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8
   
 
Windows 8


win8
試圖輸入網站所禁止的內容



文 章 分 類
缺省  

標 題 搜 索
 

最 新 日 志
此功能已被空間主人關閉

最 新 訪 客
還沒有任何會員到訪.

快 速 導 航
首頁
論壇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黃頁/二手
北美個人空間
免費注冊
登錄

友 情 鏈 接
此功能已被空間主人關閉

統 計 信 息
點擊: 569944
帖子數量: 1190
開辟個人空間: 2010-06-30
最後更新: 2012-09-18


 
 
 
 
 
 
 

致愛國者*

 
文章內容
[ 2012-09-15 20:04:19 | By: win8 ]
 
  ( 申明:此文是轉載的 為了最後一段分享 !!

  1999 年,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美國飛機炸毀,三名同胞罹難,那時我還在上高二,全班嘩然,大家要求罷課上街示威,學校未批,大家就罷上英語課,認為學英語是漢奸是賣國,英語老師站在講台上不知所措;校門外的天橋上,一群抗議的青年,呼嘯從身邊經過,其中一個人奪過一個女路人正在喝的百事可樂,憤憤然道:“美國都炸了我們大使館了,你還喝美國的飲料… … ”說罷,把那杯可樂重擲在地,一伙人丟下一臉驚恐的女路人,又喊著反美口號離去;南大門口的肯德基的玻璃窗給砸開碗大的洞,被迫停業;晚上的鼓樓廣場,南大的學生,頭扎白布條,手裡舉著燃燒的美國國旗,他們延著北京東路方向走著,一路全是叫好的圍觀者,這其中就包括淚流滿面的我;美國留學生躲在宿舍不敢外出,其他西方國家的留學生,見人先說自己不是美國人;電影院所有的美國電影無限期延長放映時間,作為一種無聲的抗議;連續多日新聞聯播裡義正嚴辭的譴責,和滿耳慟哭聲,讓我堅定的相信,美國是這個世界上最壞的國家。

  作為一名南京人,因為75 年前發生在這座六朝古都城的那場殘忍的大殺戮,讓我對日本有著一種刻骨的仇恨,上大學的時候,我開始接觸互聯網,認識了一群反日人士,我們自己花錢建了一個反日貨的網站,我們把可以收集到的反日信息全部放在那個網站上,並且打印出來發給路人。那時我的網名叫熱血女青年,我真的很熱血,我把釣魚島的宣傳資料自習教室挨個發,學校的公告欄裡,日本留學生吃飯的地方,都是我宣傳的陣地。

  在討論關於用日本還是德國技術的高鐵的時候,我和朋友帶著宣傳抵制日本高鐵的橫幅在南京火車站收集民眾簽名,我們把日本首相小泉的頭像PS 在一只豬身上,然後傳在網上,看到的人都大聲叫幹的好,我仰慕那個在敬國神社噴紅漆的男子,心想若是自己一定也會這樣做的,甚至對於強奸了日本女人的中國男人,我都覺得他是在為民除害,而從來沒有意識到這其實是一種犯罪,那個時候,我真的覺得自己很愛國。

  工作後的第一年夏天,我去廣西陽朔旅游,認識了一個德國大叔,我們相處的非常好,一起去徒步,一起去漂流,直到有一天晚上,我們坐在一起吃飯,他用英語對我說,中國的人權狀況不太好,那時的我,其實連人權是何物都不知道,只知道美國一到年底就出中國人權報告書,批評中國的人權狀況不好,本能的愛國心理,讓我當時就與大叔爭吵起來,我很大聲的對英語對他說,你又不是中國人,你怎麼知道我們中國人權狀況不好,我們的比你們的好多了,德國的執著和認真讓大叔並沒放棄挽救我這個糊塗的姑娘,他又進一步解釋進來,那時的我的思想就是,中國再不好,也輪不到你們外國人來說三道四,我起身離開,一場晚餐不歡而散,我第二天便去了龍勝,回到南京後不久,我收到了他從德國寄來明信片,之前我們互留了聯絡方式。

  2008 年北京奧運會,火炬開始在全世界傳遞,當火炬傳到歐美國家的時候,出現了很多反對人群,在法國,殘疾運動員坐在輪椅上緊緊護著火炬的一幕讓我激動,在加拿大,那個站在早春稍寒的噴水池裡揮舞國旗的男子,讓我淚流滿面,在美國,那個站在街頭手裡舉著祖國你好紙牌的耄耋老者,更是讓我的淚水奪眶而出,愛國這個詞因為這些人變得生動而美麗。因為做外貿的原因,接觸外國人頻多,我盡可能與他們的談話不涉及政治,而我了解政治的渠道基本來自於中央新聞媒體。我認為911被炸叫報應,美國打伊拉克是為石油,歐洲反華是因為中國威脅,台海必有一戰,解放軍三個月可以占領台灣,誰要說打美國,打日本,我都會興奮的表示願意捐出一個月的工資。

  我想看完上面這些文字,你們一定可以在曾經的我身上找到現在的你的影子吧,感覺是不是很熟悉,是的,曾經的我和現在的你們一樣狂熱,一樣執迷,為自己身為一個中國人而感到無比的自豪,從而會不顧一切的去維護她的尊嚴,與一切試圖說她一個不字的人與爭吵,那時候我覺得愛國就應該是這樣的。但是,後來我醒了,請恕我不去贅述這個醒悟的過程了,因為每個人醒來的方式都會因為其自身而不同。

  在當下的中國,當你面對一群沉睡不醒的人或者一群裝睡不醒的人,你會頓感這種醒悟有多痛苦,甚然,當你面對一群作惡卻相安無事的人,這種醒悟會讓你有種心碎之感。這些全是你每天需要去直面的,而凡是有良知者,你都不可能視之無物,而當你發現,個人很難改變這一切的時候,一種強烈的挫敗感就會襲來,而此時重新睡去,己經是不可能的事了,所以在這個國,做個清醒者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有的時候是時間,有的時候是金錢,有的時候是自由,有的時候甚至是生命。

  父親那輩把青春獻給黨,成了他們芳華少年時最高的追求,父親初中大串聯跑到北京,在天安門和無數和他一樣狂熱的少年手舉紅寶書,高喊毛主席萬歲,十六歲插隊下鄉,後來又回城當工人,九十年代末工廠倒閉,出來自謀出路。即使這樣他也從來沒抱怨過什麼,其實想來,與父親同樣命運者又何止他一人,有多少長於那個癲狂歲月的少年也順著同樣的軌跡走了下來,從華年到暮年,從黑發到白發,脊背慢慢不再挺拔。而在他們看來服從組織安排,不給黨添麻煩,這就是愛國最好的體現,無怨無悔。

  到了我們這代,我們被教導要愛國,要愛黨,要愛社會主義,唯獨沒有愛自己,我們要實現四個現代化,要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戴著被烈士的鮮血染紅的紅領巾我們在國旗下無比驕傲。政治課上,老師說中國是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四項基本原則,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卻從來沒有和我們說過什麼是民主,什麼是自由,什麼是人權,老師說憲法是一國的基本大法,卻沒告訴我們,憲法規定公民有選舉和被選舉的權利,有結社集會的自由,有言論自由,人權不受侵犯。

  六十多年來,這個國家的教育就是重政黨而輕個人,重集體而輕個體,意識形態式的灌輸教育,把一個個本應站立的公民馴化成了跪地的奴才,站著的人被視為大逆不道,缺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正義長期缺席,冷漠卻抬眼就可以望見,行善需要代價,作惡卻沒有成本,喪失了為自己爭取權力的勇氣,而為自己爭取權力的人,卻被他們笑作傻子和多管閒事。這個民族曾經擁有的德與善,勇與行,在六十多年間,己經給打成了千瘡百孔的篩子,透著嗖嗖的寒風,直虐心骨。中菲黃岩島沖突在中國民間引起了強烈的爭議,民族主義浪潮甚囂塵上,無數國人摩拳擦掌,高喊一寸山河,一寸金,領土寸土都不能讓,這些高喊者,大多數連黃岩島在南海的哪個位置,長什麼樣,怕是都不清楚,也許你們更不清楚的是,建國以來政府割讓出去的領土有多少,是的,你們單單只看到這個黃岩島。你們的微博裡,關注的都是明星時尚,寫的都是心情日記,曬的都是吃喝玩樂,找不到與政治,與民生有關的任何內容。野夫哥對我說過一句話:“這些平時對身邊的不公視若無物的人,卻會表現的比誰都愛國,這類人統稱為愛國******”然,這個小小的黃岩島,迅速准確的找到了你們的G 點,配合注射下愛國主義這大劑量的春藥,讓你們馬上高潮,甚至呻吟,任何表示反戰的人,在這劑春藥的作用下,馬上就被你們歸為了漢奸賣國賊,喪權辱國,恨不得肉身穿越回大清國,簽署《 南京條約》 的那一天,這讓你們自以為全身充滿了正義的能量,恨不得化成原子彈直接炸平呂宋半島。

  隨著所聞所見的增多,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理解Where is the freedom ,there is home,這句話的含義。對自由的渴望和追求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

  如同天生對不自由的寒畏與恐懼。所以有自由的地方,即是我家。很多愛國者會高罵,中國不歡迎你,滾回你的XXX,嗯,是的,其實我是挺想的,您能幫忙先給半個簽證不,謝謝。當我們不能用手中的選票來獲得自由時,我們就可以用腳來投票,離開,去能讓我們感到自由和安全的地方,為自己,也為後代。你們安逸的泡在一潭死水中,任憑蚊蟲叮咬,一動不動。河泥腐臭的味道因為聞久了,竟也習慣了。而若是有人想攪動著一潭死水,你們卻坐不住了,是的,這就是你們最真實的寫照,可以熱手自身權利的侵害,可以漠視同胞的無助,可以縱容惡者在作惡,可以無視善者在呼號,唯獨一個小小的島嶼可以勾起你們自以為是的高尚人格與崇高靈魂,愛國主義就是你們的遮羞布,遮蔽了你們慣有的冷漠,讓你們覺得鏡子裡的自己看上去正義極了。

  我想以一個博友發給我的評論作為這篇長微博的結尾,內容是這樣的“ 剛才有個高中同學告訴我,北京教委繼續堅持外地學生‘五證’入學政策,她的心涼透了。本來這幾天他還天天在QQ群裡,高談黃岩島,釣魚島,沖之島,雄心萬丈。現在沒有半點激情了。他說黃岩島愛誰誰,中國孩子在中國大陸上不了學,領土再大有個屁用 !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現在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或者回復。

發表評論

 


The images, logos, trademarks used on this site and all forwarded content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comments posted by our visitors, as they are the property of the poster.
All other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copyrighted by 加西網

Private Policy | skin design: blogworld.com.cn | page generation: 0.029 s
部落窩模板世界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