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8-16 | 來源: 加西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加西網綜合)由於護理費用飆升,大溫蘭裡一對夫婦也不得不為車禍殘疾的女兒尋找一個可以負擔得起的看護之家。
根據溫哥華太陽報的報道,30 多年前,吉姆·亨德森 (Jim Henderson) 和科琳·亨德森 (Colleen Henderson) 夏威夷慶祝結婚 25 周年紀念日之旅因接到電話而中斷,他們的三個女兒在從朋友家回家途中在楓樹嶺 (Maple Ridge) 遭遇車禍。
20 歲的女兒特裡西婭當場死亡, 18 歲的女兒克裡斯塔腿部骨折,右臂也有很深的傷口。 15 歲的女兒卡拉昏迷了 90 天,隨後在醫院接受了兩年的康復治療。
現在,由於費用高漲,蘭裡夫婦正在努力為小女兒卡拉尋找一個永遠的家,卡拉患有視力障礙、短期記憶喪失和嚴重的身體損傷,需要全天候的監督。
自 2010 年以來,卡拉一直住在由 Connect Communities 運營的蘭裡 South House 腦損傷集體之家。但今年早些時候,在這家營利性公司將看護費從每天 260 元提高到 500 元後,吉姆和科琳不得不讓女兒搬家。
這對夫婦表示,ICBC的結構性和解協議使他們能夠支付女兒多年的私人護理費用,但最新的看戶費用超出了他們的承受能力。
爸爸吉姆·亨德森指卡拉在家裡住了 17 年之後,有了足夠的錢去看護之家。她在那裡住了近 13 年,每天支付 260 元。但2019 年,每天 225 元的看護費增加了 16%。
他當時甚至建議看護中心應該每年提高看護費,連續四、五、六年都沒有增加看護費,現在突然大漲讓人承受不起。
他還表示,隨著近年來護理標准的下降,他擔心卡拉有可能只是得到食宿。
2023 年 8 月和 9 月,他和Connect Communities 人力、文化和服務總監傑米·柯蘭 (Jamie Curran) 之間的電子郵件顯示,看護之家願意在幾個月內逐步實施新價格,但漲至每天 500 元是沒有商量余地的。
父母還擔心由於缺乏工作人員的治療,卡拉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該看護中心則表示,活動的頻率取決於卡拉的感受。
Connect Communities 首席執行官帕蒂·弗拉赫蒂 (Patti Flaherty) 表示,該家庭每天 225 元的起始看護費率遠低於他們和 ICBC 的結構性和解中的每日津貼,但承認該公司多年來沒有逐步提高看護費。
盡管如此,她表示,鑒於員工和設備成本不斷上漲,亨德森夫婦在 2023 年每天支付的 260 元的費用對於看護中心來說是無法承受的。
亨德森夫婦向弗雷澤健康中心、當地新民主黨議員梅根·戴克曼 (Megan Dykeman) 和BC省公共監護及受托人提出上訴。尋求幫助,但被告知由於 Connect Communities 看護中心是私人公司,衛生部門或省政府幾乎無能為力。
亨德森夫婦表示,問題在於由於他們通過ICBC獲得了第三方資助,衛生當局拒絕提供任何支持。後天性腦損傷計劃的一份登記表顯示,卡拉沒有資格獲得支持,因為她有自己的資金。
吉姆·亨德森表示,他向 菲沙衛生局(Fraser Health) 詢問了公共輔助生活床位的平均日費是多少,以便了解 Connect Communities 的合理增長幅度是多少,但沒有得到答案,後來衛生當局一名員工告訴他,Connect 衛生當局補貼的公共床位的費率為每天 340 元。
菲沙健康中心在周四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已與該家庭取得聯系,“了解他們的情況,並確保他們獲得下一步護理所需的信息。”
衛生當局表示,根據ICBC和省政府最近的公告,2021 年 5 月之後提出的索賠有資格獲得某些家庭和社區護理服務,“醫療服務計劃是第一付款人”。符合條件的個人可以使用第三方資金來接受這些政府服務。
但是,如果第三方資助是在 2021 年 5 月之前建立的,就像亨德森案例一樣,該資金“不得用於獲得補貼的輔助生活或長期護理服務”。
不過,一旦一個人用完 ICBC 的賠償金,“他們可能有資格申請 菲沙衛生局輔助生活或長期護理服務。”
營利性護理機構的成本增加和護理時間減少一直是一個反復出現的問題。
上個月,BC 省老年人權益倡導者丹·萊維特 (Dan Levitt) 報告他的辦公室收到大量投訴,稱私人輔助生活和長期護理機構的租金上漲了 24%。
去年 9 月,萊維特的前任伊索貝爾·麥肯齊 (Isobel Mackenzie) 還發現,營利性長期護理機構提供的護理時間比政府支付的時間少了 50 萬小時。
歸根結底,吉姆·亨德森表示,他只是希望能夠為卡拉提供一個住所,為她提供所需和應得的支持,最重要是負擔得起的並且有足夠員工能夠幫助患有腦損傷的人。
REF:
https://vancouversun.com/news/langley-couple-speak-out-af...- 加西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或許可,嚴禁轉載或摘錄
- 大溫最富有的城市 錢花光要加地稅了
- 投資房產高回報 大溫夫婦被騙175萬
- 大溫要熱爆了 下周氣溫可能達30度
- 17萬贓物 當局擬沒收大溫華裔房產
- 慘! 溫哥華跌出全球最佳城市榜單
- BC省府麻煩大了 這法案反對聲一片
-
- 在再次降雨前 大溫氣溫將飆至23度
- 租房給這種人 加拿大最冤種的房東
- 大溫公交客流量暴漲 竟超過了大多
- 黃石公園慘劇 遇難中國游客是他們
- 朱媛媛患病後一直希望奇跡出現,病房照令人淚目
- 振龍電器 各類熱銷家電 種類齊全
-
- 朝鮮派兵援俄惹禍:烏克蘭或向國際法院起訴金正恩?
- "我的房子,寧可空著也不租給老人"...
- 公寓市場正在放緩 買家都去哪了?
- "就地死亡"!央視主播將"兩岸"喊"兩國"
- 振龍電器 各類熱銷家電 種類齊全
- 路透社: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稱願與杜特爾特家族和解
-
- 中國出口稀土需填寫最終用戶,進一步封堵漏洞
- 加國慘 財政狀況惡化超其它G7國家
- 態度"急轉彎"?賴清德將兩岸統一比作"公司並購"
- 納奈莫一游 美國護士想舉家搬到BC
- "休戰"90天 中國對美出口商樂觀不起來
- 罷免總統:國民黨迎合北京的一場鬧劇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