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8
   
 
Windows 8


win8
試圖輸入網站所禁止的內容



文 章 分 類
缺省  

標 題 搜 索
 

最 新 日 志
此功能已被空間主人關閉

最 新 訪 客
還沒有任何會員到訪.

快 速 導 航
首頁
論壇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黃頁/二手
北美個人空間
免費注冊
登錄

友 情 鏈 接
此功能已被空間主人關閉

統 計 信 息
點擊: 569927
帖子數量: 1190
開辟個人空間: 2010-06-30
最後更新: 2012-09-18


 
 
 
 
 
 
 

2.5萬加元 80後華裔夫婦毅然辭去工作,環游世界37國

 
文章內容
[ 2011-05-15 13:38:08 | By: win8 ]
 
牛!前不久在天涯看到的一家人,驅車萬裡穿越加拿大,也牛!

=============
 一對80後夫婦,為了在30歲前完成環游世界的夢想,毅然辭去工作,去年背起背囊,以墨西哥作為第一站,走遍中南美洲、東歐、中東、中亞近40個國家,以2.5萬加元積蓄玩足10個月。為了節省開支,他們放棄搭飛機,寧願坐兩日巴士;不住酒店,投靠素未謀面的當地人,過程既辛苦亦有樂趣。

  同樣30歲的Glenn與妻子梁霏,原於跨國銀行的加拿大分部工作,生活安定。2008年,Glenn無意中看到一本名為《不去會死》的書,內容講述一個日本上班族放棄大企業工作,95年起,花了七年半時間踩單車環游世界,這本書燃點二人辭工旅行的夢想。

  他們去年2月出發,玩了308日,年底才回到香港。除了機票和主要交通支出外,兩人每日開支維持在50美元以內。旅行開支離不開交通、住宿、膳食三環,除了加拿大到墨西哥、巴拿馬到哥倫比亞、巴西到拉脫維亞三程坐飛機,Glenn與梁霏全選擇陸路交通,漫長的車程、步程,為他們帶來很多難忘的回憶。

  由厄瓜多爾前往秘魯的路上,總車程要52小時,其中一段20多小時的車程,二人不幸遇上空調故障的巴士。Glenn說﹕「整個車廂就像溫室一樣!」車上所有男乘客脫光上衣。巴士一到中途休息站,所有乘客即湧下車,衝入商店買袋裝冰,抱一包包冰降溫。

  住宿多由梁霏預先在網上格價物色,有的是價廉物美的酒店,也有的是旅舍位。在伊朗,他們則體驗了couchsurfing(沙發客),即由當地人提供免費住宿。Glenn與梁霏感受到伊朗人的熱情,二人在其中一家只留了半天,屋主竟因他們逗留太短顯得鬱鬱不歡,要Glenn與梁霏寫紙條承諾日後探望,屋主最後更為他們舉辦盛大歡送派對。

  「又有一個屋主正出差,叫我們在地毯底找鎖匙開門,還說住多久都無問題。」梁霏表示,各屋主都對素未謀面的人如此信任,令他們非常享受couchsurfing的過程。結果他們在伊朗的25日期間,只住了三晚酒店。

  飲食方面主要是自己煮食,他們從家中拿來豉油、鹽等調味料,以中式烹調方式處理各地食材,梁霏笑言﹕「若非沒有雪櫃,恐怕連蠔油都要帶!」

  回港結算,他們發現旅程中每人平均每月用了約1200美元(約9327港元),不算豪花。梁霏說﹕「在香港租樓、交通,每月都要1萬港元。」同樣是1萬港元,這次體驗相當值得。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hippo
無題
election 寫道:
myjames 寫道:
一個人背著包去周游世界,icq上找到當地網友,自帶睡袋睡陌生人家裡沙發。。。


驅車穿越加拿大、美國,這事俺早幹過了;騎自行車穿行中國,也幹了;背包客沒做過,也還沒周游過世界,不懂icq,這是啥玩意,請教 icon_question.gif

謝謝!




yc_85.gif yc_85.gif yc_85.gif yc_85.gif yc_85.gif

2011-05-15 14:32:21 | 引用
無題
myjames 寫道:
election 寫道:
myjames 寫道:
一個人背著包去周游世界,icq上找到當地網友,自帶睡袋睡陌生人家裡沙發。。。


驅車穿越加拿大、美國,這事俺早幹過了;騎自行車穿行中國,也幹了;背包客沒做過,也還沒周游過世界,不懂icq,這是啥玩意,請教 icon_question.gif

謝謝!


ICQ是90年代中期流行的網上聊天工具,是Oh! I Seek You!的諧音,QQ最早的名稱是OICQ,模仿icq的。icq在中國第一批上網的人群中很流行,現在已經沒落,前不久登錄一看,當年幾百個在線的綠色小花,沒有一個人在線了。

當年我出發之前幾個月,先在ICQ上搜尋網友,地址為目的地地址,語言為Chinese,年齡18-25。。。,先認識一些網友,告知要去當地旅行,了解一些當地的情況,聊的比較好的,都會主動提供住宿,邀請我去住宿。。




追尋夢想的日子

本文發表於《旅游》雜志2003年8月刊


從小就有一個夢想,想去大洋的另一邊看看,去看看那邊不一樣的世界,體味一下走在異國他鄉的街道上的感覺。讀大學的時候,實現這個夢想的願望越來越強烈,我想在畢業以後去著手實現這個夢想。但是跨上異國之行的道路,其實並不容易:高額費用,復雜的旅行安排,繁瑣的簽證手續,往往令人望而卻步。特別在幾年前,出國還不似現在容易,單是辦理一份護照,就歷經辛苦。更不用提拿到歐美國家的簽證了。

當時我25歲,剛剛畢業。我決定要在這個時候開始實現我的夢想,我給自己定下來的目標就是:用五年時間,去我所想去的那些國家旅行,包括歐洲,美國,日本,澳洲。

在我的朋友和家人眼中,畢業以後應該找一份正經的工作,然後開始發展自己的事業。但是當時我覺得,夢想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人的一生,未必有太多機會能夠伴隨自己的夢想生活,如果能可以有機會讓自己去為自己的夢想奮斗,就應該去試試看。

當中經歷了多少艱難挫折,已經無需再提了,最重要的是,實現夢想的動力一直推動著我努力,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當終於實現夢想,第一次成功踏上征程,在上海虹橋機場第一次跨出國門,踏上國際航班的時候,那時候感慨又何止萬千?


背著背包看世界


第一次出行是去歐洲,為了方便旅途中的奔波,我背著一個大背包便上路了。歐洲的旅程前後大約三個星期,先乘坐法國航空的班機,首站抵達英國曼城 (Manchester),然後經過利物浦(Liverpool)前往蘇格蘭,最後抵達英國倫敦,其間游歷了約克(York),Chester, Glasgow, 愛丁堡(Edinburgh)等城市。在英國境內以火車和巴士為交通工具。然後從英國倫敦乘坐歐洲之星子彈列車穿越英法隧道抵達法國巴黎。

結束巴黎之行以後,乘坐火車經停德國科隆前往漢諾威,然後南下到達德國南部城市慕尼黑,最後進入奧地利,游覽了薩爾茲堡(Saltzburgh)之後,從維也納乘坐法航班機回上海。

當第一次,當我的雙腳踏在地球的另外一側,當我經歷所日常生活所不能經歷的的困苦和快樂,當我在另外一個國度遇到新朋舊知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其實我不僅僅在旅行,實際上,我還在體驗另外一種生活,為人生添加一份額外的閱歷與見識。外面的世界在我的腦海中,不再是那麼神秘和不可觸及。這令我更加相信,在年輕的時候多走出去看看,會這為今後的一生留下美好的一段記憶。在接下來的兩年多時間內,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安排,我陸續去了美國,日本,澳洲,新加坡等國家。一圈走下來,發現自己深深地喜歡上了旅行,喜歡在旅途中體驗另外一種生活,觀賞美麗的景色,體味異鄉的風情,所有的一切,都讓我著迷。

在巴黎旅行的日本女孩

旅行所吸引我之處,不僅僅是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領略不同的景象,更重要的一點,在旅途中,常常可以結識新的朋友。因為在放松的旅途中,我們總歸不似生活在大都市中充滿戒心,人與人的距離,也許會走得更近。

Mina是我在巴黎認識的一位日本女孩,回想那時候的巧遇,至今歷歷在目。

那是四年前一個九月的下午,大朵的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游弋,秋日的陽光照在鋪滿落葉的小道上,給人一份暖暖的親切感。這是我獨身一人在歐洲旅行的第10天,剛剛結束了一天對凡爾賽宮的探訪,我走出宮殿,向火車站的方向走去,一邊走,一邊回味著法國過去幾百年的壯觀歷史在這個宮殿的縮影,路易,拿破侖,眾多風雲人物在我的腦海穿梭。

一路上,前往凡爾賽火車站的人並不多,我慢慢的逛著。這裡的鄉間道路,還是如幾百年前一樣的石子路,走在上面,仿佛走在歷史的走廊間。我拿著相機,想把周圍的美景都收到記憶裡面去。不經意中,從我的鏡頭裡,出現了一位長發的東方女孩,她在一個轉彎的路口停下來,正好進入了我的相機的視野。秀氣的鵝蛋臉,大大的眼睛,仿佛一位鄰家女孩。女孩無意中轉過頭來,往我這個方向看了一下,我趕緊放下相機,並為我無意的唐突致以歉意的笑容。女孩微微一笑,走過了馬路。

來到火車站,我買好了回巴黎的車票,到車廂裡面找到了一個空位,坐下來等候出發。這個時候,一個似曾熟悉的身影在我的面前晃過,一位女孩在我前側的位置坐了下來。秀氣的鵝蛋臉,大大的眼睛,正是剛才在路上遇到的那位女孩。她可能也認出了我,但是沒有說話。

火車啟動了,朝巴黎開去。女孩端坐在座位上,看著窗外的風景。我在想,這位女孩是不是也是中國人呢?窗外的風景不斷掠過,火車裡巴黎越來越近。離我的到站也越來越近…..我終於鼓足勇氣,問女孩"Are you Chinese?" 女孩一怔,但是隨即甜甜一笑,"Sorry, I am from Japan"。"So do you come here for travel?" " " Yes I do"

同樣的膚色,同樣是獨身的旅行者,同樣對歐洲文化的興趣,我和她聊了起來。原來她還在日本讀大學,趁假期的時候來法國旅行,剛才也是剛剛從凡爾賽宮出來,現在准備回巴黎的住處。

列車開得飛快,她的到站瞬間內已經到達,而我的目的站還在前方。她站起身,告訴我她要在這裡下車了。我目送著她走出車廂,心裡不禁感到一些遺憾。

看著她在站台上往外走的身影,看著列車即將關閉的車廂門,我突然有了一個沖動,站了起來,穿過正在關閉的車廂門,沖到了站台上,來到了她的面前。 "Can I invite u have supper together?"

事後,我也不知道當時我為什麼會這麼做,事實在女孩子面前,我一直比較靦腆。如果按照我的一般做法,我只會讓列車門關上,懷著遺憾前往我的目的地,那樣的話,我也就不會認識Mina了,也許這是只有巴黎才有的浪漫吧!

女孩有一點吃驚,但是馬上微微笑著,答應了我的邀請。那天我和女孩來到了唐人街的一家餐館。據說是這家餐館的面點很出名,周潤發在巴黎的時候都曾經慕名而來品嘗。我和女孩分別點了一份套餐,邊吃邊聊,她告訴我她叫Mina,很喜歡花,大學畢業以後最想做的工作就是當園藝師,撫育鮮花的成長。

有的時候,我真覺得生活就象一場電影,正在這個時候,飯桌旁邊走過一位賣花老人,手上拿著一束玫瑰。我問Mina,我可以送花給你嗎?Mina微笑著,我挑選了一枝白玫瑰,一枝還帶著很多葉子,含苞欲放,也許剛剛從巴黎的某一個苗圃裡摘下來的玫瑰,送給了Mina.。

收到鮮花,Mina很高興,她說她也沒有想到,在巴黎會有人給她送花。時間卻過的飛快,飯後結賬的時候,我執意要為Mina買單,Mina還是微微一笑,向我道謝。天色已晚,Mina要回她住宿的飯店了,我送她到了地鐵站,在站頭,我問 Mina可不可以和她拍一張合影,Mina還是微微笑著答應了。巴黎的地鐵站頭很多,我往往記不清楚那些法文的名稱,但是這個名叫Belleville的地鐵站,我卻永遠不會忘記。

回國以後,我和她陸陸續續聯系過,現在Mina也已經畢業,如願以償的當上了一位園藝師,每天和鮮花環繞。萍水相逢,一個旅途中的插曲,並沒有特別的故事,但是Mina的笑容,卻一直留在了我的腦海中。異國他鄉那一端和我之間有淡淡的情誼相系,天涯海角也變得不是那麼遙遠了。


昆士蘭州的陽光女孩--阿蓮

在異國他鄉的旅行中,經常得到一些陌生朋友的熱情幫助,才讓我的旅行順利進行,阿蓮就是這樣一位熱心女孩。

澳洲之行的第一站是昆士蘭州(Queensland)的布裡斯班(Brisbane)。Queensland在澳洲被稱為陽光之洲(Sunshine State),這一點我在來到澳洲的第一天就體會到了,因為這裡的常年燦爛的陽光,因為這裡的陽光海岸,還更因為阿蓮。

阿蓮是一位南方女孩,是我在網上偶然認識的朋友,她來澳洲留學已經一年多了。幾個月前我因為要找一些當地的資料,就隨意在網上搜索了一下,在一大堆網名中,我點開了阿蓮的窗口,發現透過窗口射進來的是一束陽光。

面對網上陌生的不速之客,阿蓮很耐心的回答了我的每一個問題,包括氣溫,衣著,交通。在我准備旅行的時候,阿蓮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讓我從容准備前往陌生國度的行裝。當我問及飛機降落以後的交通時,阿蓮猶豫了一下說,她可以來接我,因為我到達是星期天,機場公交車很少。

當幾天後,我真的在機場出口看到了一臉陽光的阿蓮,身居一個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國度,面對從未見過卻如此熟悉的燦爛笑臉,那種感覺已經不僅僅是驚喜了。我後來問阿蓮,來接一位陌生人,她不會擔心有意外嘛?阿蓮說她其實也是很擔心的,本來都不想來了,但是一早醒來怕我在機場遇到麻煩,還是先來看看吧。直到看到在出口處徘徊的我還不大象壞人的,才敢上來打招呼的。

當天下午,阿蓮開車帶著我和幾位朋友去了著名的黃金海岸和附近的海灘。長長的海灘上,隨處都是來這裡渡假的游客和當地居民。在澳洲旅行的兩個星期裡,去了很多海灘,每一處海灘都有各自的特色,但共同的都是藍天碧水,悠哉游哉的當地居民和游客,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

此後在Queensland的幾天,每一天都為燦爛的陽光籠罩。除了海灘之外,我們還去了當地最大的動物園,在這裡,游客可以零距離地接近袋鼠、鴕鳥、考拉熊,和它們自由交流。游玩回來,我們去超市買來海鮮,在阿蓮家裡自己做菜,交流一下廚藝。短暫而快樂的幾天,飛快得過去了。

離開布裡斯班前往墨爾本的那一天,阿蓮送我去機場,一路上,滿是惆悵。過幾天就要遠隔千裡,下一次見面,又不知會在何時。走進登機口的時候,我一回頭,舉起相機,拍下了阿蓮向我揮手告別的那一刻,把這美好的幾天永遠鎖在記憶中。


在三年之時間內,靠著自己的努力,我完成了我的旅行計劃,初步實現了我的夢想。這三年裡,因為旅行,也確實錯過了一些工作上和感情上的機會,但是我絲毫沒有後悔。因為如同我起初的想法一樣,人生難得有多少時候是可以為夢想而活著,可以為了夢想而努力。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也去領悟到人生的涵義,在實現夢想後享受成功的喜悅,這何嘗不也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方式!

2011-05-15 15:03:28 | 引用
myjames
本那比經略
無題
出去受罪的旅游,寧願不去,呆在家裡做宅男更舒服。。。:lol:

2011-05-15 15:59:36 | 引用
無題
"人生難得有多少時候是可以為夢想而活著,可以為了夢想而努力。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也去領悟到人生的涵義,在實現夢想後享受成功的喜悅,這何嘗不也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方式!"

寫得真好

原來007 28歲就把歐洲,美國,日本,澳洲逛遍了 yc_85.gif

2011-05-16 11:13:02 | 引用
election
一步一腳印
無題
清逸一支秀 寫道:
election 寫道:
myjames 寫道:
一個人背著包去周游世界,icq上找到當地網友,自帶睡袋睡陌生人家裡沙發。。。


驅車穿越加拿大、美國,這事俺早幹過了;騎自行車穿行中國,也幹了;背包客沒做過,也還沒周游過世界,不懂icq,這是啥玩意,請教 icon_question.gif

謝謝!


類似qq的聊天工具,世界性的。


自行車都騎了,還不算背包,你這是咋玩得啊? icon_mrgreen.gif

2011-05-16 11:28:01 | 引用
無題
一步一腳印 寫道:
清逸一支秀 寫道:
election 寫道:
myjames 寫道:
一個人背著包去周游世界,icq上找到當地網友,自帶睡袋睡陌生人家裡沙發。。。


驅車穿越加拿大、美國,這事俺早幹過了;騎自行車穿行中國,也幹了;背包客沒做過,也還沒周游過世界,不懂icq,這是啥玩意,請教 icon_question.gif

謝謝!


類似qq的聊天工具,世界性的。


自行車都騎了,還不算背包,你這是咋玩得啊? icon_mrgreen.gif
包不背,掛在車把頭上? big_question.gif

2011-05-16 11:31:22 | 引用
逸立
election
無題
一步一腳印 寫道:
自行車都騎了,還不算背包,你這是咋玩得啊?


當然不是。
以前上海有個牛人,叫余純順,他是徒步旅行的,用腳丈量中國的。最後在羅布泊蹺掉了;
baike.baidu.com/view/50814.htm
我的老師蕭#,也是從新疆走回北京的;


今年3月,我的朋友,邀我徒步走南極,沿徒都要用腳走,住帳蓬,穿行在野外小徑,用小溪流的水做飯----,這才是背包客,把所有的給養都背上。想想還是沒去:我對歷史、人文、軍事、古珍、宗教等知識更有興趣,如果只是單純的挑戰體能,就算鳥 icon_sad.gif

2011-05-16 11:56:40 | 引用
無題
myjames 寫道:
election 寫道:
myjames 寫道:
一個人背著包去周游世界,icq上找到當地網友,自帶睡袋睡陌生人家裡沙發。。。


驅車穿越加拿大、美國,這事俺早幹過了;騎自行車穿行中國,也幹了;背包客沒做過,也還沒周游過世界,不懂icq,這是啥玩意,請教 icon_question.gif

謝謝!


ICQ是90年代中期流行的網上聊天工具,是Oh! I Seek You!的諧音,QQ最早的名稱是OICQ,模仿icq的。icq在中國第一批上網的人群中很流行,現在已經沒落,前不久登錄一看,當年幾百個在線的綠色小花,沒有一個人在線了。

當年我出發之前幾個月,先在ICQ上搜尋網友,地址為目的地地址,語言為Chinese,年齡18-25。。。,先認識一些網友,告知要去當地旅行,了解一些當地的情況,聊的比較好的,都會主動提供住宿,邀請我去住宿。。


要不唐駿老師說呢,以前的人,純哪!

2011-05-16 12:48:23 | 引用
Jackal
dingjerry
Re: 2.5萬加元 80後華裔夫婦毅然辭去工作,環游世界37國
清逸一支秀 寫道:
my dream。。。。

yc_84.gif

喜愛旅游,但還是偏享受一點的那種,艱辛沒關系,但起碼得有熱水澡洗。 yct_zhuangsi.gif


me, too

2011-05-16 12:51:56 | 引用
無題
election 寫道:
一步一腳印 寫道:
自行車都騎了,還不算背包,你這是咋玩得啊?


當然不是。
以前上海有個牛人,叫余純順,他是徒步旅行的,用腳丈量中國的。最後在羅布泊蹺掉了;
baike.baidu.com/view/50814.htm
我的老師蕭#,也是從新疆走回北京的;


今年3月,我的朋友,邀我徒步走南極,沿徒都要用腳走,住帳蓬,穿行在野外小徑,用小溪流的水做飯----,這才是背包客,把所有的給養都背上。想想還是沒去:我對歷史、人文、軍事、古珍、宗教等知識更有興趣,如果只是單純的挑戰體能,就算鳥 icon_sad.gif


你這對背包客的要求也太高了

只要背這個大包,不跟旅游團,住青年旅店的基本上就該算背包客了

余純順那個已經不是背包玩了,那個叫探險

2011-05-16 12:56:24 | 引用
一步一腳印

發表評論

 


The images, logos, trademarks used on this site and all forwarded content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comments posted by our visitors, as they are the property of the poster.
All other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copyrighted by 加西網

Private Policy | skin design: blogworld.com.cn | page generation: 0.044 s
部落窩模板世界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