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从来去
空间首页
|
博客
|
日记
|
书签
|
存档
|
朋友和群组
|
个人资料
|
留言
《十牛图》中的牛
2014-10-29 20:32:26
>>文章内容
《十牛图》中的牛
先讲一讲什么是正念?
能够觉知自己当下的心念的状态,就是正念。
也就是觉照。念念分明,念念觉知,就是念念正念。
念头起时,自己不知不觉,也就是说,有习气所自动引发的念头,是妄念。
所以,我们要养成“觉知自己当下心念”的习惯。也就是达摩祖师所说的“观心”。
其实,这是最基本的禅。
个人认为,十牛图里的“牛”,应该自始至终讲的是“心念”。而不是像那一篇转载的作者,在第一图里说的“自性”。
1,寻牛:因为我们凡夫,妄念起时,不能自知。所以,一开始时要回光返照,要觉知自己的心念,也就是找到自己的心念,要观心。
2,见迹:是事后觉。
也就是境界来时,念头起时,都没有觉知到,但是事后觉查到了,“刚才自己贪了”,“刚才自己嗔了”。。。
这时期,就是我喜欢说的,到追着念头修。
一开始,可能在念头起后半天才觉知到;
逐渐念头起后一小时觉知到;
再后来,念头起后2分钟觉知到;
。。。
3,见牛:终于赶在念头起之前,觉知到。此时,可谓抓住了牛鼻子。看到了自己的起心动念。真心觉知到妄心起,
这就是见道位,根,识分开,真心妄心分开,找到了两种心。
4,得牛:这以后,我个人的观点和那一篇转载文章的基本观点相同。
只是觉得,1,2,3,图,那篇文章没有讲清楚。
来去 |
点击: 0
|
评论: 8
|
分类: 上传
|
论坛: 菩提树下
|
论坛帖子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
或
分享到朋友圈
,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车老板
Re: 《十牛图》中的牛
来去
写道:
《十牛图》中的牛
先讲一讲什么是正念?
能够觉知自己当下的心念的状态,就是正念。
也就是觉照。念念分明,念念觉知,就是念念正念。
念头起时,自己不知不觉,也就是说,有习气所自动引发的念头,是妄念。
所以,我们要养成“觉知自己当下心念”的习惯。也就是达摩祖师所说的“观心”。
其实,这是最基本的禅。
个人认为,十牛图里的“牛”,应该自始至终讲的是“心念”。而不是像那一篇转载的作者,在第一图里说的“自性”。
1,寻牛:因为我们凡夫,妄念起时,不能自知。所以,一开始时要回光返照,要觉知自己的心念,也就是找到自己的心念,要观心。
2,见迹:是事后觉。
也就是境界来时,念头起时,都没有觉知到,但是事后觉查到了,“刚才自己贪了”,“刚才自己嗔了”。。。
这时期,就是我喜欢说的,到追着念头修。
一开始,可能在念头起后半天才觉知到;
逐渐念头起后一小时觉知到;
再后来,念头起后2分钟觉知到;
。。。
3,见牛:终于赶在念头起之前,觉知到。此时,可谓抓住了牛鼻子。看到了自己的起心动念。真心觉知到妄心起,
这就是见道位,根,识分开,真心妄心分开,找到了两种心。
4,得牛:这以后,我个人的观点和那一篇转载文章的基本观点相同。
只是觉得,1,2,3,图,那篇文章没有讲清楚。
走走师兄的思路
1,寻牛:因为我们凡夫,妄念起时,不能自知。所以,一开始时要回光返照,要觉知自己的心念,也就是找到自己的心念,要观心。
(要学佛,要修行,要记住这个事)
2,见迹:是事后觉。
也就是境界来时,念头起时,都没有觉知到,但是事后觉查到了,“刚才自己贪了”,“刚才自己嗔了”。。。
这时期,就是我喜欢说的,到追着念头修。
一开始,可能在念头起后半天才觉知到;
逐渐念头起后一小时觉知到;
再后来,念头起后2分钟觉知到;
。。。
(半天才想起来要学佛, 到一小时想起来要修行,到2分钟想起来要修行)
3,见牛:终于赶在念头起之前,觉知到。此时,可谓抓住了牛鼻子。看到了自己的起心动念。真心觉知到妄心起,
(一直记着修行,警觉着呢)
您上面说的这些只不过是对“修行“或“警觉”这个事情, 从间歇到不间歇的过程。 开始是间断的,后来逐渐练习成不怎么间断。 警觉也是一种念头, 逐渐形成不间歇,代替了其他念头, 这是典型的修定。 您不承认警觉(您叫做觉知)是念头,并且认为那就是佛说的觉悟了, 但是那个不是。
2014-10-30 05:44:45 |
引用
无题
师兄可以谈谈,达摩祖师的观心,是什麽状态?
是警觉?觉知?察觉?
希望不要缠在名相之中,被绕糊涂了。
“见闻觉知”,除了六根对外的知觉,也包括对自己心念的觉知(警觉?随您怎么称呼他)。
如果您觉得我说的是警觉,而且警觉比觉知,觉照低一个层次,那么,您也可以从警觉开始练习,再练习到觉知,觉照。
不要高不成,低不就的,永远没有进步。
2014-10-30 08:42:12 |
引用
来去
来去
无题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如果你连自己有没有妄念,都还没有警觉(觉知)到,就老老实实地,好好地从警觉(觉知)自己的心的当下,到底有念?还是无念开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总比纸上谈兵强的许多。
冠以修禅,到现在,连观心都不会,也太惨了。
警觉?觉知?观心?还是开始做点啥吧,才是真正的修行。
2014-10-30 08:47:11 |
引用
无题
观心,主要在行住坐卧中观,坐上观,层次太低,太弱了。不成大器。
2014-10-30 08:51:08 |
引用
来去
来去
无题
“观心”到底是什么状态?
不知正确的,何以判断是错误的?最最基本的逻辑问题,最终落入戏论。
现在太多的佛子,陷在这种自以为是,自我判断的恶性循环之中,止步不前。
要努力想办法,找到突破口。个人认为,从实修开始,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积累经验。
没有人告诉你怎么观,就先以自己的方法观。积累经验。会有体会的。
回光返照,自己观自己的心,这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吗?未免也太胆小如鼠了吧,趁早躲在妈妈的胳膊下,当个小乖乖。别自称佛子,到处丢人现眼。
2014-10-30 09:16:37 |
引用
Re: 《十牛图》中的牛
@来去
您觉得对就做吧, 没人非要拦着您! 你问我达摩观心什么样, 我的回答是“不知道”, 我只知道不是你说的那样。
对的是什么,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什么是错的, 这点还真不合您在用的逻辑, 十分遗憾。
2014-10-30 12:27:43 |
引用
车老板
来去
无题
一个乞丐,屁股底下坐着一个破木盒,在路边行乞。
他每天都在可怜巴巴地乞讨着赖以生存的食物,并且总是抱怨,找不到大善人(善知识),给我施食(法布施)。
有一天,一位路人告诉他,你屁股底下的盒子里面,有宝珠,够你衣食无忧的。
乞丐反复地研究这个盒子:
“看着不像啊”,“这么破”,“我虽然不知道藏宝珠的盒子应该长成什么样,但是我知道他不会长成这个样”,“这里面一定没有宝珠”,“哪里有这么简单,这么容易的”。。。。
其实,抬起屁股,打开盒子,也就是2分钟的事情,可是乞丐却在花费年年月月,考虑研究这个盒子,里面真的会有宝珠吗?
乞丐的岁月就是这样被蹉跎了的。
当然,他还是乞丐,还在轮回。
2014-10-30 21:33:17 |
引用
无题
当一个人,不知道“10+10”的正确答案是“20”的时候。
会发生2种情况:
1,觉得,18,19,20,21,22.。。。都不是正确答案。
否定一切型。
2,自己得到了15,就觉得15就是正确答案。
肯定自己型。
2014-10-31 09:18:33 |
引用
来去
发表评论
文章分类
上传
最新帖子
请问各位大侠?BC省去年发了几次1000元?
BC省去年发1000元发了几次?
我们的器世间河川山峦是怎么来的?(讨论版)
火灾,水灾,风灾的根本原因
关于维度的思索(仅供讨论)
印祖开示: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证据
略谈杨仁山居士评净土真宗--------宗舜法师
浅谈因果规律---张妙首
阿罗汉,不见佛性
什么是五眼? ---圣严法师
Our Sponsors
快速导航
首页
论坛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黄页/二手
北美个人空间
免费注册
登录
统计
点击: 299079
帖子数量: 372
开辟个人空间: 2014-10-02
最后更新: 2021-02-14
RSS订阅
http://www.vancouverren.com/Space/u=55243/lang=schinese.html
加西网为
北美中文网
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先讲一讲什么是正念?
能够觉知自己当下的心念的状态,就是正念。
也就是觉照。念念分明,念念觉知,就是念念正念。
念头起时,自己不知不觉,也就是说,有习气所自动引发的念头,是妄念。
所以,我们要养成“觉知自己当下心念”的习惯。也就是达摩祖师所说的“观心”。
其实,这是最基本的禅。
个人认为,十牛图里的“牛”,应该自始至终讲的是“心念”。而不是像那一篇转载的作者,在第一图里说的“自性”。
1,寻牛:因为我们凡夫,妄念起时,不能自知。所以,一开始时要回光返照,要觉知自己的心念,也就是找到自己的心念,要观心。
2,见迹:是事后觉。
也就是境界来时,念头起时,都没有觉知到,但是事后觉查到了,“刚才自己贪了”,“刚才自己嗔了”。。。
这时期,就是我喜欢说的,到追着念头修。
一开始,可能在念头起后半天才觉知到;
逐渐念头起后一小时觉知到;
再后来,念头起后2分钟觉知到;
。。。
3,见牛:终于赶在念头起之前,觉知到。此时,可谓抓住了牛鼻子。看到了自己的起心动念。真心觉知到妄心起,
这就是见道位,根,识分开,真心妄心分开,找到了两种心。
4,得牛:这以后,我个人的观点和那一篇转载文章的基本观点相同。
只是觉得,1,2,3,图,那篇文章没有讲清楚。
走走师兄的思路
1,寻牛:因为我们凡夫,妄念起时,不能自知。所以,一开始时要回光返照,要觉知自己的心念,也就是找到自己的心念,要观心。
(要学佛,要修行,要记住这个事)
2,见迹:是事后觉。
也就是境界来时,念头起时,都没有觉知到,但是事后觉查到了,“刚才自己贪了”,“刚才自己嗔了”。。。
这时期,就是我喜欢说的,到追着念头修。
一开始,可能在念头起后半天才觉知到;
逐渐念头起后一小时觉知到;
再后来,念头起后2分钟觉知到;
。。。
(半天才想起来要学佛, 到一小时想起来要修行,到2分钟想起来要修行)
3,见牛:终于赶在念头起之前,觉知到。此时,可谓抓住了牛鼻子。看到了自己的起心动念。真心觉知到妄心起,
(一直记着修行,警觉着呢)
您上面说的这些只不过是对“修行“或“警觉”这个事情, 从间歇到不间歇的过程。 开始是间断的,后来逐渐练习成不怎么间断。 警觉也是一种念头, 逐渐形成不间歇,代替了其他念头, 这是典型的修定。 您不承认警觉(您叫做觉知)是念头,并且认为那就是佛说的觉悟了, 但是那个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