上,利用点滴时间,累计学习。
还有的人看文字学习的效率会比较高,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同。
2015-12-10 09:33:07 |
引用
来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文章分类
上传
Our Sponsors
快速导航
首页
论坛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黄页/二手
北美个人空间
免费注册
登录
统计
点击: 178350
帖子数量: 110
开辟个人空间: 2014-05-13
最后更新: 2017-07-10
RSS订阅
http://www.vancouverren.com/Space/u=46566/lang=schinese.html
加西网为
北美中文网
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t8ymFKaaM&list=PLpIuMuwaeLimeheQUYzzOYZaA9mdwgdnP&index=2
学佛,可以是为了追求人天的快乐(人天乘),也可以是为了出世的寂静涅槃(二乘: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二乘人知道苦乐皆是无常。
都是基于“业感缘起”的道理。它会让人都摄六根,注意自己的身口意不要造业。--》这是修行的第一步。
从业力的角度,那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
赖耶缘起 弥补了 业感缘起 的不足。它把心态跟业力作了一个平衡。你怎么去解读人生,这个你说了算。你的心正念强,你用心念来主导业力,让业力在你的掌控之中,这就是修行。业力不可怕,你可以让它沉淀,有跟没有一样。化逆缘为菩提道。
净土宗: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缺一不可。生死业力降到最低,往生的愿力现前,愿力强过业力。 --》带业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