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補氣固表神藥 – 黃芪”,我們談到了黃芪的益處。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我們可以通過一定的加工手段,來改變生黃芪的藥性。
先看看黃芪的藥性:
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
這個藥,即補氣,又固表。固表好理解了,補氣是什麼?對黃芪來說,就是讓黃芪的藥效向裡走,補脾胃和肺之氣。說白了,在使用的時候,有一個讓黃芪往外走,還是往裡走的問題。
需要它多去固表的時候,就用生黃芪即可。無論是黃芪提取物,還是大家在家裡沖泡的黃芪水,都屬生黃芪之列,黃芪更多在固表。什麼時候需要固表?就是具有動輒汗出、體虛感冒等氣虛症狀時。
需要它去補氣的時候,可以用炙黃芪。這個炙,是用蜜炙。什麼時候需要補氣?就是在具有氣虛乏力,食少便溏等中氣不足的症狀時。
如果你看補中益氣丸的成分,它就用的炙黃芪:
黃芪(蜜炙)200g,甘草(蜜炙)100g,黨參、白術(炒)、當歸、升麻、柴胡、陳皮各60g。
這個補中益氣丸,顧名思義,就是補中氣(脾氣)的。它有一個典型的適應證,就是中氣下陷。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等,都屬中氣下陷之列。
所以,大家在服用黃芪的時候,對黃芪的藥性要有個考慮,使之更有針對性。
炙黃芪有賣的,也可以自己炙,很容易,前幾天貼過的視頻可以參考(從19分鍾起):
參考:
黃芪
補中益氣丸
如有錯誤,歡迎各位網友指正。
服藥請務必在中醫師指導下進行。
【聲明】我不是醫生,在 westca.com論壇的言論皆為網友互相探討,不構成任何人求醫的指南和依據。身體有恙,請看醫生。本聲明適用於本人在westca.com 網站的所有言論。
生黃芪 Vs. 炙黃芪
分享: |
![]() |
文章評論
-
現在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或者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