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8-28 | 來源: 中央社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變性 | 字體: 小 中 大
示意圖。(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BBC報道截圖 香港教育局在中學三年級的公民、經濟與社會科教材有關性教育部分,教導學生要拒絕婚前性行為,並舉例若學生有性沖動可以“一起到運動場打羽毛球”。相關內容不但引來香港立法會議員批評,連外媒也熱議。
綜合港媒近日報導,香港教育局日前上傳中學三年級公民、經濟與社會科(公經科)教材,其中有關性教育部分引起社會熱議。
該部分的教材列明學生需要學習拒絕婚前性行為,教導學生避免性沖動,如約會時“避免性感衣著”、約會地點可選在鬧市和快餐店,避免在幽靜場所。如果發現自己有性沖動,可以“避開”、“轉移”。
其中,教材中有份由學生訂立的戀愛與親密界限承諾書,寫出自己如有性沖動會如何控制等。
教材中又舉例,如果雙方可能會發生性行為,可以選擇包括“立即離開現場”或“一起到運動場打羽毛球”等。
相關教材在香港引起廣泛討論,立法會議員江玉歡表示,教導學生如有沖動時可以打羽毛球是不切實際,反問怎樣在時間緊迫下預訂場地及借球拍。
近日不少外媒都報導上述教材,如美國紐約時報、英國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及獨立報等。 其中紐約時報報導,香港青少年覺得有沖動可打羽毛球的說法很有趣,一些人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該政策背後的官員“頭腦不清”,還有人把它變成了性俚語,用“羽毛球友”代替“炮友”。
報導說,中國中國、香港和台灣的年輕人經常用俚語談論性,如果約會對象問要不要“來我家看貓咪後空翻”,就是有另一種涵義。現在香港也流行了新的俚語,就是“我想和你一起打羽毛球”。
獨立報也引述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有羽毛球的朋友”現在變成有關性的委婉說法。 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25日回應表示,相關教材並不是保守,是希望保護青少年,主要是就讀初中,12至14歲的學生,教導他們要正確為自己負責任,懂得愛護自己及尊重別人,學生將來成長要面對更復雜的社會及環境。-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中國男子殘殺變性人挖出內臓 在機場被逮捕
- 假山假景假臉,央視《藏海傳》爆火,打臉內娛多少"垃圾"古裝劇
- 《人生若如初見》收視爆了,卻被觀眾要求停播下架,差評理由一致
- 植物園舉辦唐頓莊園主題花藝盛會
-
- 黃石公園慘劇 遇難中國游客是他們
- 汶川地震廢墟中被救起的孩子好好長大了...
- 驚!本拿比女子在後院與山貓面對面
- 大溫今天有閃電? 周末將一夜入夏
- 中國大使期待會談 卡尼:與中國沒有相同價值觀
- 溫哥華牙醫 采用先進技術最新設備
-
- 大溫著名發廊 美發師都來自於日本
- 中國兩兄弟搭橡皮艇偷渡台灣成功
- 赴美旅行新規:手機被查 這些人正被重點盯上
- 何清漣:川普關稅戰確實贏了 最大贏點是…
- 當街槍殺兩人!加拿大全國通緝兩青少年
- 加國移的民!78歲老頭涉嫌性侵幼女
-
- 俄需要達成怎樣的特別軍事行動結果?普京回應
- 這選區自由黨一票領先 將鬧上法庭
- 習實錘喪軍權!?吳謙退場 三新軍校"去習"
- 台長"心碎" 美國之音大規模裁員
- 中國解禁中東力挺,波音股價飆升50%成大贏家
- 美公開現場照 何立峰小心翼翼"落後半個身位"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