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報專業的家長小心了,土木工程改名了
高考完了就要給孩子報志願,正常情況下該咋報就咋報。
但今年的情況與眾不同,有一點需要特別提醒和注意,因為有大量學校的土木專業改名了。
最近十年土木行業堪稱是從極熱到極冷,轉折度和悲催度堪稱中國所有專業之最。
2010年之前土木工程專業是中國大學最熱門的專業,甚至沒有之一,那個時候就算是軟件專業都比不過土木。
當年不要說你是土木工程的高材生了,就算你說自己是個包工頭,出門在外別人都會高看你一眼。
但時過境遷,今天的土木工程可不是這樣了。
從農民工到建築師到意見領袖甚至是行業大佬,楞是沒一個說土木好話的,有良知的全在勸退。
中國有很多專業不行,被畢業生說自己的專業不好,但這些所謂的不好專業,聊起來為什麼不好的時候至少說法也是“雖然我們這行(),但是()”。
就算這些行業很差,但至少還有個雖然,土木行業連這個雖然都沒有了。
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土木的畢業生太多了,太多太多,嚴重超過了行業需求。
土木本身是一個對技術要求非常高的行業,而且設計師承擔的責任巨大,要是設計出了問題那可不是你道歉就能解決的事情,簽了字之後直接終身追責。
不僅工作量大,風險還高,所以土木行業的設計師正常情況下是一個超精英的職位,一位大師拿著筆專心推敲著建築模型,探討和琢磨空間尺度,這才是普通人對設計師的印象,濾鏡非常深。
但可惜同為設計師,外國的就是XXX·XXXX大師,中國的就是X工。
錢少事多責任重,因為除了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紀初那批吃到行業紅利的土木設計師外,後來的畢業生幾乎都是以踩踏的形式擠進各類設計院和設計公司的。
畢業的設計師太多了,招不完,根本招不完。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減薪了,把薪水減到畢業生自願不做設計師為止。
90年代末到2010年之間土木行業那曾經真實存在的爆火,反而成了土木行業的詛咒,因為曾經的土木行業確實供不應求,所以大學對土木行業的擴招是最嚴重的,最後出現的供需失衡也是最嚴重的。
大概七八年前就有土木畢業生在網上訴苦吐槽了,其他專業的貼吧要麼吵架,要麼討論學術問題,但土木工程貼吧對吵架和學術問題一點興趣都沒有,清一色的在勸人提桶跑路。
雖然終端就業早就不行了,但大學招生不管這個,依然在源源不斷的招收土木學生,因為大學招生也遵循市場定律,只要還能招的到學生,那自己幹嘛要縮減招生規模?
大學沒有動力去主動縮減土木行業的招生名額,更不可能自己主動勸退學生,這是大學自己的切身利益所決定的。
這種行為加劇了土木畢業生的就業困境,在就業市場已經明顯不行的情況下還在大量供應土木畢業生,讓寒冬更加寒冷。
雖然畢業生就業難不難,薪資低不低,這個不屬於大學的關注對象,大學也不會因此主動減少自己的招生名額。
但就業的寒冬早晚會反應在大學的招生上,雖然可能會遲個六七年才到,但早晚會到。
從2022年開始,中國大學土木專業招生情況出現了顯著惡化,招學生一年比一年難,這甚至還是在總體擴招的大背景下。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