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6-29 | 來源: 英國那些事兒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這個月月初,英國Robertson家的幾個孩子又聚了一次,緬懷逝去父母的同時,也追憶一下年少時的那段震驚世界的經歷:
Robertson一家坐帆船環游世界,航行到一半遭遇沉船事故,一船人在救生筏上極限生存38天後獲救,創造了一段海上的生存奇跡。
(祭拜Robertson夫婦)
如今,Robertson家的人重聚,讓西方媒體又一次扒出了這段70年代轟動全球的故事。
【環球航行】
事情最早還要從1968年說起,英國人Robin Knox-Johnston爵士獨自駕駛帆船,從家鄉斯塔福郡出發,完成了環游世界航行。
(Knox-Johnston爵士完成環球航行)
爵士的壯舉震驚了世界,也激發了斯塔福郡奶農Robertson一家的冒險之魂。
這家人從當爹的Robertson到兒子女兒,都一致生出了效仿爵士航海環游世界的念頭。
(Robertson一家)
Robertson是位退役海軍,生了4個娃以後原本埋頭經營農場,爵士航海環游世界的消息激發了他重回大海的雄心。
Robertson的妻子是個護士,結婚多年一直想出去散散心。女兒和三個兒子更不用說,早就厭倦了枯燥的校園生活。
這一家六口一拍即合,當即定下了買一艘帆船,環游世界的大計!
說幹就幹,Robertson於是拿出積蓄,賣掉資產,還借了一部分錢,湊足了買船的費用。
1971年,Robertson終於買下了一艘名為“光明號”( Lucette)的多桅杆帆船,這艘船重19噸,已經有50年的歷史。
(光明號帆船)
船買來後,Robertson就把一家人拉到船上,開始出海前的培訓。
除了Robertson,其他人的航海經驗全都為零,Robertson也沒給大家實習的機會,只是讓家人統統割了闌尾,避免航行途中發炎。在船上住了六個月,適應上面的生活後,便揚帆起航了。
1971年1月27日,Robertson一家從英國西南部的法爾茅斯港出發,駕駛光明號正式踏上環球之旅。
剛出發的旅程還算愜意,他們先是向南航行到了葡萄牙的裡斯本,之後又向西南一路穿越大西洋。用半年時間順利抵達了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區。
(標注Lucette的粗線是Robertson一家出發的路線)
一家人抵達巴哈馬群島之後,享受了一段閒散時光,女兒還跟一個當地小伙子墜入愛河,下船和男友留在了當地,Robertson家的其他人則繼續航海。
還有一位年輕人執意要跟Robertson一家航海,Robertson等人也欣然接納了。
1971年7月,Robertson一家抵達了美國邁阿密,他們不僅受到一個同樣愛好航海的家庭款待,這家人還送了Robertson一艘救生筏,正是這艘救生筏,改變了Robertson一家後來的命運…
(Robertson一家)
【遭遇意外】
次年1月份,一行六人再度啟航,踏上前往新西蘭的旅程。
途中,Robertson等人經過加拉帕戈薩群島,又待了幾個月後,才再度啟航離開。
然而這一次,一場罕見的遭遇讓旅程發生了劇變,也讓這趟原本美妙的環球之旅,變成了艱難的海上求生。
(Robertson一家在光明號上)
6月的一天早上,Robertson在船頭釣魚,家人們愜意地喝著咖啡,吃著早餐。
卻全然沒有注意到,三頭虎鯨正在悄悄靠近。
不知是出於好奇還是敵意,三頭虎鯨突然徑直朝著光明號撞了過去。
Robertson感到船身一陣晃動,隨即便聽到一個兒子大喊:
“虎鯨!虎鯨!”
沒多久,另外幾個人慌忙報告,說船身被虎鯨撞出了破洞,船艙已經進水了!
大家明顯感覺到船在急速下沉。
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危機,兒子和老婆都慌了神,一個接一個跳上了救生筏。
Robertson第一個冷靜下來,他讓大家回船上搶一點補給。
眾人於是回到船上,從快要沉沒的船上搶救了出了幾袋洋蔥,10個橙子,6個檸檬,餅幹甜食,一部分淡水,和一根釣魚線。
沒過多久,光明號還是徹底沉沒了。
這個長約三米,寬不到兩米的小救生筏,便成了Robertson等人的求生堡壘。
(Robertson事後展示求生筏上的場景)
【極限求生】
Robertson粗略計算了一下,發現食物和淡水只夠所有人兩天的量。接下來,不知道要熬多久才能等到救援…
最小的兒子哇地一聲就哭了出來,Robertson的妻子趕緊安慰小兒子。
這時,二兒子主動站了出來打氣,他號召大家都冷靜下來,說眼下最重要的是堅持下去,想辦法找到救援。
Robertson冷靜下來後,開始思考自救的辦法。
慶幸的是,在第二次出發前,Robertson把救生筏改造了一番,裝上了小桅杆和風帆,這樣一來,它能比普通的救生筏航行地更遠更快。
Robertson想了想,決定向北走進入赤道無風帶,這才有可能遇到更多的船只,獲得救援。
(Robertson一家重聚)
但航行到赤道無風帶起碼要兩周時間,去了能不能立馬獲救還是未知數。
但眼下,這是最值得冒險嘗試的辦法。
Robertson認為,只要大家盡可能降低每日消耗,堅持的時間就有可能超過兩周乃至更長。
他首先規定,每人每天只能喝一小口水。食物也每天只吃一小份,睡覺盡可能輪流,給其他人騰出空間。
(不能同時躺下的救生筏,只能盡可能利用空間)
一周以後,所有人第一次看到了希望。
兩公裡外的地方,有人看到了一艘經過的貨船,Robertson趕緊點燃信號彈,船上所有人都在屏息焦急等待。
然而過了一陣子,貨船完全沒有反應,而是徑直離開了,看起來並沒有注意到他們。
食物消耗殆盡,獲救的希望破滅,Robertson沒有喪失信心,反而激起了斗志:
能碰到過路的貨船,就有機會再遇見一艘!
食物快沒了,Robertson便開始嘗試釣魚,終於,他第一次釣起一只海龜,餓壞了的眾人一擁而上,把海龜生吃殆盡,幾乎吃光了它身體的每一個部分。
Robertson還把海龜的血儲存在瓶子裡,每人輪流飲用,就這樣又熬過了一星期。
一轉眼,海上漂流已經15天了。
Robertson推測他們已經航行到了無風帶,雖然遇到船只的可能性增加,但其他的危險也隨之而來。
比如鯊魚和大型魚類開始在他們附近徘徊。換做平日,大伙可能害怕,但眼下食物短缺,男人們被激發了狩獵本能。
Robertson和兒子把這看作機遇,雖然鯊魚不敢惹,但飛魚和其他一些魚類,簡直就是最好的食物來源!
(Robertson一家捕魚求生)
男人們紛紛下水抓魚,偶爾逮到一條大魚,足夠解決船上人一天的伙食。
除了尋找食物,一船人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獲救之後吃什麼,牛扒,煎蛋,可樂,平日裡任何尋常的食物,如今在他們眼裡都成了無上的美味。
7月4日,海上漂泊已經20天了,Robertson一行六人還在堅持。
這天,大伙抓了一只海龜,給Robertson的妻子慶祝生日。
每個人體重都在不斷下降,缺水少糧,大家的身體也快要到極限了,但越是艱難的時刻,Robertson越是盡可能保持積極樂觀。
海上第28天,Robertson等人又迎來了一場大的考驗。數米高的浪一度差點打翻救生筏。所有人只能把身體固定在船上,盡力保持船體平衡。
Robertson根據浪頭推測,他們可能已經越過了赤道無風帶,來到了北半球…
(Robertson等人獲救)
巨浪過後,又開始了平靜卻煎熬的日子,不知不覺又過了十天。
1972年7月23日,距離光明號沉沒,Robertson等人開啟海上求生已經38天。
一個兒子突然看到了遠處有艘船的影子,並且那艘船正朝著Robertson等人的方向開過來。
Robertson激動到語無倫次:
“把信號彈給我!快給我!”
那艘船似乎發現了Robertson等人,開始放下繩梯,朝Robertson等人駛來。
Robertson等人終於登上了這艘大船,船上的大部分人都不會說英語,但Robertson等人還快明白過來:
這是一艘名為“東光丸2號”的日本貨船,正開往巴拿馬,一位船舷邊的水手恰好看到了Robertson打出信號彈…
(Robertson獲救後和日本船員合影)
Robertson等人終於獲救,他們吃到了久違的面包,喝到了久違的咖啡,還洗到了一個多月來的第一次澡。
之後他們被安排到各自房間休息,總算是徹底得救了…
之後,Robertson等人的事跡被報道,成為了當年全球最熱門的新聞,Robertson一家海上極限求生,生存38天獲救的故事也被英國人傳頌至今,甚至寫成了書出版。
(光明號的最後遠航)
這段傳奇的經歷也伴隨Robertson一家直到今天。不久前,Robertson的幾個兒子連同當年隨同上船的小伙,來到Robertson夫婦墓前祭拜。
大家都認為,這段經歷對後來的人生影響很大。
二兒子就對此感慨到: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勇士,它驅使你勇敢地活下去。那段經歷之後,我的人生態度一直都是:要麼去做,要麼去死。只要活著,就要堅持下去!”-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閨蜜暗戰,極限拉扯,這才是成年人該看的情感修羅場
- 挑戰美國極限 這個國家宣布部署華為昇騰芯片
- "搶跑"GPT-5!谷歌發布最強AI全家桶
- 正午陽光出品的10大巔峰劇,《琅琊榜》僅排第三,榜首實至名歸
- 溫哥華貸款經紀 解決各類疑難貸款
-
- 特魯多退休福利曝光:養老金近900萬,納稅人埋單
- 收匯票小心!加國企業主損失15.6萬
- 自由黨又丟一席 多數政府還有戲嗎
- 刷屏了!巨大的雙彩虹橫跨大溫哥華
- 住房危機 大溫超過2千套公寓空置
- 心疼大S!汪小菲二婚奢華一目了然
-
- 中國出口稀土需填寫最終用戶,進一步封堵漏洞
- 向習要護照 賀建奎手持美國綠卡公開喊話
- 有利買家 加拿大房價正進入調整期
- 朝鮮派兵援俄惹禍:烏克蘭或向國際法院起訴金正恩?
- 碳稅取消 加國4月通脹率或至1.6%
- 罕見使用"清除"一詞,美對中發出強硬信號
-
- 反常新聞:李強替代黨魁,習多次缺席重要大會
- 有的部門已經癱瘓,解放軍中人心惶惶
- 公寓市場正在放緩 買家都去哪了?
- 比他哥更慘!辛瓦爾弟弟被鑽地彈送入地獄
- 態度"急轉彎"?賴清德將兩岸統一比作"公司並購"
- 溫哥華牙醫診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務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