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30天的欧洲之旅,回家后白天总昏沉的睡不醒,半夜却两眼放光,像夜明珠似的,大抵是时差使然。才休息两天,老爸又嚷嚷着要去江南了,说,黄山那边的小屋要装空调,你去给出个主意吧,看看买个什么式样的好。于是,老姐开车(怕我路上开睡着)载着我,父母及外甥女,二个来小时已到达甘棠小镇了。
我至不喜欢炎热的感受。时至七月,骄阳似火,即便待在室内,额头很快便也沁出汗来。跑了几家电器行,都说空调要隔天才能装,正茫然之际,无意发现离小镇稍远些的一家电器行,老板娘热情地介绍不同电器的功能,说下午就能给你们装空调,让我下决心一次搞定家里的大小电器。
傍晚,窗外的绿竹叶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的摇曳颤抖着,几只麻雀欢喜的落在上面,“咻咻”的雀来跃去。我坐在空调客厅的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整理欧游的相片。老姐在楼上孜孜不倦的拖地,外甥女在用她的电脑边听音乐边浏览网页,小点点(老姐的宠物狗)卷缩在我脚边睡觉,厨房飘来了老爸老妈做饭的米香菜香。我想,幸福不过如此,守着父母,度过一段时光。
呈坎
在小屋舒服的住了两日后,老姐看我天天宅在屋里弄照片,说,总不能一天到晚这么待着吧,出去走走啊。
去哪呢,这附近的西递,宏村,齐云山,屯溪老街,我去过N次了,黄山也登了四回,好吧,这次就去被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的呈坎村看看吧。
跟着GPS,一路高速直奔位于徽州区北部的呈坎,下了高速,怎么眼瞅着要到三姨的家了。原来三姨家离呈坎并不很远啊。每回春节去三姨家探亲都没问问那附近有什么值得走走看看的。我想,即便问了,那么安静的三姨怕是也没去过。
呈坎原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整个村落是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的,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来之前在网上看了些资料,说如果没有导游带领,陌生人转到小街会转不出来的。可是,今天到达的时间刚好是中午,好像导游们都吃饭去了,也或今天天气不好,游客不多,导游们都回家休息了,除了卖票的就没见到导游。于是,买了票后,和父母,老姐,外甥女,还有小点点一起,这么自个儿转着看吧,走哪算哪了。
阴郁的天,云聚在一起,始终也挤不出雨滴来。一阵风吹过,消散了身边的暑气,带来一丝清爽。白墙黑瓦,绿柳荷红,如此的江南村落,似中国水墨画般,缥缈的朦胧着。烟雨江南大抵如此。
走过青石板小路,路边荷塘里的荷花正绽放。正是“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的时节,想起台北的荷花季早过了一月有余,江南的花季,姗姗来迟了。
村口有个平安坎,曰:“八卦村设坎得正,中国风水之典范。规避凶险,把握机遇,树立良好心态,弘扬徽州远古的过坎文化,传承和谐,美德徽州。”这些话俨然是当今时代的产物,和村子有些不搭。两头石狮子各守路的一边,坎不低,上了年纪的人如若没人搀扶,怕是一跤会摔倒西天去,和谐传承不了,倒是去了上帝那美德了。
不知何时,天上淅淅沥沥的落起雨来。小桥,荷塘,人家,一切极应景着江南的烟雨,真是:“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啊





 |
一位暑期在家闲逛的大学生主动要求当我们的导游,谈好了价钱便由他领着我们往村里走。他悄悄地对我说,村口的荷塘不是古时候留下的,是为了旅游新建的,那池塘是挖出来的,有时候遇到枯水期,里面水都没有。
他这番话我听了,哑口无言。刚进村时的万丈豪情被他一阵话浇熄了。原本的我是多么的佩服呈坎古人的智慧啊。我以为这池塘和宏村村口的水塘是一般的功能呢。
水车已弃用,说是用来磨米的。现在经由那位本村大学生的嘴说出来导游词,我倒怀疑起水车的真伪了。不过,现在转头看看村口的建筑,渐渐也能分辨是否属于古迹的部分了。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蜻蜓总喜欢落在小荷的尖角处,台湾的如此,江南的也如此。不知那尖角处是否有蜻蜓喜爱的营养食物,也或是一段爱情的起始点。
今天的村里少游客,清清静静的让人欢喜。和西递,宏村的游客如织,人头攒动的景象有着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