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虎的聊齋
空間首頁 | 博客 | 好友分享 | 相冊 | 存檔 | 朋友和群組 | 個人資料

和72歲大爺一起健身的一天,要了命了 

2022-06-01 23:26:18
>>文章內容
原創:新周刊



你想象中的70歲是什麼樣的?/圖·unsplash

你想象中的70歲是什麼樣的?

封汝祥今年72歲了,每天跑兩三趟健身房,下午踢足球,晚上夜跑,夏天還要在永定河游野泳,如同上了發條一般,一得空就去運動。

就連睡覺,老封也不消停。他家裡床鋪緊挨著的那面牆上,貼著一大片泡沫塑料紙,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他夜裡撞頭。有一次老封在夢裡頭球射門,結結實實地撞到牆上,直接給疼醒了。

還有一次,老封從床上打了一個“大凌空”,連人帶被子滾到床底下,老伴也被嚇醒。打那之後,家裡挨著床的玻璃茶幾被撤掉了,家人怕老封再翻下床出危險。



72 歲的健身大爺封汝祥。/圖 ·開胃

從2008年奧運會開始,老封開始照顧患病的岳父,之後是父親、母親。14年裡,老封陸續送走3位高齡老人,今年正月送走母親後,老封一下多出來很多時間,去健身房的次數更頻繁了。

老封的母親長壽,活到92歲,在生命後期需要靠鼻飼來維持生命,行動也不便,需要人抱才能移動。老封十幾年如一日地伺候,雖然毫無怨言,卻暗自下定決心,絕不像母親這樣活。老封告訴兒子:“我以後一定要站著死,絕不躺著死,絕不能天天吃藥。”

這些年,二七健身房裡上了歲數的老哥兒們當中,有的得了急病,突然就中風或腦出血了;有的得了慢性病,一開始還拄著拐杖來幾趟,到後來慢慢就不出現了。

這些年,老封見了太多生死,對此十分坦然,甚至對死後有著頗為浪漫的規劃——一部分骨灰捏成小球,用彈弓射向足球場;一部分放在最喜歡的摩托車上,隨摩托車一同沉入大海。



雖然年事已高,但是老封依然對運動保有極高的熱情。/圖·pexels

撿了個老年組健美冠軍

一陣“突突突”的摩托車引擎聲響結束後,老封走進了二七健身房——“霍,哥幾個練著呐。”他面帶笑容,看起來心情很好,幾縷花白的頭發,隨意向後披散著。他從袋子裡掏出保溫杯,給自己倒了杯茶水。

一旁健身的大爺正在器械上做著向上拉伸的運動,手臂上青筋凸起,大爺朝老封努努嘴:“老六啊,記者同志來了,等著采訪你呢。”“老六”是這群老哥兒們給老封起的綽號,他年輕時曾在第六羊毛衫廠上班。



騎摩托車的老封。/圖 ·開胃

老封有點吃驚,放下杯子,搓搓手,慌忙低頭掃視一圈衣服,捋了兩把頭發,迎著記者走來:“真的嗎?我有什麼好采的?嗐——那什么,晚上要不要去我家懒鹪饭?”

說完他拿出手機,撥通電話:“喂,姐啊,有記者來了,晚上多做幾個菜。”撂下電話,記者問:“您愛人比您歲數大?”老封答:“不是,比我小三歲,叫姐叫習慣了,無論夫妻相處多少年,該有的客氣咱還是要有,您說是不是?”

離家裡飯熟還要一會兒,趁這功夫,老封在健身房裡又做了幾個臥推。隨後,老封用摩托車把記者帶回了家,路上經過幾處陡峭的斜坡,他囑咐道:“甭害怕,摩托車我都騎多少年了,穩極了。”



離家裡飯熟還要一會兒,趁這功夫,老封在健身房裡又做了幾個臥推。/記者拍攝

這不是老封第一次帶記者回家,自從二七健身房火了之後,來訪的人一茬接著一茬,只要老封看見,都會張羅對方一起到家裡吃飯。老封的愛人曾給來訪的一位南方記者做了楊絮餡包子,大媽說:“咱北方管楊絮叫‘汪汪狗’,那孩子之前都沒聽說過這種餡,覺得新鮮,吃了好些個。”

大媽剛跟兒子吃過飯,張羅完記者落座,便坐在老封身後織毛衣。年前,大媽給一個熟人織了件毛衣,對方十分滿意,轉頭送來很多海參。老封從冰櫃裡拿出兩小袋海參,從暖壺裡倒了點熱水泡上,熱情地端給記者:“這東西溫乎一下就能吃,對身體好,你快嘗嘗。”



老封從冰櫃裡拿出兩小袋海參,從暖壺裡倒了點熱水泡上,熱情地端給記者。/記者拍攝

三年前,老封跟其他幾位大爺一起參加了第37屆北京市健美錦標賽,拿了冠軍。他對此頗為自豪,一邊吃飯一邊翻手機裡的照片展示——照片裡,老封身穿紅色健美內褲,憋著勁,撐起手臂,向台下展示健碩的肱二頭肌,身上貼著“596號”。老封說:“當時工友們都在台下打氣,沖我們喊——發揚二七精神!”

低頭織毛衣的大媽笑出了聲,說道:“都那麼大歲數了,估計是只要敢露,人家就給頒獎。”老封抿嘴點頭:“其實有點這意思,我呢,就是個機會主義者,撿了一個冠軍。”



老封跟其他幾位大爺一起參加了第37屆北京市健美錦標賽,最後拿了冠軍。/受訪者供圖
maohu | 點擊: 0 | 評論: 1 | 分類: 缺省 | 論壇: 減肥 | 論壇帖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maohu
無題
老封喜歡自稱機會主義者,他總說自己之所以能從勞苦出身,到如今過上還算不錯的生活,多虧在人生的幾個重要節點,把握住了機會。他調侃自己:“你別看我就是一普通工人,心眼特活泛,有時候跟‘特務’似的。”
年輕時,老封本來跟一個朋友商量好一塊去內蒙古插隊,結果臨行前,對方找人謀了個更好的出路,順利留在北京,只剩他一個人獨自去了內蒙古。
因為家裡成分不好,老封被分配到最偏遠的旗,每天幹重活累活。有一次在生產隊,老封住的屋子著火了,他跑進火場數十趟,終於把火撲滅,然而喉嚨卻被煙嗆得難受,咳嗽了數月才見好。而在當時,這些苦他無處傾訴,更無人在意。
老封雖然讀書不多,卻懂很多道理。在生產隊幹活時,他經常留心身邊的聰明人,學習對方如何說話,看他們如何打點關系,像海綿一樣不斷吸收新的東西。老封喜歡盤核桃,曾在潘家園市場批發了上千元的核桃,除了自己玩,還送給周圍人。早年間他去廣東做生意,常送核桃給在檔口賣毛線的人,用來跟人搞好關系,順便打聽市場行情。
年輕時的老封和朋友合影,左起第一個是老封。/受訪者供圖
老封不安於現狀,總想多賺點錢,在羊毛衫廠效益好的時候,就開始琢磨副業,他曾養過雞,賣過雞蛋,後來又開始倒騰毛線。等廠子效益變差,老封買斷工齡,抄底買下廠裡的庫存毛線,順勢做起了毛線生意,賺了不少錢。
在健身房的老哥幾個當中,老封算混得相當不錯的。不少曾經的工友,在時代前進的洪流中,迷失了方向。國企改制後,有人打起了零工,做保安、司機,還有人當起了群眾演員,在片場跑龍套。
二七機車廠曾是中國鐵路機車的專業生產廠,曾爆發過舉世聞名的京漢鐵路工人“二七大罷工”。鐵路作為共和國大動脈,曾無限風光,車廠的工人們都曾是令人艷羨的體面人。不過,這些人心裡都清楚,屬於他們的時代已經過去,每當哥幾個心裡不痛快,就來健身房出出汗。
戴上勞保手套,
在健身房裡揮汗如雨
走進長辛店建設三裡,上世紀80年代國營廠礦企業居民樓的氣息撲面而來,低矮的紅磚房順著山坡而建,樓與樓之間用自行車棚隔開。一間毫不起眼的車棚磚房門前,貼著細長的春聯,橫批寫著“二七健身”。
健身房的牆面上,貼滿了上世紀90年代的健美明星海報和雜志彩頁。環顧四周,健身器材看起來既熟悉又陌生,用“鐵疙瘩”來形容似乎更為妥帖。有些被閒置的器材,還被愛惜地蒙上一層方格棉布單,纏上兩道布條綁緊,綁帶是點心盒的包裝帶,上面寫著“稻香村”。
被閒置的器材,會被愛惜地蒙上一層方格棉布單,纏上兩道布條綁緊,綁帶是點心盒的包裝帶,上面寫著“稻香村”。/記者拍攝
健身房裡的不少器材都是大家親手做的,對於機車廠的老工人們來說,這些活兒,簡直是小菜一碟。從鋼廢料裡面車兩個鐵轱轆出來,用鐵棒一串,再放到車床上加工一下,啞鈴便誕生了。老哥幾個在健身前戴上勞保手套,之後便在屋子裡面揮汗如雨,空氣中總能聞到一股鐵銹味兒,那是汗水落在自制器械上生出來的味道。
80年代初期,全國體育運動如火如荼地開展。“二七健身”創始人張威曾是二七廠裡的運動健將,在1956年北京第一屆工人越野賽和北京第一屆環城賽中奪冠。1984年,張威創辦二七健身房,希望大家能聚在一塊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即便經歷過數次搬家,二七健身房至今仍掛著“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標語。
二七健身房裡擺放著橫幅“繼承二七精神,四十年鐵館不忘初心。”/記者拍攝
張威有一把3米多長、90多斤重、形似關羽青龍偃月刀的大刀,至今仍掛在健身房。1991年,一個悶熱的夏日午後,40多歲的老封,扛著張威弄來的大刀,在操場上走了400米。健身房裡的十幾號老伙計,圍在操場上給他做見證。幾十年過去了,扛刀繞操場這事,只有三個人辦到:張威、老封,還有一個在附近幹活的農民工。
“你可以單肩扛,也可以雙肩扛,還可以抱著,就是不能落地,在400米操場走上一圈,就算挑戰成功。很多人都覺得這有什麼難的啊?實際上走了一兩百米就不行了,扔地上走不動了。為什麼啊?刀把兒太細了,跟擀面杖似的,扛到肩上往肉裡鑽,疼極了,骨頭跟要碎了似的。扛完這一圈,就像過了一趟陰陽,從另外一個世界又走回來了。我們那健身房裡,個頂個地棒,都練得多壯啊,到現在一共就三人能走下來,嘿,這裡面就有我。”老封邊說邊比畫,得意勁兒溢於言表。
車棚健身房一隅。/記者拍攝
老封屬於二七健身房當中的“黃埔一期”成員,當年,身為電工的他包攬了健身房裡所有與電有關的安裝工作,後來健身房搬家,器材也都是他用自家的車幫忙搬的。對於老封這樣做出過貢獻的元老,健身房免收每年300元的健身費。
受父親影響,老封的兒子封雷也喜歡運動,但他最終選擇在附近一處帶游泳池的健身房健身。他曾給老封辦過一張健身卡,讓老封見識一下新式運動器械,但老封去了兩次就不去了,覺得車棚健身房裡氣氛更好,跟哥幾個有話聊,不孤單。
封雷曾在8歲時被父親帶著去過一次健身房,見識過裡面熱火朝天的運動氛圍,封雷說:“對我爸來說,二七肯定不只是健身房那麼簡單了,他更想跟老朋友們待一會兒。不過,那裡的環境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冬天冷得仿佛能把人心臓凍上,到了夏天又熱得人直冒油。”
老封在健身房揮汗如雨。/圖·開胃
“我能一直活躍下去,直到死”
每天踢球,老封都會用蛇皮袋子裝上三四個球,除了給自己帶,還會給周圍一塊玩的小孩帶。他想通過提供足球,拉近跟小朋友們的關系。
看到有人扛水、扛煤氣上樓,老封都要接過來幫忙送上去,完全不顧自己70多歲的高齡。樓裡有幾家低保戶,每年過年老封都要每戶塞一個紅包,平時撿的瓶子和紙皮也全都攢著給他們送去。
每天踢球,老封都會用蛇皮袋子裝上三四個球,除了給自己帶,還會給周圍一塊玩的小孩帶。/圖·開胃
老封現在住的地方,樓上樓下都是他的。一樓房間儲存毛線,卻常年不關門,誰都可以進,老封跟附近幹活的人說,渴了就進去倒口水喝。
聊這些時,大媽在後面接了一句茬:“你大爺這人心好,也好面子,但有時候表達出來,還變了味兒,容易招人煩。”老封笑著點頭:“是啊,有的人因為我做好事,高看我一眼,管我叫封先生,有的就拿我尋開心,叫我封(瘋)子,反正怎麼說的都有。”
老封熱衷於談論自己做過的好事、曾經受到過的認可。他會說,“我是一個挺好的人”,又總是在尾音處,輕輕上揚,似乎打上一個問號。
老封形容自己是“瞄著人們下巴尖說話”的人,這種性格的形成,跟他的成長經歷有關。他的童年並不幸福,父親對他動輒打罵,家裡的重活累活也全由他一人承擔。
因為吃不飽,又經常幹重活,上學時,老師寫給老封的評語常有一句——“身材矮小,容易受欺負”。所以,變強壯、變厲害,讓別人不敢再欺負,是老封從小的願望。
多年之後,老封長高了,也練壯了,做生意還賺了不少錢,總算實現了兒時的夢想,卻始終無法獲得家人的認可。尤其是父親,即便老了,跟老封的關系也並沒有緩和。隨著父母的相繼離世,來自親人的這份認可,更是永無實現的可能。
聊到父母,老封訕訕一笑:“他們可能是怕我驕傲,所以從不誇我,不過我該做的都做了,也算是問心無愧。”老封的父親於幾年前去世,離開時恰逢老封生日前一天,老封反復咂摸其中的玄味,最後得出結論——“老爺子怕我忘了他。”
老封全家合影,右側站立的是老封。/受訪者供圖
老封沒能從父母那裡得到的認可,在兒子、兒媳那裡得到了補償。在封雷眼中,父親是一個極其孝順的人,這種孝順甚至給他造成一定壓力,他說:“不知道等他老了的時候,我是否能像他這樣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地照顧他。”
去年過生日,老封囑咐兒子、兒媳千萬不要再花錢買禮物、買蛋糕,他什麼都不缺。最後,兒媳從網上給他買了一個獎杯,上面寫著——“祝獨具慧眼、膽識過人、智勇雙全、吃苦耐勞的爸爸生日快樂!”老封特別在意這個獎杯,回到家後,第一時間向記者介紹,嘴角始終沒下來過,他說這是他收到過的最好的禮物。
回到家後,老封第一時間向記者介紹這個獎杯,嘴角始終沒下來過,他說這是他收到過的最好的禮物。/記者拍攝
老封生怕給晚輩添麻煩,他不僅熱衷鍛煉,還特別養生。每天早上8點起床後,他給自己做粗糧吃,然後騎上摩托車逛附近的菜市場,反復比價,一連逛上四五個。他不喝酒,幾年前意識到抽煙有危害,當即就把煙戒了。有時老伴兒做的菜鹹了,他還會端來一碗水涮著吃,生怕飲食不健康。
除此之外,老封生活的重心就是運動,陀螺般一刻不停地運動,每天不舉幾下鐵疙瘩,心裡總感覺空落落的,騎著摩托車去健身房的路上,老封意氣風發、心情舒暢,仿佛回到少年時。
采訪快結束時,老封翻出一張老照片,照片中的他正穿著紅色運動服顛球,照片拍攝於2015年,下面寫著一行小字——“封哥66歲活躍在體育場”。
照片中的他正穿著紅色運動服顛球,照片拍攝於2015年,下面寫著一行小字——封哥66歲活躍在體育場。/受訪者供圖
老封在一旁說:“我能一直活躍下去,直到死。”

2022-06-01 23:26:28 | 引用

發表評論

文章分類
缺省  

Our Sponsors

快速導航
首頁
論壇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黃頁/二手
北美個人空間
免費注冊
登錄

統計
點擊: 8926890
帖子數量: 89027
開辟個人空間: 2013-03-28
最後更新: 2022-06-02

RSS訂閱
 
 
 
 
 

   http://www.vancouverren.com/Space/u=51568/lang=tchinese.html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