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6-21 | 來源: 中央社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香港南華早報今天報道指出,以1978年、1990年代及2013年的三中全會為例,會議的決定都是中國經濟更加自由的好兆頭,如2013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表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但報道指出,預計在今年三中全會,中國的策略將更多考慮外部因素。 雖然外界對三中全會會有大膽舉措的期望很低,但分析人士認為,仍值得留意中國如何實現習近平經常提到的“新質生產力”及“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
分析人士認為,鑒於最近歐洲議會選舉所強調的全球化大幅倒退,及保護主義和右翼政治的興起,這一點尤其重要。
報道表示,三中全會的決定也測試中國領導層是否有能力應對針對中國的“去風險化”,及與美國和西方國家在市場上及科技上的激烈競爭。
這些挑戰都與中國內部問題,如人口老化、消費及投資信心低迷交織在一起。
報道引述美國智庫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中國政治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表示,市場情緒仍然低沉,需要大膽舉措才能挽回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但任何人期望今次三中全會會像1978年的三中全會,前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推行市場開放及改革,很可能會失望。
牛犇表示,今年三中全會不太可能公布很多經濟學家及企業家期望的大膽經濟改革,取而代之很可能聚焦於結構改革來推進習近平的經濟重點,即投資於科技、制造及人力資本。
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的經濟學者馬格諾斯(George Magnus)表示,對中國來說,在全球科學上及科技上取得第一是其目標,就像美國一樣,也是邁向領導第四次工業革命,及顛覆全球經濟秩序以有利於中國的道路,所以三中全會聚焦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策略。
報道另引述專家表示,中國很可能會發行更多債券,從而在財政上支持發展科技。 三中全會很可能會為擴大發債做好准備,籌集得來的錢不會用於提振消費,而是用於支持科學及科技項目,及提升工業發展,來打破西方的阻撓。
獨立政治分析家陳道銀表示,除了強調新質生產力外,三中全會很可能會在多個領域定下基調,以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陳道銀有此分析,是因為習近平今年5月在山東考察時與多名國企負責人及專家召開座談會,當中提到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決破除妨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
全球性策略咨詢與公關公司Teneo專研中國政治風險的總經理維爾道(Gabriel Wildau)表示,三中全會會安撫投資者及企業家,說服他們中國領導仍然重視經濟成長、私部門和市場力量。
報道指出,除了經濟改革外,三中全會是一個展示對黨內團結的場合。
觀察家也會留意,三中全會會否就此前一些高層突然落馬作出相關公布。 如前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及前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被免職,中國官方沒有解釋原因。 兩人仍是中央委員會委員。-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形勢緊迫!萬眾矚目新法 中國公開征求意見
- 譚松韻的《蜀錦人家》在萬眾矚目中撲街了,這三大硬傷是關鍵
- 形勢危如累卵,萬眾矚目貴賓突訪北京
- 大溫這條大橋已提前雙向重新開放
- 溫哥華牙醫 采用先進技術最新設備
- 終於!大溫新超級港口建設開始招標
-
- 植物園舉辦唐頓莊園主題花藝盛會
- 台灣省回歸後,我看這7位明星必須進入保護名單,他們都非常值得
- 有的部門已經癱瘓,解放軍中人心惶惶
- 研究:每周3勺這米增加腦損癌風險
- UBC女保安慘死 嫌犯又這樣開脫了
- 陳紅參加兒子美國大學畢業典禮!兒媳長相歐美范
-
- 態度"急轉彎"?賴清德將兩岸統一比作"公司並購"
- 罷免總統:國民黨迎合北京的一場鬧劇
- 突發!加國郵政周五開始撂擔子罷工
- 赴美旅行新規:手機被查 這些人正被重點盯上
- 習實錘喪軍權!?吳謙退場 三新軍校"去習"
- 唉!溫哥華又被貼上最不想要的標簽
-
- 路透社: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稱願與杜特爾特家族和解
- 比他哥更慘!辛瓦爾弟弟被鑽地彈送入地獄
- 加國這社區頗發:勒索不成慘遭槍殺
- 俄需要達成怎樣的特別軍事行動結果?普京回應
- 溫哥華資深貸款專家 解決貸款需求
- 碳稅取消 加國4月通脹率或至1.6%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