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民俗情味

文章內容

  2012-06-28 20:01:26
 紫砂壺產自宜興,宜興的紫砂壺名聞天下。明代正德萬歷年間至民國時代(十六世紀至二十世紀初),這四百多年所產的紫砂壺具有民俗情味的特點。
  
  藝術應該是能給人們精神上賞心悅目的享受,給人們借某一物體以聯想的空間,這個空間愈大,其藝術水准必然愈高。那麼,紫砂壺藝是什麼呢?紫砂壺藝不是現代陶藝,它首先受功能需求的制約,也就是說,要能作泡茶之用。在泡茶時能領略美感,又能為大多數人喜歡。紫砂壺藝是集實用、欣賞、把玩三種功能於一體的藝術,又是能包容吸收陶文化、茶文化及書法、繪畫等多種傳統文化於一體的藝術載體。書畫藝術欣賞性很強,但缺乏日用性、把玩性,玉雕藝術具有欣賞性、把玩性,但缺乏實用性,起碼不是大多數人的日用品。紫砂藝術不同,既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又能在使用中把玩、欣賞,既有適用美感,又有視覺美感,亦有把玩撫摸的觸摸美感。這種藝術,可能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起碼不多見。紫砂藝術自身的、客觀存在的高、中、低三個層次,又有很大的適應性,能為眾多的人所接受。
  
  並不是每把壺都是藝術品,稱得上“壺藝”二字的作品,是反映文人、藝人才智的載體,也就是藝術品。藝術追求的是新意、創意,一味的仿古,模仿他人,借型改裝,翻過葫蘆變成瓢,稱不上創作,嚴格地說稱不上“藝術”二字。


 藝術需要他人的認可,收藏家心裡想收藏的東西最好是原創之作,追求的是物以稀為貴,紫砂壺藝的特殊性和市場需求的特殊性曾促使我們老一輩壺藝作者創作了不少新品,也重復了不少作品,但這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認可,我認為,藝術也應該與時俱進,特別是中青年這一輩,要根據時代發展、收藏市場變化的要求,盡量爭取作品的原創性和單件性。當然,由於紫砂壺藝的需求不同,同一件造型的新作可能要的人會有許多,如何解決原創性、單件性與需求的矛盾,可否使同一原創造型之作變泥色、變裝飾,一壺多變,避免重復,真正做到物稀為貴,提高紫砂藝術的品位。
  
  其實,紫砂藝術是一種“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藝術創作形式。一件好的紫砂壺,除了講究形式的完美與制作技巧的精湛,還要審視紋樣的適合,裝飾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瓷庫中國認為,紫砂壺藝本身就是一種感情,所以一件較完美的作品,必須能夠抒發藝術的語言。既要方便使用,又要能夠陶冶性情,啟迪心靈,給人油然而生的一定藝術感受。
  
  好的紫砂壺選泥上乘,窯火適中,在沏茶功能上一定能同不好的壺涇渭分明區別開來。溫潤的熱水燙潤過的茶具散發出陣陣茶香,兩道名茶沖泡過後,空氣中彌漫著茶香四溢。此刻靜心品嘗,定能感受到在這紫砂中,我們逝去的傳統。
點擊: 0 | 評論: 0 | 分類: 缺省 | 論壇: 悠悠華夏 | 論壇帖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現在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或者回復。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