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bucks |
|||||
|
![]() |
基本信息 | ![]() |
![]() |
相冊 | ![]() |
![]() |
評論 | ![]() |
![]() |
論壇 | ![]() |
![]() |
地圖 | ![]() |
![]() |
聯系我們 | ![]() |
||
![]() |
![]() |
作者 | 內容 | ||
---|---|---|---|
Norm |
Norm 於 2015-2-04 14:10 寫道: 跟著星巴克買房真的可以有 10年翻倍 2015-02-04 09:46:33 世界日報 [0條評論,查看/發表評論] ![]() 在美國,星巴克咖啡館周邊400公尺內物業的增值幅度高於其他地段,所謂「星巴克效應」確有其事。(取材自維基百科) 許多人相信房地產投資的不二法門是選「地點」(location),例如在最佳地點置產或購買好區的爛房子。但專家分析美國過去20年房市交易數據後發現,這些看似成理的「迷思」都不成立,反而「星巴克效應」(Starbucks Effect)更賺錢。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房地產投資鐵律:「地點、地點、地點」(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只有選對「地點」就可高枕無憂,靜待升值。 但美國房地產交易數據庫業者Zillow Real Esate首席經濟師韓福瑞(Stan Humphries)分析過去20年各地房市交易數據後發現,許多一般人認定的房地產投資鐵律,其實只是迷思。 他將這些發現集結成冊,出版名為《Zillow Talk:房地產新規》(The New Rules of Real Estate)的新書,踢爆市場種種迷思,讓民眾對房地產價值有新的視野。 迷思一、在最佳地點置產: 許多專家建議投資人應在最佳地點置產,但歷史資料卻顯示,事實並非如此。韓福瑞表示,這些熱門地點的房地產價值早已被極大化,獲利空間有限。 最佳投資策略反而是購買鄰近這些熱點的房地產,靜待將來的開發商機。這正是所謂的「光環效應」(Halo Effect)。 迷思二、買好區的爛房子: 這也是一般人的誤區,許多人認為買好區最爛的房子,這些物業的價值會追上附近的房子。 但韓福瑞及其團隊分析每個地區房價最低的10%物業,20年來這些物業與當地其他物業的價差並未縮小,足見其價值低不是沒有原因。 迷思三、「星巴克效應」: 這是唯一確有其事的迷思,結果發現位於「星巴克」咖啡館方圓0.25英哩(約400公尺)內的物業,17年內平均增值96%,但位於星巴克咖啡館400公尺以外的物業,同一時間僅增值65%。美國另一個連鎖咖啡館Dunkin’ Donuts為鄰的物業,17年來也增值80%,顯示這些商家對社區發展的趨勢,眼光獨到。 當被問到這樣的模式是否適用於加拿大時,韓福瑞笑稱,Tim Horton’s在美國還不普遍,但他也想知道Tim Horton’s在加拿大對該店周邊物業價值是否有推升作用。 |
||
樓主 | |||
發糕 |
發糕 於 2015-2-04 15:18 寫道: 跟著麥當勞,沃爾瑪買房也是一樣的 |
||
第 1 樓 | |||
garygao |
garygao 於 2015-2-04 16:14 寫道:
跟著大統華買房沒錯 ![]() |
||
第 2 樓 | |||
Norm |
Norm 於 2015-2-04 16:15 寫道:
是不是真的,有點匪夷所思。 |
||
第 3 樓 | |||
Norm |
Norm 於 2015-2-04 16:16 寫道:
那是停車什麼的要吃緊。 |
||
第 4 樓 | |||
發糕 |
發糕 於 2015-2-04 16:56 寫道:
早幾年就看到過這樣的報道了 |
||
第 5 樓 | |||
Norm |
Norm 於 2015-2-04 17:08 寫道:
星巴克周圍少有獨立房吧。 |
||
第 6 樓 | |||
overseas |
overseas 於 2015-2-04 19:02 寫道: 溫習那堆豪宅區周圍全是starbucks? 廣告吧 |
||
第 7 樓 | |||
Norm |
Norm 於 2015-2-04 19:07 寫道:
不會是,星巴克不會用這種方式做他的廣告,用不著。 |
||
第 8 樓 | |||
overseas |
overseas 於 2015-2-04 19:09 寫道:
不是starbucks本身廣告 是想說這個帖子貼出來的效應廣告 |
||
第 9 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