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2021-06-21 08:17:03
18
雙林奇案錄第一部之神秘車隊
作者: 八峰
神秘車隊
第一節
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七日,仲夏的酷熱肆虐著遼寧省營口市—一座毗鄰渤海灣的美麗城市,直到太陽落山、天色暗淡下來,徐徐的海風才吹來了絲絲涼爽。
周源和同班的戰士張武,兩個人肩背手提、滿頭大汗地擠出了營口火車站的檢票口,隨著站台上洶湧的人流擁上了一列綠皮客車。他們倆來到營口出差、在部隊駐營口的訓練基地已經兩天,剛剛完成了對駐地部隊年度軍械檢查的任務,准備搭乘當天夜裡的火車返回通化。晚上八點半鍾,隨著一聲淒厲的鳴笛,列車緩緩駛出了營口。硬座車廂裡十分擁擠、乘客很多,車廂連接處與中間的過道上都站滿了人。
“咱倆真的算幸運了,還能坐著,真得感謝金副營長找人給買了這兩張坐票!”周源對同伴張武感歎到。
火車在沉沉的夜幕中朝東北方向疾駛,穿過遼東平原,進入了吉林省的長白山區。車上的乘客們都隨著車輪隆隆轉動的響聲與節奏而昏昏欲睡。凌晨三點四十分,已經晚點運行半個多小時的列車終於到達了吉林省西部重鎮梅河口,緩緩地在站台上停穩。突然間、大地抖動了一下,站台上的一排照明燈杆也左右晃動起來,車廂裡的人們都感覺到了明顯的震動。
“地震了!”不知是誰喊叫了一聲,車廂裡立刻混亂起來,驚慌站起的人們爭先恐後地擠向兩端的車門、跳下車廂,幾個年輕人甚至從列車的窗口翻了出來,摔倒在站台上。然而那可怕的震動僅僅持續了幾秒鍾,很快一切又恢復了平靜。
列車長、乘務員和幾個站台的工作人員拼命地吹著哨子,大聲呼喊著要乘客們回到車上。幾分鍾後,隨著一聲尖厲的汽笛長鳴,火車在沉重的喘息聲中再次啟動、掉頭向南行駛。回到座位上坐下的周源和張武驚魂未定、忐忑不安地看著車窗外向遠處的黑暗中逐漸退去的山影,好像是一只蟄伏隱藏的巨大怪獸。
七月二十八日早上八點半,列車吐著滾滾白煙緩緩駛入了通化車站。在返回基地後勤部駐地的通勤軍車上,周源和張武才聽說了昨夜的巨大噩耗:原來凌晨三點四十二分在河北省唐山市發生了裡氏八級的大地震,兩人夜裡在梅河口火車站感受到的震動,竟然就是近千裡之外唐山大地震的余波所致!
回到連隊營房,周源先到連部向值班領導、指導員王靖邦做了簡短匯報,然後徑直回到宿舍。他放下出差攜帶的裝備和行李後便和衣躺在床上,准備好好休息一下。
周源的好友、連部文書周新華突然推門而入,他沖著躺在床上的周源擠了擠眼:“知道你回來了,趕來給你報個信兒:兩個消息,一好一壞,想先聽哪一個?”
“得了,別賣關子了,快緊說吧!我一夜沒睡,這會兒正累得不行了呢!”周源有些不耐煩地坐了起來。
“好吧好吧,那就先跟你說好消息吧—你的探親報告軍務處批下來了,你今晚就可以走,往返共十天,不錯吧?不過呢,壞消息就是由於唐山發生了大地震,京沈南線【1】中斷,所有從沈陽去往北京和關內的火車都只能走京沈北線、也就是從遼西北經過承德繞道北京。這是我早上去機關時聽司令部的人說的。”
“真的?”周源一下子睡意全無,眼睛裡流露出沮喪的光芒:“這可咋整!”
“而且我聽說,”周新華補充道:“由於北線現在是關內通往沈陽的唯一鐵路通道,而且要全力以赴、優先保證抗震救災物資和救災部隊的人員輸送,所以一般的客運列車減少了很多車次,或者幹脆就停運了!進關的火車票可難弄了。”
周新華離開後,周源也睡不著了。他穿好衣服,用毛巾擦了把臉,匆匆來到司令部機關,找到了他的好友任連新。他知道任連新有個在沈陽火車站工作的姨夫,便央求他設法幫助買票。
任連新立刻給他姨夫打了長途電話,幾分鍾後他放下了話筒。
“怎麼樣?”周源急切地問道。
“我姨夫說,京沈南線中斷以後,北線進關的車票非常非常緊張,現在肯定是沒法兒幫你買到車票的,你只能先到沈陽,然後他再想辦法、看能不能把你送上車去,不過也不敢百分之百的保證。”任連新同情而又無奈地看著周源說道。
“行,管他怎樣,只要能夠上車就行!”周源高興地說道。
辭別了任連新,周源匆匆回到連裡,他先拿著批准的探親報告到連部向連長和指導員告了假,然後回到班裡向副班長做了工作交代,迅速地整理好自己簡單的行李——一個軍用挎包、裡面有他正在讀的普列漢諾夫【2】的《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問題》和一本書皮已經磨破、紙頁發黃的豎版小說《七俠五義》,還有一個帆布手提包,裡面裝著一套換洗的軍裝和幾件內衣。
吃過晚飯,周源搭乘汽車連最後一班進城的軍車趕到了通化火車站,在售票窗口排隊買了一張去沈陽的站票,然後拎著提包走進了燈光昏暗、旅客擁擠、而且煙霧氣味刺鼻的車站候車室。他穿過熙攘的人群來到檢票口准備檢票進站。
“等一下!”隨著一聲喝叫、身後突然有人抓住了周源拿著車票的手腕,他回頭一看,原來是兩個神情嚴肅的軍人站在身後,前面抓住他手腕的是基地政治部保衛處一科科長孫忠陽,而站在孫科長身旁的是他的助手、見習幹事文定國。
作者: 八峰
神秘車隊
第一節
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七日,仲夏的酷熱肆虐著遼寧省營口市—一座毗鄰渤海灣的美麗城市,直到太陽落山、天色暗淡下來,徐徐的海風才吹來了絲絲涼爽。
周源和同班的戰士張武,兩個人肩背手提、滿頭大汗地擠出了營口火車站的檢票口,隨著站台上洶湧的人流擁上了一列綠皮客車。他們倆來到營口出差、在部隊駐營口的訓練基地已經兩天,剛剛完成了對駐地部隊年度軍械檢查的任務,准備搭乘當天夜裡的火車返回通化。晚上八點半鍾,隨著一聲淒厲的鳴笛,列車緩緩駛出了營口。硬座車廂裡十分擁擠、乘客很多,車廂連接處與中間的過道上都站滿了人。
“咱倆真的算幸運了,還能坐著,真得感謝金副營長找人給買了這兩張坐票!”周源對同伴張武感歎到。
火車在沉沉的夜幕中朝東北方向疾駛,穿過遼東平原,進入了吉林省的長白山區。車上的乘客們都隨著車輪隆隆轉動的響聲與節奏而昏昏欲睡。凌晨三點四十分,已經晚點運行半個多小時的列車終於到達了吉林省西部重鎮梅河口,緩緩地在站台上停穩。突然間、大地抖動了一下,站台上的一排照明燈杆也左右晃動起來,車廂裡的人們都感覺到了明顯的震動。
“地震了!”不知是誰喊叫了一聲,車廂裡立刻混亂起來,驚慌站起的人們爭先恐後地擠向兩端的車門、跳下車廂,幾個年輕人甚至從列車的窗口翻了出來,摔倒在站台上。然而那可怕的震動僅僅持續了幾秒鍾,很快一切又恢復了平靜。
列車長、乘務員和幾個站台的工作人員拼命地吹著哨子,大聲呼喊著要乘客們回到車上。幾分鍾後,隨著一聲尖厲的汽笛長鳴,火車在沉重的喘息聲中再次啟動、掉頭向南行駛。回到座位上坐下的周源和張武驚魂未定、忐忑不安地看著車窗外向遠處的黑暗中逐漸退去的山影,好像是一只蟄伏隱藏的巨大怪獸。
七月二十八日早上八點半,列車吐著滾滾白煙緩緩駛入了通化車站。在返回基地後勤部駐地的通勤軍車上,周源和張武才聽說了昨夜的巨大噩耗:原來凌晨三點四十二分在河北省唐山市發生了裡氏八級的大地震,兩人夜裡在梅河口火車站感受到的震動,竟然就是近千裡之外唐山大地震的余波所致!
回到連隊營房,周源先到連部向值班領導、指導員王靖邦做了簡短匯報,然後徑直回到宿舍。他放下出差攜帶的裝備和行李後便和衣躺在床上,准備好好休息一下。
周源的好友、連部文書周新華突然推門而入,他沖著躺在床上的周源擠了擠眼:“知道你回來了,趕來給你報個信兒:兩個消息,一好一壞,想先聽哪一個?”
“得了,別賣關子了,快緊說吧!我一夜沒睡,這會兒正累得不行了呢!”周源有些不耐煩地坐了起來。
“好吧好吧,那就先跟你說好消息吧—你的探親報告軍務處批下來了,你今晚就可以走,往返共十天,不錯吧?不過呢,壞消息就是由於唐山發生了大地震,京沈南線【1】中斷,所有從沈陽去往北京和關內的火車都只能走京沈北線、也就是從遼西北經過承德繞道北京。這是我早上去機關時聽司令部的人說的。”
“真的?”周源一下子睡意全無,眼睛裡流露出沮喪的光芒:“這可咋整!”
“而且我聽說,”周新華補充道:“由於北線現在是關內通往沈陽的唯一鐵路通道,而且要全力以赴、優先保證抗震救災物資和救災部隊的人員輸送,所以一般的客運列車減少了很多車次,或者幹脆就停運了!進關的火車票可難弄了。”
周新華離開後,周源也睡不著了。他穿好衣服,用毛巾擦了把臉,匆匆來到司令部機關,找到了他的好友任連新。他知道任連新有個在沈陽火車站工作的姨夫,便央求他設法幫助買票。
任連新立刻給他姨夫打了長途電話,幾分鍾後他放下了話筒。
“怎麼樣?”周源急切地問道。
“我姨夫說,京沈南線中斷以後,北線進關的車票非常非常緊張,現在肯定是沒法兒幫你買到車票的,你只能先到沈陽,然後他再想辦法、看能不能把你送上車去,不過也不敢百分之百的保證。”任連新同情而又無奈地看著周源說道。
“行,管他怎樣,只要能夠上車就行!”周源高興地說道。
辭別了任連新,周源匆匆回到連裡,他先拿著批准的探親報告到連部向連長和指導員告了假,然後回到班裡向副班長做了工作交代,迅速地整理好自己簡單的行李——一個軍用挎包、裡面有他正在讀的普列漢諾夫【2】的《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問題》和一本書皮已經磨破、紙頁發黃的豎版小說《七俠五義》,還有一個帆布手提包,裡面裝著一套換洗的軍裝和幾件內衣。
吃過晚飯,周源搭乘汽車連最後一班進城的軍車趕到了通化火車站,在售票窗口排隊買了一張去沈陽的站票,然後拎著提包走進了燈光昏暗、旅客擁擠、而且煙霧氣味刺鼻的車站候車室。他穿過熙攘的人群來到檢票口准備檢票進站。
“等一下!”隨著一聲喝叫、身後突然有人抓住了周源拿著車票的手腕,他回頭一看,原來是兩個神情嚴肅的軍人站在身後,前面抓住他手腕的是基地政治部保衛處一科科長孫忠陽,而站在孫科長身旁的是他的助手、見習幹事文定國。
點擊: 0 | 評論: 18 | 分類: 雙林奇案錄第一部 | 論壇: 原創原地 | 論壇帖子
作者: 八峰
第十一節
兩人循著來路返回了神慶廟的臨時指揮部,時間已接近下午四點。兩人喝了些水,在後殿禪房裡坐下來整理去東村的調查發現,梳理案情。周源匆匆起草了一份電報,來到前殿找到正在值班的陳亮,讓他簽署了電報稿後,又來到設在後殿前面天井裡的通訊帳篷裡,讓值班的報務員立刻發給沈陽軍區政治部保衛處張立偉,請他協助收集前東北軍有關人員的檔案材料。
這時,孫忠陽正好從泥石流掩埋區挖掘現場回來,他撣了一下身上的泥土、告訴周源和定國,搜索一隊已經挖開了掩埋區東南邊緣部分,發現了被掩埋在土石與樹木下面的212吉普車,已經挖出並鑒定了車上的兩具屍體,分別是押運分隊隊長馬耀龍和司機梁十慶;99分隊也使用特殊的金屬探測儀在距離吉普車被埋地點約二十米的掩埋區中部檢測到目標信號,估計下面是被埋的押運分隊卡車與相關人員;六十三軍派來的工兵排和大型機械也已部署到位,開始挖掘;搜索一隊和三隊也分為三班,輪換上陣、配合六十三軍的工兵連夜進行挖掘。
“太好了,估計明天就能完成挖掘工作了!”定國和周源高興地說道。
“嗯,如果順利的話;唉,可惜啊,”孫忠陽語氣沉重起來:“挖出來的都是烈士遺體,不可能有人存活下來了。” 幾個人頓時又沉默起來。
“說說你們今天的調查發現吧,瞧你們倆輕松的樣子,今天收獲不小吧?”孫忠陽改變了話題。
周源便把白天去東村的訪查情況向孫忠陽簡短介紹了一下,他強調說:“重要的是,我們初步鎖定了有重大嫌疑的張二合:第一,他腰間系了一條帶掛環的六五式武裝帶—這種武裝帶在民兵中配帶極為少見,而被害士兵唐志坤身上所佩帶的正是這種武裝帶,在他的遺體上卻沒有發現,應該是連同其皮包和手槍一起被人盜走了;第二,我們檢查了張二合套著騾馬的雙輪板車;車輪、輪距和輪胎轍印都完全符合在神慶廟後面樹林裡地上發現的痕跡;第三,案發當日、也就是七月二十八日凌晨五點鄰居劉秀芝親眼見到他偷偷從外面推車回來。聯想到靈璧法師對此人平日行為的描述,這個張二合很可能就是幾名案犯中的一員。”
“那另外的同伙案犯有眉目了嗎?”孫忠陽問道。
“從板車輪胎轍印和腳印的方向看,應該是有三人、他們作案後是同時從廟後向東村方向逃走的,可能跟張二合同樣住在東村,當然也有可能在更遠的村子,比如東村北面的下峪村。另外,張二合在此案中可能只是一個幫手,真正的主謀應該是村裡或當地比他更為年長、更有影響力的人物。”周源回答道。
“嗯,那你們下一步打算怎樣呢?”
“時間緊迫,而且解放軍突然封鎖這一帶地區的行動肯定也打亂了這幫人原本的計劃,為了防止他們轉移相關證據,我建議明日一早立刻秘密拘捕張二合,搜查其住處,然後派遣部隊進駐東村,展開重點搜捕。”
“好,”孫忠陽點點頭:“我晚上向王處長匯報一下,看看他的意見如何。另外,實施抓捕這件事也要跟地方公安和派出所協調好。”
吃過簡單的晚飯,周源和定國來到被嚴密封鎖和警戒起來的山體滑坡和泥石流掩埋區,見一輛工程發電車正在轟鳴運轉,幾十盞野外工作燈把山谷間照得通明,幾十名官兵揮舞著鐵掀和兩台大型機械一起正沿著檢測標定的地界挖掘,一輛救護車和幾輛卡車停在不遠處剛剛修築起的臨時公路上。
兩人回到廟裡,通訊員送來一份縣公安局轉來的密件,周源打開一看,其中一份是唐志坤的屍檢報告,其中的結果都與周源在現場勘驗時的結論一致,但報告提到從死者胃液中檢驗出濃度很高的酒精成分。
另外一份有關證物的檢驗報告提到,在對從神慶廟後殿禪房裡發現的酒瓶碎片的檢驗中,從其中一塊玻璃碎片上提取到了一枚沾有血跡的食指指紋,經過對比、這枚帶血的指紋與受害人唐志坤右手食指指紋完全一致;從另外一塊碎片上也成功地提取到了一枚拇指指紋,但這枚拇指指紋與唐志坤左右手拇指的指紋則完全不符,應該是另外一個人留下的指紋;報告還對在神慶廟後殿左側佛龕下發現的鞋印進行了分析鑒定,認定是三種特征完全不同的鞋子留下的痕跡,據此推測現場當時有三個人。
周源看完報告,又拿出前日在神慶廟裡拍到的鞋印照片仔細端詳起來,一旁的定國竟靠在一個彈藥箱子上發出了陣陣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