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作物让动物出现异常: 老鼠消失 羊狗多病(图) 文摘周报

文章内容

  2010-09-19 17:22:16
从文学城看到的,这个让人不寒而栗。






据2010-年9月17日出版的《文摘周报》转引自《国际先驱导报》的报道:当种种动物异常现象摆在眼前,转基因突然成了绕不开的话题。也许,争议、发现异常并非坏事,它可以提醒人类,那些未知的不确定的风险,其实近在身边。  

  消失的大老鼠

  一直深受鼠患之苦的山西农民刘旻,现在却为当地老鼠绝迹而感到不安。刘旻是山西晋中张庆乡农民,家里种了十来亩玉米。“过去,家里的老鼠经常是蹿上蹿下的,需要买剧毒的鼠药,从三年前开始,我突然发现即使不放老鼠药,也少有老鼠吃家里东西了。”刘旻说为此,刘旻开始观察村里的老鼠情况。他跑去问贩卖玉米的,他家里堆积如山的玉米也不见大老鼠光顾,偶而只看到小老鼠。即使是小老鼠,也是呆头呆脑,看上去还不会分辨方向。  

  今年5月,记者在晋中8个村庄走访,进一步印证了刘旻所说的动物异常情况,并发现了当地另外的怪事:母猪产子少了,不育、假育、流产的情况比较多。村民张健红养了快10年猪,他说,以前他家养的20多头母猪,一窝猪最多能生16只,从来没有低过10只的。也就是在四年前,他发现母猪生的小猪越来越少。还有些生下来的小猪,看起来很健康,但生下来没过多久也死了。  

  地处吉林省榆树市西北部的弓棚镇,是全国闻名的生猪集散地。不够,当记者7月底到该镇调查时,发现这里很多村子的养猪业已经变得萧条。除了老鼠和和猪以外,记者还在晋中发现了羊和狗出现异常的情况。杨村的一位养羊专业户介绍,以前母羊一胎能生两到三只,但是,现在只有一只,最多时两只。一名狗贩子也与记者聊起,现在狗经常出现肝腹水或者肾腹水的情况,剖开肚子总会有很多水。他说,他现在一般不收购那些肚子大的狗,因为这些狗会亏本。  

  玉米惹的祸?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出现异常的动物,几乎都吃过同一种玉米——先玉335。在记者调查的所有养猪户中,他们均表示,自从家里种了先玉335玉米,这些玉米就成了猪饲料。而猪出现异常,也都是在以这些玉米为饲料之后。晋中的羊虽然不是直接吃的先玉335,但是主要饲料是当地用玉米做完醋后的玉米渣,就是当地俗称的“醋糟”。刘旻告诉记者,正是在种植了这种玉米后,他发现老鼠逐渐减少了。  

  记者在弓棚镇新农村9村采访时,发现了一家母猪没有出现异常的养殖户。她从去年开始养母猪,目前保持十几头的规模,她称家里的母猪一般都有12头的产子率。这位养殖户介绍,她喂的是自家种的玉米,主要是国产的“信誉1”,她没有种过先玉335。  

  有专家告诉记者,先玉335在2004年正式推产,2006年开始普及。5—6年的时间,老鼠可以传递20代以上,猪可以传三代,而这个时长仅为人的生命周期的十分之一,因此,老鼠表现突出,人却不会出现严重的反应。  

  转基因疑云  

  “农民的观察也往往高于科学家的发现,许多线索农民更能够提供,而学者经常在实验室里。实验室里的一些数据相对于现实问题是显得苍白。”对于刘旻的怀疑,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认为,暂时虽不能完全肯定先玉335是转基因玉米,但是从种种迹象看,这个玉米可能是“有些手脚的”。  

  根据中国农业部门的公告,先玉335是美国先锋公司选育的杂交玉米,其母本为PH6WC,父本为PH4CV,均为先锋公司自育。先锋公司在接受采访时称,先玉335“不含有转基因成分,为非转基因玉米新品种”。查证的过程异常艰难。记者就此向多位专家求教,大都称不了解或者难以证实。  

  后来在一位海外读者的协助下,记者终于在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官方网站上查到了关于PH4CV的信息。  

  PH4CV的类别编号包括“800/302”;在美国专利法的规定中,“302”即指“基因修饰”。长长的专利资料文件显示,PH4CV的开发包括了使用BT和HT转基因技术——这是用于商业化大宗农作物仅有的两类转基因技术。  

  对转基因问题非常关心的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教授顾秀林认为,转过一次基因以后的作物不论经过多少代自交,然后再做多少次杂交,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杂交品种,而是转基因品种。  

  “如果是这样的话,山西、吉林等地的各种动物异常反应就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因为世界各地独立试验均揭示转基因食品喂养动物会出现肾脏和肝脏损害、生殖系统出问题、免疫不正常,而这种大面积、多地区类似的异常反应也绝非仅仅是环境因素改变而形成,这意味着转基因玉米正在我国进行着实实在在的非模拟检验。”一位业内人士说。
点击: 359 | 评论: 4 | 分类: 缺省 | 论坛: 温哥华不眠夜 | 论坛帖子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1. STARSKY 说道: Untitled

    2010-09-19 17:46:57

    有道理,

    吓人
  2. hanqo 说道: Untitled

    2010-09-19 17:58:46

    没有了战争,人类早晚给自己弄得断子绝孙.都不用等到地球毁灭.
  3. 过路的 说道: Untitled

    2010-09-19 18:46:27

    《国际先驱导报》日前报道,山西、吉林两省动物出现异常现象:堆积如山的玉米不见老鼠光顾,母猪产崽减少……异常的背后指向了同一个事实:它们几乎都吃了同一种玉米--先玉335。先玉335也因此被质疑是转基因种子。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先玉335的主要生产企业,是上市公司登海种业 (002041,SZ)、敦煌种业(600354,SH)分别与美国杜邦先锋合资的子公司,两家上市公司超过50%的收入和利润来自该产品。

      那么,本次先玉335"出事",两家上市公司如何回应?对它们有什么影响?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到两家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

      动物异常直指先玉335

      近日《国际先驱导报》报道,作者花了4个月时间,对山西、吉林动物异常现象作了调查。

      山西农户刘旻种了十来亩玉米,以往老鼠猖獗,需买鼠药应对,但3年前开始,即使不投放鼠药,也少有老鼠"光顾"。当地的玉米商贩也发现同一个情况,偶尔看见小老鼠,也是呆头呆脑的。

      在晋中8个村庄走访中,作者发现另一怪事:母猪产崽少了,不养、假育、流产等情况比较多,且部分生下来的小猪看起很健康,没多久就夭折了。此外,羊和狗也出现相似情况。

      在对吉林的调查中,也发现这些动物的异常现象。

      这些动物异常现象的背后,均指向了同一个事实,即它们几乎都吃过同一种玉米--先玉335。因此,文章对先玉335是否为转基因种子提出质疑。甚至有人担心先玉335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国外独立实验均表明,转基因食品喂养动物会出现肾脏和肝脏损害、生殖系统出问题、免疫不正常等。上述报道的作者在美国专利商标局官方网站也查到,先玉335父本PH4CV与转基因技术有种种联系。

      波及两家A股上市公司

      据悉,先玉335是登海种业、敦煌种业分别与杜邦先锋成立的合资子公司的产品,2004年正式推广,2006年后开始大范围普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先玉335是这两家上市公司的拳头产品,作出了很大的业绩贡献。

      1997年杜邦先锋在中国设立代表处,之后在铁岭和郑州分别设立研究中心,2002年与登海种业合资成立登海先锋,登海种业占51%股权;2006年又与敦煌种业合资成立敦煌先锋,敦煌种业也占51%股权。两家合资子公司均从事先玉335的制种和销售,只是各自推广的区域不同。

      到2006年,先玉335已在全国种植面积约26万亩,2007年增至232万亩,2008年达到816万亩,2009年更突破千万亩,种植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5%~7%。

      凭借先玉335的快速推广,敦煌种业、登海种业的业绩也快速增长。2009年,敦煌先锋良种公司实现净利润2.18亿元,敦煌种业权益净利润达到1.1亿元,同比增长132%。当年敦煌先锋净利润仅3002.45万元,盈利增长几乎完全依靠先玉335。

      同年,登海种业玉米销售收入5.44亿元,同比增长39.31%,其中先玉335实现收入3.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9362万元,同比增长3498.09%。

      可见,先玉335对上述两家公司的利润贡献均超过50%。

      公司回应:未闻"风声"

      针对先玉335的相关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分别联系上敦煌种业(以下简称敦煌)、登海种业(以下简称登海)的相关负责人。

      NBD:公司是否知晓《国际先驱导报》对先玉335导致动物异常现象的报道?

      敦煌:还没看到这个报道,也没听说上述省份的动物吃了先玉335后出现异常事件。

      登海:这个报道尚未看见,但听起来很恐怖。

      NBD:公司是否与先锋公司就此事沟通过?

      敦煌:不清楚这个情况,目前没有接到先锋公司的消息,也没有接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通知。

      登海:这个现象值得关注,但由于上述问题没有发生在公司先玉335的推广区域,所以不便与先锋公司沟通。此外,公司也未接到农业部等上级主管部门的报告。

      NBD:公司的先玉335主要在哪些地区推广?

      敦煌:主要是东北三省、内蒙古、宁夏等北方春播玉米带。

      登海: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等黄淮海地区夏播玉米,上述出现异常现象的地区不在公司的推广范围内。

      NBD:对上述动物异常现象如何看待?

      敦煌:报道怀疑先玉335是转基因种子,并造成动物异常现象。但是先玉335是国审品种,理论上应该不会是转基因的。由于没有接到先锋公司的回应,公司也不好评价。

      登海:这个听起来很恐怖,但公司种植区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先玉335并非转基因,如果真如报道所说的是转基因,那么首先要质疑的是当初的审定部门。目前国家对种子的审定非常完善,不可能出现出错情况。

      资料链接

      我国种子审查制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某券商分析师处获悉,目前国内种子审查制度比较严格,一个品种从送审到通过国审,最快需要5年时间,分别要经过预审、省审和国审3个环节。先玉335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国,在国内不同区域都建有试验中心,不同区域试种然后才通过审定。其中审定又要经过两年的区域试验,两年的生产试验,各项指标通过审核后,主管部门进行公示,公示没有问题才在相应区域销售。

      另据悉,登海种业的玉米品种"登海605"已通过农业部审核通过。同日通过审核的还有大北农(002041,SZ)旗下公司的新品种"农华101"。大北农9月17日临时停牌,将于今日(9月20日)复牌。(每日经济新闻 张昊 彭海斌)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4. tealover 说道: Untitled

    2010-09-19 20:35:01

    方舟子:为什么说吃转基因食品是更加安全的

    --------------------------------------------------------------------------------

    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6日 15:54 新浪科技

      方舟子

      最近中国有关部门启动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在国内媒体上又掀起了质疑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风波。自从国际反科学组织“绿色和平”在两年前指责“雀巢食品含不明基因成分”,把转基因恐慌引入中国(参见方舟子《“转基因食品”恐慌传到中国》,载《环球》半月刊2003年第一期),媒体以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名义大肆炒作,一般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


    恐惧与日俱增。我曾经在北京的一家超市旁听到两位顾客有这样的对话:

      “这两种油哪一种更好?”

      “这一种有转基因成份,听说吃了转基因,不知道会得什么病。”

      有这种顾虑的消费者绝非少数。2003年7月《北京青年报》做过一个调查:“如果您想买一桶大豆油,但您购物的超市或商店只有转基因豆油,您会怎么办呢?”结果有55.6%的被访者表示“不会购买,去其他地方再看看”;25.0%的被访者明确表示“会购买转基因豆油”;19.4%的被访者“有可能会犹豫,但最后还是会买”。如果购物地点同时提供转基因豆油和普通豆油呢?有68.3%的人会直接选购普通豆油;20.8%的人则表示“无所谓,哪种都行”;10.9%的人仍然会选择购买转基因豆油,其中一部分被访者提到的理由是转基因豆油价格比较便宜。

      许多人把推广、销售转基因食品与学术腐败、商业骗局联系起来,在听说我不仅不反对转基因食品,还驳斥反对转基因的种种谬论时,都感到很惊讶,觉得我像换了一个人。有的人甚至怀疑我是否受搞转基因研发的美国公司的支使。

      我之所以支持转基因技术,觉得目前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恐慌令人哭笑不得,无非是因为我的专业背景让我要比一般人更了解转基因技术。我所接触到的害怕、反对转基因人,甚至包括一些自以为在媒体上为公众仗义直言的新闻工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知道什么是“转基因”。许多人望文生义,以为“转基因”是要转变人体的基因,担心吃了转基因食品会把自己的基因转掉了。其实转基因指的是用遗传工程的技术,把某个特定的外源基因转入到生物体中,让这个基因在生物体中表达出来,这样生物体物就有了我们想要的新性状。把外源基因转入植物中,就得到转基因植物,转入动物中,就得到转基因动物。用转基因植物或动物制作出来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有的人可能还有疑问:好了,我知道转基因食品不是为了转我的基因,但是我吃了这种食品后,它被转入的那段外源基因会不会跑进我的体内,无意中把我的基因也给转了?我们可以保证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生物的所有基因的化学成份都是一样的,都是由核酸组成的。不管转的是什么基因,是从什么生物身上来的,它的化学成份也和别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都是由核酸组成的。吃到肚子里去,这个基因同样要被消化、降解成小分子,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所以可以放心,这个外源基因是不会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利用的。

      有些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人对这种说法很不以为然,他们说,你可别说得那么绝对,不能完全排除食物中的基因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可能性。如果这种可能性存在的话,我们不应该仅仅担心人体会吸收、利用了被用来做转基因的那个基因,也应该担心人体会吸收、利用了食物中成千上万个其他的基因。因为所有基因的化学成份完全一样,如果人体有可能吸收、利用某个外源基因,也就可能吸收、利用其他外源基因。那样的话,我们吃任何食物,都有可能被转了基因!既然我们在吃其他食品时从来就不担心里面的基因会

      跑到我们体内,为什么偏偏要担心转基因食品呢?

      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人还质疑转基因的产物是否对人体有毒,这主要是针对那些抗虫害转基因作物,它们被转入了源自苏云金芽孢杆菌(拉丁学名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的一个基因。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它的芽孢中会分泌一种称为“内毒素”的蛋白质晶体。这种内毒素是无毒的。昆虫吃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芽孢后,内毒素晶体在昆虫的肠道中溶解,并经过昆虫肠道中的蛋白酶加工,被激活变成了有毒性的蛋白毒素,与肠道细胞

      表面上的受体结合,造成昆虫肠道穿孔。昆虫因此不再进食,1-3天后饿死。很早以前,这种生物毒素就被做为生物农药使用,向作物喷洒,但是这种生物农药要比化学农药贵很多。把编码内毒素的基因克隆出来,并转入作物细胞中,这样培养出来的转基因作物也能分泌内毒素,害虫吃了转基因作物的叶子后,也吃进了内毒素,将会被毒死。因此,栽培抗虫害转基因作物,可以不用或者少用农药。目前栽培得最多的是抗虫害转基因玉米。

      有人可能会担心,我们和牲畜吃了这种含有内毒素的转基因作物,是不是也会中毒呢?内毒素只有在昆虫肠道碱性环境下才能加工成有毒的蛋白,而人和牲畜的胃环境是酸性的,并且它们肠道细胞表面不含有毒素蛋白的受体,因此不会中毒。被人和牲畜吃下去的内毒素,会像其他蛋白质一样被消化、分解掉。用老鼠做的实验也表明内毒素不会影响哺乳动物的身体健康。

      转基因作物往往是过量地制造某种外源的蛋白质,即使无毒的话,是否能导致食用者过敏?研究人员在研究转基因作物时,已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如果一种蛋白质不会导致过敏,那么制造它的转基因作物也不会导致过敏。那些会使某些人过敏的蛋白质如果被导入作物中,则有导致过敏的可能性。过敏症的患者90%以上是对牛奶、干果、蛋类、海产品、小麦、豆类过敏,因此来自这些过敏原的基因将不被采用。对转基因作物制造的新蛋白质,其化学成分和结构与已知的500多种过敏原做比较,如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会被放弃。大部分的过敏原都难以消化,因此转基因产生的新的蛋白质要检测是否能够被消化,如果不能,该转基因食物也不能供食用。在经过了严格的检测和管理之后,含有过敏原的转基因食物能够上市的可能性很小。

      事实上,转基因食品不仅是安全的,而且往往要比同类非转基因食品更安全。种植抗虫害转基因作物能不用或少用农药,因而减少或消除农药对食品的污染,而大家都知,农药残余过高一直是现在食品安全的大问题。抗病害转基因作物能抵抗病菌的感染,从而减少了食物中病菌毒素的含量。应用转基因技术,还可以改变某些食物的致敏成分,使得对这些食物过敏的人也可以放心地食用。例如,5岁以下幼儿和某些成年人会对大豆过敏,这是由大豆中三种蛋白质引起,用转基因技术使编码这些蛋白质的基因失去功能,就能培育出不会导致过敏的大豆。此外,用转基因技术改变种子油的成分,降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或降低重金属在果实、种子中的沉积,都是很有益身体健康的。

      一般人不知道,我们天天吃的大米实际上不是“健康食品”。大米中含有一种叫做肌醇六磷酸的小分子,它能与铁紧紧地结合,使得小肠难以吸收食物中的铁。因此那些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容易患上铁缺乏症而导致贫血。

      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研究转基因水稻“金大米”时,除了用转基因技术提高金大米中维生素A前体的含量以减少在亚洲人当中普遍存在的维生素A缺乏症,还为了解决铁吸收的问题,往金大米中再转入三种基因:一种是来自真菌的酶基因,这种酶能够把肌醇六磷酸降解掉;一种是来自菜豆的铁蛋白基因,铁蛋白能够储存铁;还有一种是来自印度香米的基因,它生产的蛋白质有助于人的肠道吸收铁。因此,吃这种转基因大米,要比吃普通大米更有益身体健康。

      一般人也不知道,转基因技术实际上要比传统的育种技术(例如杂交、用辐射或药物诱变)更安全。传统的育种技术无法控制某个基因在哪里和如何表达,同时改变了许多基因(对此我们往往一无所知),难以检测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并且可能培育出有害健康的性状(对此我们可能一时无法觉察)。

      而转基因技术可以准确地控制基因的表达,只动了一个或少数几个我们已知其功能的基因,容易检测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并且如上所述,它可以使食物更安全。

    tech.sina.com.cn/d/200...6745.s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