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绿泥

2012-12-27 19:26:18
文章内容
今晚完成这个,嘴拙希望能说个大概来?


最多见的都是段泥紫砂,以本山绿泥做题目,就是从泥料的发展慢慢看紫砂材质的鉴定,附带说下,手拉胚和模具壶的普通检验方法。

1:按照这个人的说法,本山绿泥,现在已经成为传说?

tieba.baidu.com/p/1115830624,

文章太长,自己打开看把,浏览下就好,因为他贴的本山绿泥也是“自我”判断,又自我推翻了,这样的研究倒是真实不是?


2:回头咱们看下定义:

baike.baidu.com/view/3241411.htm

这个不长,我拷贝下来:

基本解释  本山绿泥,古名“梨皮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仅数厘米厚,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俗称“龙筋”。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岭石,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编辑本段判断标准  本山绿泥含石英偏多,吸附水份相对偏多,在挥发过程中造成坯体的收缩大,也就是说泥料“爆”,烧制中容易开裂。所以本山绿泥不易制作大件产品,仅作小件产品和作“化妆土”,加入适量作色剂可变化成各色装饰泥。但现在市场做小件产品的本山绿泥一般也加入紫泥,烧制后可以看到颗粒,这是紫泥中的“砂”,而本山绿泥不含“砂”,这可以作为一个判断标准。   “团泥”,一种本山绿泥和紫泥的共生矿土。本山绿泥和紫泥都是紫砂的原矿。共生的意义是自然形成,而且两种泥性质一致,特别是可塑性和烧成温度不会有很明显的差异。编辑本段本山绿泥梨皮泥壶  团泥原矿毕竟数量少,现在宜兴制壶人大部分都用本山绿泥加紫泥来人工调配,形成非自然“团泥”,也就是现在说的段泥。人工调配的段泥是可以使用的,其实它要比原矿要难掌握和控制,美中不足是紫泥颗粒明显,感觉杂了一些。新的段泥,也许是因为处理的问题,确实不如老的段泥,目视没有象老段泥那么玉润的质感。段泥是烧不出本山绿泥颜色的,本山绿泥烧出来是很娇嫩的一种纯纯的黄颜色。   段泥也是最难烧的,烧不到位就吐黑,而且容易惊开。段泥的烧成温度在1170度左右,烧成温度比较高,如温度没有烧到位段泥比较容易“吐黑”,所以一般原矿段泥都要烧到有点发青才好。   有人云:“金黄段泥,此泥产于黄龙山龙身骨处,原矿色泽油亮,截断面细腻呈青色,烧成后黄色:1170℃呈金黄色,1200℃呈青黄色,1250℃呈青色(原矿原色)。”编辑本段配比附录  另附:   (1)本山绿泥与紫泥相拼,制成团泥,也就是现在说的段泥。   (2)本山绿泥与白泥相拼,并适量加入氧化钴,制成墨绿泥。   (3)本山绿泥与白泥相拼,并适量加入铬锡黄,制成枇杷黄色。   (4)本山绿泥与白泥相拼,并适量加入铬绿,制成菜茄泥。   (5)有人说段泥在泡茶过程中容易“惊开”,这是不正确的。实际上这种段泥壶在烧制时已有小的开裂,只是不容易看出,等泡了茶之后,茶汁附在开裂的纹路上,就可以明显的看到了。   (6)现在市场做小件产品的本山绿泥一般也加入紫泥,烧制后可以看到颗粒,这是紫泥中的“砂”,而本山绿泥不含“砂”,这可以作为一个判断标准。


3:那都枯竭/或者快枯竭了,你还啰嗦干啥?我只好上图片了,我能收到的,为什么您不能?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xlz66
无题
这一篇说的详细,也图文并茂的~~

blog.sina.com.cn/s/blo...0no4d.html

吃完饭接着侃~ icon_smile.gif

2012-12-27 19:27:50 | 引用
Re: 本山绿泥
66,你果真‘老’,要不你怎懂这么多涅。。。 icon_mrgreen.gif

赵本山啥的俺更不懂了。。。当个听众坐板凳,天天乐来着。 icon_mrgreen.gif

2012-12-27 19:37:28 | 引用
岭杉
xlz66
Re: 本山绿泥
岭杉 写道:
66,你果真‘老’,要不你怎懂这么多涅。。。 icon_mrgreen.gif
赵本山啥的俺更不懂了。。。当个听众坐板凳,天天乐来着。 icon_mrgreen.gif


可别,早前我们这号的,不都归结为不学无术,不务正业~~

以前在国内不少的朋友喜欢,但自己从没有折腾过,到这里, 像emirato斑竹说的,玩儿呗,眼见着那么多的“锅底”价的玩艺,就收着玩吧?这一收,大多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至多模糊概念,被逼无奈,就着道儿了~~ 不过还是和你俩一样的心态,掏了乐子而已~~

icon_smile.gif

2012-12-27 22:09:13 | 引用
Re: 本山绿泥
一个茶叶罐,底款挺吓人,清末民初的仿款,本山泥,如上所说,鉴定的要点是黄色中的颗粒感~~











2012-12-27 23:08:11 | 引用
xlz66
xlz66
Re: 本山绿泥
花盆?茶托,底部施了红釉







2012-12-27 23:11:47 | 引用
Re: 本山绿泥
民国的一个茶杯?







2012-12-27 23:13:28 | 引用
xlz66
xlz66
Re: 本山绿泥
紫砂鉴定,看手工还是模具,要仔细察看把手下部以及流嘴下部是否有对接痕,再修胚仔细也可以看出蛛丝马迹~~,如果把手和流连接底部无法察看,用手触摸内部,看有否旋痕。[b]


这是一把仿周桂珍款的,注意把手底下,名家会用模具?呵呵,显然~~
















2012-12-27 23:20:08 | 引用
Re: 本山绿泥
再来一把模具的:














2012-12-27 23:23:21 | 引用
xlz66
西阳
Re: 本山绿泥
xlz66 写道:
民国的一个茶杯?









这个我怎么看想陶的呀》?

2012-12-27 23:26:40 | 引用
Re: 本山绿泥
可别逗说俺手的是破烂~~

一把民国的小巧玲珑, 一把~~















2012-12-27 23:27:04 | 引用
xlz6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