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2 | 來源: 加西網 | 有4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房市情報 | 字體: 小 中 大
加西網 westca.com 報道
2025 年頭幾個月,BC省和安省的人口將出現 74 年來首次減少數千人的情況。
今年第一季度,BC省的居民數量比2024年底減少了2,357人;安省則減少了5,644人。
正如加拿大統計局所說:“雖然與各省的規模相比,這一數字很小,但這是自 1951 年開始有可比記錄以來安省和BC省最大的季度人口損失”。
在過去的兩年中,BC省每年都增加了超過160,000的人口,年增長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3%以上,這幾乎全部得益於渥太華對國際移民的開放態度。
今年這兩個省的人口出現了近三代以來最顯著的下降,這似乎標志著加拿大近期超高移民實驗的結束。
人口停滯這一新現象正在產生影響,尤其是對房地產市場。
執政十年的聯邦自由黨似乎終於明白了公眾的呼聲,即他們的政策造成了住房和租金的過高需求。因此,總理馬克·卡尼在今年五月含糊地表示,他的政府將“把整體移民率降至可持續的水平”。
與此同時,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的立場愈發大膽。上個月,他表示希望對人口增長進行“嚴格限制”,以恢復就業、社會服務和住房方面的某種平衡。
此類言論令房地產開發行業感到擔憂,該行業的需求正在減弱。盡管許多分析師表示這只是房地產周期的一部分,但開發商們仍在再次呼吁更多外國買家回歸加拿大房地產市場。
與渥太華政客態度的轉變相吻合,加拿大統計局剛剛發布了兩份報告,強調了強勁的移民率對住房成本的影響。
上周,一項新分析顯示,在截至 2021 年的 15 年間,移民數量的增加與加拿大 53 個大城市的房屋中位價上漲21 %有關。
5 月份發布的另一份加拿大統計局報告發現,移民的人均住房擁有率高於加拿大出生的人。
報告稱:“與加拿大出生的人相比,移民的住房使用率更高。移民平均每千人擁有310套自有住房。相比之下,加拿大出生的人每千人擁有271套自有住房”。
這兩項研究強調了利率等其他因素也會影響住房成本,這僅僅揭示了加拿大移民影響房地產的冰山一角。部分原因是加拿大統計局的研究主要關注移民,即成為永久居民的移民,2023年移民數量達到47.1萬人。
如今,這類移民僅占新移民的一小部分。加拿大的臨時居民數量已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約為300萬,其中大部分是國際學生和客籍工人。
同樣重要的是,加拿大統計局的研究並未考察過去15年外國資金如何滲透房地產市場。其他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跨國資本扭曲市場力量的證據。
BC省研究人員喬希·戈登 (Josh Gordon)、戴維·萊伊 (David Ley) 和安迪·嚴 (Andy Yan) 發表的一篇最新同行評議論文表明,外國資本,是推動BC省房價上漲的一個顯著因素,作者表示,這一事實經常被“房地產行業私下慶祝”。
雖然BC和安省出現人口流失,但這並不意味著加拿大吸納移民變得很少,實際上今年官方移民目標仍有43.6萬人,而2015年上台執政前的移民目標為25萬人。
對人口產生嚴重影響的主要是臨時移民的減少,比如大幅限制留學生的數量。
盡管總體移民率遠高於十年前,但房地產開發商及其盟友仍在向公眾和政界人士表示,他們壓力很大。
最近,Wesgroup Properties LP和Rennie Group這樣的大型房地產公司進行了裁員。一些行業人士呼吁更多外國資金進入加拿大房地產市場。
長期擔任BC省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的安妮·麥克馬林(Anne McMullin)表示,她正努力激勵各級政界人士采取行動。
五周前,麥克馬林致信聯邦住房部長羅品信 (Gregor Robertson),指出“加拿大的多戶型開發模式依賴於預售 60% 至 70% 的單元以確保建設融資”。
她寫道: “隨著外國買家和國內投資者的退出,這種模式正在動搖並阻礙供應渠道”。
麥克馬林表示,近期房地產市場活動的下滑“表明(外國買家)是啟動項目所需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
她在信中表示,羅品信和自由黨內閣需要“修改外國買家禁令,允許外國投資購買帶有租賃契約或可證明的住房貢獻的新建住宅”。- 地產及投資版面的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請謹慎!
- 加西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或許可,嚴禁轉載或摘錄
- 溫哥華房屋掛牌量創下17年來新高
- 大溫和菲沙河谷的購房者仍很謹慎
- 大溫房市銷量上月降10% 好消息是
- 大溫地區夏季初現房地產復蘇跡象
- Lululemon擴張 簽太平洋中心租約
- 溫哥華牙醫診所 經驗豐富服務全面
-
- 科學家警告:末日海嘯將襲擊西海岸
- CVB2025上半年電視劇收視報告發布,東方劇場前十占七
- 亮劍:李雲龍向來跟政委不合,為什麼對趙剛卻從厭棄變成了知己?
- 華聯會隆重舉辦2025中華傳統文化節暨第十七屆溫哥華潑水節新聞發布會
- 本拿比發生撞車逃逸 兩女子受重傷
- 測量員在大溫附近工作時被撞身亡
-
- "江浙滬"變"滬蘇浙" 包郵區為啥改名了?
- 快降息吧! 2/3的BC人擔心還不起債
- 短視頻不僅影響心理健康,還改變大腦功能
- 茅台1935價格跌破600元 較高位時暴跌69%
- 蘭裡地產專家 多年蘭裡地產經驗
- 卡尼很無奈 首次表示搞不定特朗普
-
- 美官員:空襲伊朗3處核設施,僅一處摧毀
- 絕非偶發!日本7-11發文使用"中國台灣"
- 央視曝光中國新型"炸彈":一發癱瘓一城電力
- 加國著名作家拋售豪宅搬到美國去
- 美國放寬管制:輝達H20芯片獲准銷向中國
- 卡尼裁員將裁到外交部 外交官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