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7-23 | 來源: 棕櫚大道本科申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令人唏噓!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不到,達特茅斯學院又一名亞裔學生的屍體在河邊被發現。
7月7日,年僅20歲、就讀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大二亞裔學生Won Jang,在失蹤了20多個小時後,被證實死亡。
當地警察局局長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雖然死因尚不清楚,但學校向警察局轉發了匿名電子郵件,指出欺凌或酗酒可能是導致死亡的原因。
目前,警方已經展開欺凌事件調查,校方也暫停了 Beta Alpha Omega 兄弟會和 Alpha Phi 姐妹會的活動。但校方發言人不願透露兄弟會或姐妹會在這起悲劇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5月21日,達特茅斯學院心理和腦科學系二年級、中國留學女博士在失蹤5天後被證實死亡,遺體在康涅狄格河被發現。學生在失蹤前2日,曾因心理健康問題住進了Dick’s House醫務室。
這不是第一起兄弟/姐妹會引發的惡性事件!
最近幾年,俄亥俄州立大學兄弟會曾發生因吸食笑氣致死的事故;斯坦福大學、西北大學兄弟會都曾被指控在派對上下藥致學生被性侵;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密蘇裡大學都發生過強迫學生過量飲酒致殘致死的惡劣事件……
一系列發生在校園內的欺凌事件,導致了不同程度的停學、開除、刑事指控,以及大學對兄弟會和姐妹會監督的審查。
PART.1
羞辱、霸凌、酗酒
逐漸變質的兄弟/姐妹會
兄弟會和姐妹會的本質是一種學生社團組織,它們舉辦的活動被統稱為希臘生活(Greek life)。不止美國,這類組織在加拿大和歐洲的大學校園都很常見。
美國第一個兄弟會於1775年在威廉瑪麗學院建立,名叫Phi Beta Kappa(ΦΒΚ)。4年後,兄弟會在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流行起來。而隨著女性開始步入校園,姐妹會也得以成立和發展。
每個兄弟會/姐妹會都擁有獨特的logo、旗幟、徽章、手勢、標志等。但有一個共同點,都會由希臘字母命名(類似αΩφ這樣排列組合),原因是最早的兄弟會成員希望繼承古希臘的學術風范與城邦管理制度。
兄弟會/姐妹會的2大性質和4大類別
兄弟會/姐妹會分全國性組織和地域性組織。全國性質的兄弟會/姐妹會居多,並且在美國各地大學裡都設有相應的分部,具體可劃分為以下4種:
Social Frats(社交型):成員均是單一性別,背景不同但以較富有的白人為主。社交型兄弟會/姐妹會與美國校園影視劇中所展現的最相似,擁有自己獨立的House,社交生活豐富多彩,各種派對、酒局、娛樂活動接連不斷。
Professional Frats(專業型):招收成員通常以專業為方向,成績為衡量標准,沒有男女界限之分。藝術、農業、商科、工程、法律、藥物、音樂、表演藝術、制藥和藥理學等美本專業領域均專業型兄弟會姐妹會。成員們在學習上互幫互助,共同促進專業領域和未來職業發展。
Honors Frats(學術榮譽型):學術榮譽型和專業型的兄弟會/姐妹會都以學習為導向,所以很容易被混淆。相比來說,學術榮譽型兄弟會/姐妹會更看重成員的學術能力,招攬新成員的硬性標准較高,只招收性格投緣的學霸級人物
Service Frats(服務型):成員們擁有共同的社會目標(比如女權、關注弱勢群體等),並為之進行長期的、非常有意義的社會服務和校園活動,致力於培養成員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同樣沒有男女界限之分,還允許成員同時加入其它兄弟會/姐妹會。
這4種兄弟會/姐妹會的party和活動都非常多。
但相較而言,社交型兄弟會/姐妹會玩得最花且最瘋狂。再加上該組織具有很強的階級色彩,導致了——
社交型兄弟會/姐妹會成為“霸凌”的重災區
加入兄弟會/姐妹會大致會經歷4個階段:Rush(參加前期招新活動)、Bid(接受入會邀請)、Pledge(進入新人考核)、Initiation(正式入會)。
為了篩選出最忠誠的新成員,老成員會在Pledge階段設置非常嚴格的考核要求,甚至常伴有羞辱、霸凌、犯罪行為的發生。
有網友曾在美版知乎Quora上進行提問“參加兄弟會/姐妹會,你的Pledge是怎樣的?”、“你見過或參加過哪些瘋狂的兄弟會/姐妹會欺凌儀式?”裡面的回答震驚三觀。
@Quora匿名用戶:
“不僅有一系列從中午12點持續到第二天早上6、7點的體能訓練,無時無刻被兄弟會老成員監視,手機上交、遠離人群、不允許洗澡刮胡子、被迫睡在地下室裡,整個Pledge我都在寒冷、饑餓和疲倦中度過。”
@Quora匿名用戶:
“我的Pledge經歷非常羞恥,所以我決定匿名。我是一個非常害羞的女孩,但2名姐妹會老成員命令我裸體進行自我介紹。此外,還要求我穿尿不濕,並對我進行語言上的羞辱。”
@Jenna H:
“我的姐妹會相互之間很和諧,沒有欺凌,入會僅僅是要求我們每個人自費參加一項公益活動,並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取得目標成績。但是我親眼目睹過另一個姐妹會灌醉一個女孩,在她喝的毫無意識的情況下將她脫光衣服獨自扔到森林裡。”
@Wallace:
“Pledge階段,兄弟會老成員會隨意對新成員進行辱罵和大喊大叫。每天6點,我們新成員都會被要求進行鍛煉,當我們跳躍之際,老成員會故意在我們腳下扔東西導致我們滑倒。我的韌帶就因此撕裂了,現在我的腳踝有一個疤痕。”
@McClure:
“我親生經歷過的一些:強迫飲酒,喝到宿醉和酒精中毒都是常有的;老成員讓我們用自己的牙刷給他們清掃地板和廁所;還有的故意把屋子弄臓,把衣服從衣櫃丟出來,讓我們再打掃幹淨。”
*回答內容較多,有刪減。
有的兄弟會/姐妹會在成員入會以後,這種考驗並沒有結束,新人將長期受到老成員的各種體罰和侮辱,直到有更新的成員加入。
面對兄弟/姐妹會這些出格的行為,美國大學其實也很頭疼。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校對兄弟會/姐妹會制定限制措施,甚至有30所美國大學直接選擇“封殺”兄弟會/姐妹會!
PART.2
利大於弊的生意
無法取締的兄弟/姐妹會
兄弟會/姐妹會這麼“可怕”,為什麼還沒被取締?主要原因在於,兄弟會/姐妹會帶來的利益足夠大。
經歷兩百多年的發展,一些美國大學兄弟會、姐妹會的運營模式和影響力早已超過大學的掌控,積累了非常龐大、優秀的人脈和資源網。
福布斯評選的美國500強企業中,有1/4的高管、超過120家企業的CEO大學時都加入了兄弟/姐妹會。美國前總統布什、前總統奧巴馬、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股神巴菲特等都是兄弟會的一員,中國學者胡適在康奈爾大學留學時也曾創建過一個華裔兄弟會。
在很多美國大學生眼中,進入兄弟會/姐妹會代表彰顯了“自身價值和身份”,是迅速擴大並打造優質人脈圈的必修課,同時不乏一些“野心勃勃”的學生把通過考驗當作未來發展的“捷徑”。
當然,最重要的是,兄弟會/姐妹會不乏一些“溫情時刻”。知乎平台上有網友提問“美國大學的兄弟會姐妹會有多傻”,有位答主的回答引起學霸君注意。她答道:
“兄弟會姐妹會確實有一點過家家的感覺,但是我在姐妹會裡結交到大學最好的4個朋友,姐妹會幫助了我很多,提供給我免費的出國交換學習的機會,你能說它傻嘛?”
兄弟會/姐妹會的宗旨是“Not four years, But for life”,即學生一旦入會就是終身成員,所有成員都將成為無血緣的兄弟姐妹。苟富貴,勿相忘,這種親密關系在你走出校園後也有可能持續維系下去!
所以,即便兄弟會、姐妹會常被負面消息裹挾,但仍有學生願意加入其中。
PART.3
中國學生是否有必要加入?
我們采訪了11位美本在讀生
為回答這個問題,棕櫚君特面向達特茅斯學院、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曼荷蓮學院等11所美國大學在讀中國留學生進行了調研。
其中,大部分留學生不建議參加,給出的理由包括: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GXH果果:
不要參加,兄弟會/姐妹會的活動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累死累活還要交會費。另外,如果你自控力不太強,很容易對學習專業課程產生松懈,快逃吧!
@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頓頓:
不建議參加,林子大了真的啥鳥都有,作為新成員很難全面了解兄弟會/姐妹會其它成員的素質、教養、有無不良癖好等。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加入很容易受到不良影響,白白耽誤學業。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Alice:
不建議學弟學妹參加,聽到過很多兄弟會/姐妹會的負面新聞,感覺這些組織具有很大的潛在危險。
另外,還有一部分留學生保持中立態度,給出的理由包括:
@達特茅斯學院的白格子:
我加入的兄弟會不是那種Party型,入會時有GPA要求,需要完成任務,但沒有任何不適行為的發生。如果有學弟想參加兄弟會,一定要仔細甄別,謹慎選擇。
@康奈爾大學的蔡蔡:
很早之前我聽過一些兄弟會的丑聞,對它的印象並不好。但最近我和一位兄弟會的成員成了課友,相處非常愉快,對這個組織的看法也有了改變。我不持鼓勵也不反對大家加入兄弟會,希望大家能注意安全。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SSS-:
我保持中立態度,我的外國室友是姐妹會成員,經常做慈善義工活動,改變了我對這個組織的刻板印象。但參加姐妹會要投入大量時間,學妹還是謹慎加入吧。
雖然此次調研樣本有限,但所有給予棕櫚君反饋的中國留學生幾乎沒有表示強烈建議學弟學妹參加兄弟會/姐妹會的。
不過,究竟是否要加入,還是要看學生的個人選擇。
最重要的一點是,無論是否加入這樣的組織,希望大家都能夠牢記自己讀大學的初心,獲得真正的成長。-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好消息北岸巴士線延伸至Metrotown
- 笑懵 視頻瘋傳大溫黑熊推賽博皮卡
-
- 央視開播、收視第一!看了《藏海傳》2集後我想說:肖戰又賭對了
- 等了5年的《人生若如初見》,終究是讓人失望了
- 加國屋主懵了!10天水費加利息$435
- 收匯票小心!加國企業主損失15.6萬
- 煙硝再起?中對美征74.9%反傾銷稅
- 溫哥華牙醫診所 經驗豐富服務全面
-
- 溫哥華資深貸款專家 解決貸款需求
- 印度國防智庫:中國直接參與了印巴沖突
- 拿自己人開刀!蔡奇:堅決整治黨內吃喝風
- 雨天還開飛車?溫村汽車翻了底朝天
- "我的房子,寧可空著也不租給老人"...
- 美公開現場照 何立峰小心翼翼"落後半個身位"
-
- 反轉了!卡尼稱秋季提交聯邦預算
- 比他哥更慘!辛瓦爾弟弟被鑽地彈送入地獄
- 何清漣:川普關稅戰確實贏了 最大贏點是…
- 為酒店逃稅100萬 大溫華裔被判刑
- 德國外長:北京應承擔烏克蘭戰爭和平責任
- 路透社: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稱願與杜特爾特家族和解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