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8]佛有“五眼圆明”
节选自索达吉堪布的《金刚经开示录》
有关“五眼”,我看了一些《金刚经》的讲义,很多法师可能自己也不明白吧,绕来绕去不直接解释,讲些无关紧要的话就过去了。我希望你们以后讲法时,不懂的地方不要用其他话题来应付,这样不是很好。另外,讲经时最好能引用教证,这是藏传佛教的一大特色。当然,教证必须用在合适的地方,随随便便用是不行的。我害怕你们以后从佛学院毕业回汉地讲经时,讲不来就用一些故事岔开。不是我诽谤哪个高僧大德,如今这种现象非常多,现在的人讲经说法不像古大德那样严谨,不管自己懂了没有,都敢随便信口开河。现在科技也非常发达,这样的书籍、磁带、光碟到处都是。
...... [更多...] |
[size=18]无著菩萨鸡足山的苦修
无著菩萨是印度一位弘扬佛法的大菩萨。他刚开始学佛时,想面见弥勒菩萨请问法要,於是,前往鸡足山苦行观修弥勒菩萨。
一晃六年过去了,无著菩萨虽然精进观修,结果连一个吉祥的梦兆也没有,他觉得不可能见到弥勒菩萨了,便心灰意冷地下山。途中,无著菩萨看见一个人用一只柔软的棉布磨一根大铁棒,便问她在做什么,那人告诉他:“我没有针,想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无著菩萨想:即使那个人能够在一百年内把大铁棒磨成针,又有什么用呢?世间人为了这荒谬的事还这么认真,我修持佛法就更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想到这里他就返了回去。
...... [更多...] |
法无定法,主要看发心。
同样是念佛念经的法门:
1,如果内心希求佛果,功德回向“无上佛果”,则修的是“一佛乘”,
2,如果内心希求人天果报,功德回向“人天果报”,则修的是“人天乘”。
|
[size=18]
从前有一对夫妻,两个人很相爱。老公很爱吃鸡头鸡爪,老婆很爱吃鸡肉。
但是老婆每次吃鸡,都是抢着吃鸡头鸡爪,并且说,我爱吃。
老公也是抢着吃鸡肉,并且说,我爱吃。
直到老婆病重,临死,老公含着泪烧了鸡,并把鸡头鸡爪给老婆吃。
老婆说:我其实不爱吃鸡头鸡爪,我爱吃鸡肉。我一辈子把鸡肉留给了你吃,能否让我吃一次鸡肉?
老公哭了。
儒家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佛说,慈悲与智慧。
这对夫妻对待对方的态度,是满满的慈悲。遗憾的是,没有智慧,不知道怎样做,才能够真实地利益对方。
...... [更多...] |
发心的重要
公案
在《宗镜录》中讲一个公案,值得我们去思维。有一个行脚比丘,他走到一个佛塔的地方,非常尊重,因为有佛陀的出世,我才能明白道理,开启我心中的智慧,我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对佛陀很感恩,绕塔三周後,把自己最珍贵的草鞋拿起来,吊在佛塔旁,供养佛陀。就走了。
又来一个行脚比丘,他看到佛塔後也赞叹佛陀,绕塔三圈,赞叹佛陀後,要离开之前,看到,唉,这个草鞋怎么挂在佛塔前呢?这是很不礼貌的。他就把草鞋拿下来,丢掉。他觉得这样好多了。走了。
...... [更多...] |
[size=18]
《大般涅槃经》之“发菩提心”
T12n0375_009大般涅槃经 第9卷
[0658c23] 佛告迦叶:「若有闻是《大涅槃经》,言:『我不用发菩提心。』诽谤正法。是人即於梦中见罗剎像,心中怖懅。罗剎语言:『咄,善男子!汝今若不发菩提心,当断汝命。』是人惶怖觉已,即发菩提之心。是人命终,若在三趣及在人天,续复忆念菩提之心,当知是人是大菩萨摩诃萨也。以是义故,是大涅槃威神之力,能令未发菩提心者作菩提因。善男子!是名菩萨发心因缘,非无因缘。以是义故,大乘妙典真佛所说。
...... [更多...] |
>>法无高下,不等于修行没有次第,或是果位没有高下 |
[size=18]法无高下,不等于修行没有次第,或是果位没有高下
天台宗有“六即佛”
六即佛,六即指的是我们每一个人从现在开始,
一直到最後成就道业,
这当中的次第有六个层次,
而这六个层次当中,都是佛,
故称为六即佛。
六即佛,六即指的是我们每一个人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最後成就道业,这当中的次第有六个层次,而这六个层次当中,都是佛,故称为六即佛。
六即,
第一个是「理即」,
第二是「名字即」,
第三是观行即,
第四个是「相似即」,
...... [更多...] |
[size=18]《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 [更多...] |
>>印祖:为什么说玉峰法师的念佛四大要诀违背念佛宗旨? |
[size=18]
371、为什么说玉峰法师的念佛四大要诀违背念佛宗旨?
玉峰法师的念佛四大要诀,教人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大违执持名号忆佛念佛之旨,其过何可胜言。由此可见,弘法利生,大非易事。稍有偏执,其弊丛生,不可不慎。
玉峰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其所著述,依之而修,亦可往生。但其偏执之语,未免有大妨碍。即如念佛四大要诀,其意亦非不善。而措词立论,直与从上古德相反。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经教人一心,彼教人不求。夫不除妄想,能一心乎?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岂可因不得而不取法乎?若以不得而令人不取法,是令人取法乎下矣。大势至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彼极力教人散心念,不赞扬摄心念。
...... [更多...] |
[size=18]
佛法讲的是宇宙规律。比如,因果律。
修行,就是依据规律,才可行,才值得投入。因为千千万万劫以来,依照正确规律(佛法)修行的,都可以修成正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随喜所有依照佛法(正法,佛说之法)修行的师兄! 
因为找到了真实的规律,正确的规律。
至于不正确的规律吗,不提也罢,诸如“你若不信我的上帝,你就会下地狱。”
正确的规律和不正确的规律,岂有可比性?岂可同日而语?
...... [更多...] |
|
点击: 299131 帖子数量: 372 开辟个人空间: 2014-10-02 最后更新: 2021-02-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