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从来去
空间首页
|
博客
|
日记
|
书签
|
存档
|
朋友和群组
|
个人资料
|
留言
五遍行心所---之作意(舍识用根)
2015-01-16 11:17:21
>>文章内容
一、五遍行心所概念简析
廖乐根
五遍行心所是指:
作意、触、受、想、思。
这是五种普遍发生作用的心理活动。任何心念的生起都伴随着这五种心理作用。唯识学认为,这五种心理活动具有四种“遍一切”的特性:遍一切性、遍一切地、遍一切时、遍一切识。也就是说,作意等五种心理活动是通于善、恶、无记三性;遍于三界九地;遍于过去、现在、未来;遍于八识心王。本文主要依据《成唯识论》对五遍行心所的概念和定义作一简要的分析。
1、作意
“作”有发作、发动、兴起等方面的意思,意就是心意、心识。因此,作意就是使心发动、让心识产生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心理作用。
《成唯识论》卷三云:“作意、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谓此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趣境,故名作意。”
从这个定义可以清楚的看出,作意有两个基本功能:“警心”和“引心”。“警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警心是从种子位上说的,就是说,作意在种子位上,便能让心警动,令心从种子状态变为现行状态,此即“种子作意”。第二,作意并不是警觉所有心的种子,而只能警觉“应起心种”,即众缘已具的心种。心种的生起是要有助缘的,如耳识生起时,作意就警觉耳识的心种子,而不会警动其它的心种。“引心”就是作意能将已经生起的心识引向与之对应的境界与目标,相对于“种子作意”,此即“现行作意”。
作意,是一种最普通的心理现象,大体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所说的“注意”,以及日常生活中所谓的“留意”。作意是起心动念之始,是一切心理活动产生的源头,同时,也贯穿于认识活动的始终。
没有作意,心念就不会产生;
没有作意,就会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现象。
作意是心识生起的必要条件。
《瑜伽师地论》卷一以眼识为例说明了这一点:
“虽眼不坏,色现在前,能生作意。若不正起,所生眼识必不得生。
要眼不坏,色现在前,能生作意正复现起,所生眼识,方乃得生。”
www.lingshh.com/weishi...hui/37.htm
来去 |
点击: 0
|
评论: 2
|
分类: 上传
|
论坛: 菩提树下
|
论坛帖子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
或
分享到朋友圈
,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来去
Re: 五遍行心所---之作意
所以,
舍识用根,
是在根尘相对时,不作意,使得前六识不起。
例如,行走在downtown的大街上,两边都是各种商店,街上有行人。
此时,眼根的作用,只是避开柱子,行人,房子,但是,对于商店,橱窗,行人的长相,行人的衣着等,
不作意,“视而不见”,
从而守住眼根,眼识不起,内心清静。
2015-01-16 11:24:03 |
引用
无题
眼识不起,眼根和色尘两脱。
2015-01-16 11:34:45 |
引用
来去
发表评论
文章分类
上传
最新帖子
请问各位大侠?BC省去年发了几次1000元?
BC省去年发1000元发了几次?
我们的器世间河川山峦是怎么来的?(讨论版)
火灾,水灾,风灾的根本原因
关于维度的思索(仅供讨论)
印祖开示: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证据
略谈杨仁山居士评净土真宗--------宗舜法师
浅谈因果规律---张妙首
阿罗汉,不见佛性
什么是五眼? ---圣严法师
Our Sponsors
快速导航
首页
论坛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黄页/二手
北美个人空间
免费注册
登录
统计
点击: 299059
帖子数量: 372
开辟个人空间: 2014-10-02
最后更新: 2021-02-14
RSS订阅
http://www.vancouverren.com/Space/u=55243/lang=schinese.html
加西网为
北美中文网
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所以,舍识用根,是在根尘相对时,不作意,使得前六识不起。
例如,行走在downtown的大街上,两边都是各种商店,街上有行人。
此时,眼根的作用,只是避开柱子,行人,房子,但是,对于商店,橱窗,行人的长相,行人的衣着等,不作意,“视而不见”,从而守住眼根,眼识不起,内心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