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传统和坚持——宁波海鲜酒家

2012-02-07 23:36:53 | Author: Coconut | 编辑
前些天看了大树的介绍就心里痒痒的,昨天试了之后,只能说,比预期的还要惊喜。

似乎全世界的饮食业都有一个通病,就是传统的没变味的菜色永远只能在原产地吃得到。一种美食,到别处去发展,为求生存,势必要为迎合当地人的口味而作出改变。越是有特色的美食,这种现象越明显。

另外,食物的原材料也是产生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美食的特色,来自于其原产地特产的食材,换了地方,找不到原来的材料,要么花大价钱空运,要么就近找相似的材料来顶替。作为商业行为,空运并不现实,所以寻找替代品便成为通用的做法,味道的小小改变也只能将就了。

这个概念昨天被打破了。这次吃到的,是没改变过的,很传统的宁波菜色。在功利至上的今天,这点真的很不容易做到。

举两个例子:
1。传统的烤子鱼,是用油煎得黄黄脆脆地趁热上桌的,特色是香,脆,和鱼的鲜。烤子鱼中间的那条鱼骨,经油煎脆,是和鱼一起吃下的。

曾几何时,上海的饭店里的烤子鱼变成了煎后浸在汤汁里的类似新派熏鱼的冷菜。记得第一次吃到这种烤子鱼的时候还愕然了一下。热热脆脆的烤子鱼,变成了回忆。

昨天吃到了干的烤子鱼。香和脆都不差,难得的还有材料,似乎这种鱼本地不产,可能是老板从国内运来的。虽然鲜度稍差,但还是吃到了传统的味道。

2。墨鱼黄。
在上海吃到的墨鱼黄,几乎没有和墨鱼汁一起烧的。一般饭店可能是怕卖相不好,端上桌的墨鱼黄总是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因为墨鱼黄本身极鲜,所以也并不影响菜的味道。殊不知,墨鱼汁和墨鱼黄是绝配,虽然烧出来黑乎乎的卖相比较差,可是墨鱼黄经墨鱼汁的味道衬托,鲜味可以跳两级台阶,而墨鱼汁本身也有特别的鲜味,不受墨鱼黄的影响,两种味道相得益彰,可称绝唱。

昨天看到端上桌的黑乎乎的墨鱼黄,心里就在狂呼:好久不见了,老朋友。

看得出,这家饭店的老板是喜欢保持传统,不太肯随波逐流的。为了传统,宁肯不顾商业法则,花大价钱在食物原材料上大作文章,单是这份心思,就值得佩服。没有老板的这份心思,恐怕就吃不到豆瓣上的苔条,没有罐头味的笋尖,和原汁原味的烤菜。

如果不是宁波人,可能不会留意到宁波菜和上海菜有那么多的差别。知道宁波菜的,才会欣赏这份传统和坚持。

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对菜色的评价可能有高低,也有可能对某些菜色并不喜欢。但是对于这份对传统的坚持,相信每个人都会从心里感到佩服。

传统,需要坚持,但是很不容易。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1. 看来这家餐馆会火。 icon_mrgreen.gif

  2. Sunmax 写道:
    看来这家餐馆会火。 icon_mrgreen.gif



    一定不会,不止一个朋友吃炝虾拉肚子了。老板娘满嘴跑火车。

  3. 顶椰子兄的好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越是有地方特色的餐馆,它的顾客市场就会越细分。
    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回头客是它生存乃至发扬光大的关键。每个细节都不能马虎。比如,昨天因为没有料到生意这么好,所以,人手上捉襟见肘,有足够的熟手配备,是能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

    老板娘有阿庆嫂的风范,老板是可以亲自掌勺的大厨,一前一后的搭配,很合理,也很默契。

    他们只要能自信地坚持,我相信他们应该有个美好的未来。

    不要希望人人都说好,只要你的台子能翻起来就没问题。开张好像三个多月?能在竞争如此惨烈的列治文,有昨天这样的火爆,很不容易。

    真的希望有一家,比较像样的,专业的除了粤菜以外的地方菜馆。

  4. 温东还是本拿比交界处有一家宁波馆.两姐妹开的.

    宁波人.

    好象年糕是自己做的,机器特意中国带来.

    年糕蛮好的,还外卖.

    感觉比现在这家花头少,我一回来就去现在这家看看.尝试一下.

  5. RMVB 写道:
    Sunmax 写道:
    看来这家餐馆会火。 icon_mrgreen.gif



    一定不会,不止一个朋友吃炝虾拉肚子了。老板娘满嘴跑火车。


    炝蟹炝虾是不容易做的,要生的活的来炝的,但是又不知道这虾或蟹带着什么细菌。我刚到温哥华的时候用黄酒和蓝蟹做过3次炝蟹,味道实在是好得不得了,第一、第二次都是炝了7天后才开吃的,没问题,第三次炝了3天实在馋得忍不住了就吃了,结果就拉肚子了。不知道是因为前两次炝的时间长呢还是后一次的蟹上带了什么细菌,总之,从此以后再没敢做过炝蟹。。。 icon_mrgreen.gif

  6. 拉拉猫 写道:
    RMVB 写道:
    Sunmax 写道:
    看来这家餐馆会火。 icon_mrgreen.gif



    一定不会,不止一个朋友吃炝虾拉肚子了。老板娘满嘴跑火车。


    炝蟹炝虾是不容易做的,要生的活的来炝的,但是又不知道这虾或蟹带着什么细菌。我刚到温哥华的时候用黄酒和蓝蟹做过3次炝蟹,味道实在是好得不得了,第一、第二次都是炝了7天后才开吃的,没问题,第三次炝了3天实在馋得忍不住了就吃了,结果就拉肚子了。不知道是因为前两次炝的时间长呢还是后一次的蟹上带了什么细菌,总之,从此以后再没敢做过炝蟹。。。 icon_mrgreen.gif


    一看拉拉猫就不是宁波宁。侬格个伐是宁波咸枪蟹,所以,切歪特勒。 icon_smile.gif

    此“枪”非彼“炝”

  7. @拉拉猫

    宁波咸蟹

  8. 大树 写道:
    拉拉猫 写道:
    RMVB 写道:
    Sunmax 写道:
    看来这家餐馆会火。 icon_mrgreen.gif



    一定不会,不止一个朋友吃炝虾拉肚子了。老板娘满嘴跑火车。


    炝蟹炝虾是不容易做的,要生的活的来炝的,但是又不知道这虾或蟹带着什么细菌。我刚到温哥华的时候用黄酒和蓝蟹做过3次炝蟹,味道实在是好得不得了,第一、第二次都是炝了7天后才开吃的,没问题,第三次炝了3天实在馋得忍不住了就吃了,结果就拉肚子了。不知道是因为前两次炝的时间长呢还是后一次的蟹上带了什么细菌,总之,从此以后再没敢做过炝蟹。。。 icon_mrgreen.gif


    一看拉拉猫就不是宁波宁。侬格个伐是宁波咸枪蟹,所以,切歪特勒。 icon_smile.gif

    此“枪”非彼“炝”


    嗯,阿拉勿是宁波宁。从阿拉阿爸格搭算起,阿拉爷爷是徽州人,阿拉奶奶是本地人;从阿拉姆妈格搭算起,阿拉外公是满洲人,阿拉外婆是苏州人。所以到阿拉格搭算是从南腔北调才有了。。。

    不过宁波人格么事的确搞勿清爽格,老早阿拉窝里黄泥螺是勿可以进门格,杜宁延边偓促,阿拉小辰光看看人家窝里吃,馋么馋得要西就是勿敢跟杜宁开口要买黄泥螺吃。登到阿拉自家赚钞票了而且邵万生、一只鼎格黄泥螺包装得清清爽爽,阿拉再有得机会吃。。。

  9. Sunmax 写道:
    看来这家餐馆会火。 icon_mrgreen.gif


    不一定会火,但菜单一定会变,干炒牛河之类的东东会慢慢出现在菜单上。

  10. 烤子鱼用的凤尾鱼不用空运那么严重,在Kingsway3388号--美佳超市,中国世界,帝国超市等我都常买到,抽真空冷冻包装的;

    这道菜不分南北我常做,做法非常简单,用盐,胡椒粉,酒略腌一下,沥干;八成热油炸透捞成,待热再度烧热复炸抢色即可;

    也有更简单的做法是先炸鱼,後洒淮盐或椒盐;

    因凤尾鱼肉薄骨细,要做到整鱼脆香不难,但易炸糊;所以油锎始不要太高温;

    下酒一流的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