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09 | 來源: 超級生活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他是CTV National News駐多倫多的著名記者,雖然平時一直在講述其他人的故事,但最近卻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今年9月,John首次公開談論他親歷的無症狀雙癌症有多可怕。
他現年53歲,平時生活很健康,也不吸煙。要不是被老婆督促去做常規檢查,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得了癌症。
去年在一次常規結腸鏡檢查後,他得知一個讓人震驚的噩耗。醫生說他患有直腸癌和肺癌,以及肝部癌細胞病變。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根本沒有感覺到任何症狀。
John在接受Daily Hive采訪時表示,真的很感激妻子Tammy和朋友鼓勵他去預約檢查。
雖然得知自己面臨2種癌症,“令人恐懼和震驚”,但在有治療方案的情況下被診斷出來,仍是一種運氣。
“我今年53歲,從未吸煙。如果這發生在21世紀初,醫生說我很可能會在18個月內就死了。由於外科技術的顯著進步和無數癌症研究人員的努力,我的情況還不錯。盡管與2期和4期癌症作斗爭很痛苦,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
John承認,過去的一年是“艱難的”。他不得不接受手術,切除一半的右肺、一大塊結腸和三分之一的肝臓。
1月底,他進行了10小時的手術後,被直接送往ICU重症監護室,在醫院住了一個月。那時他的肝臓開始衰竭,臉色發黃。然後出現危及生命的血栓和嚴重的醫院感染。他失去了味覺,體重減輕近30磅。
出院時他幾乎無法走路,身體虛弱,無法接受化療。“但事情正在步入正軌,目前聽起來還算樂觀。希望我能長期處於穩定狀態,然後回去工作。”
最近他接受的是造口術逆轉手術。今年1月,他需要一個回腸造口袋,以便醫生對他消化系統進行臨時旁路手術。
“8個月來,我一直帶著那個口袋,上周才把它逆轉過來。目前,他正在經歷一段‘調整期’。”
除了必須服用專門的藥物,他還必須每3個月接受一次掃描。
像許多癌症患者一樣(僅今年就有約247,000名加拿大人被診斷出癌症),John必須定期接受檢查。
“如果掃描看起來都很好,那我就可以過正常生活,直到下次掃描再看看情況如何。”
對明天的不確定性,也讓John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
“這讓我學會活在當下,最大限度地利用擁有的時間。我不知道我還有多少時間。這可能是很長,也隨時可能變糟。”
盡管John的治療充滿痛苦和不確定性,但他非常感激自己得到的善意和支持。
只是,公開自己的診斷結果是他很不習慣做的事。“作為一名記者,故事不應該關於我自己的,而是發生在其他人身上的。在我近30年的職業生涯中,我沒做過這樣的事。”
但他坦言,如果自己的經歷能幫到其他人,那意義就有所不同。
在這個分享的消息評論區,很多網友都留言祝福。
“這些癌症在過去3年裡,變得愈發普遍,這讓人震驚。我很高興你正在恢復中。”
“感謝分享。4年前,我前妻在47歲時被診斷出患有4期ALK+非小細胞肺癌。在此之前,我也一直以為吸煙才會導致肺癌。幸運的是,她經過治療後,過著相對正常的生活。”
“祝你一切順利。我也是一名肺癌幸存者,現在過得很好。”
“祝你一切順利。我就奇怪為什麼沒有在新聞上看到你。我朋友上個月因結直腸癌去世了,享年51歲,這提醒我們所有人要去做檢查。保持希望,繼續戰斗,看到每一天每一刻的美好。”
“你用自己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正確的方式。謝謝你,期待再次在頻幕上見到你。”
最近,John的妻子還參加了瑪格麗特公主醫院戰勝癌症步行活動,在朋友、家人和其他支持者的慷慨解囊下,籌集了30,000加元的捐款。
他分享道,“她陪我去看病做掃描。在我住院的一個月裡,她每晚都陪我待在醫院裡。”
John補充說,朋友們也是他重要的精神支柱。他還想要分享一個重要信息:堅持定期進行癌症篩查。“我無法想象,如果我沒有做結腸鏡檢查會發生什麼。”
很多人會因為這因為那推遲常規篩查,但根據親身經歷,這項檢查關乎生命。作為一名記者,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故事,讓大家提高警惕。
John的首席腫瘤學家Ronald Burkes醫生表示,現在不吸煙者占肺癌患者的很大比例。而死於肺癌的女性比死於乳腺癌的還多。
然而,肺癌研究仍然嚴重缺乏資金,部分原因是它與吸煙的歷史聯系。
Burkes醫生希望有更多人接受結腸鏡檢查。結腸癌正以驚人速度影響年輕人。雖然加拿大的篩查從50歲開始,但他和許多同事認為,篩查應該從45歲開始(這是美國的標准)。
至於查出雙癌症,雖然不是經常發生,但當醫生找到一種癌症擴散時,可能就會發現另一種並存癌症。
所以各位小伙伴要引以為戒,千萬記得做常規體檢。
Ref:
https://dailyhive.com/canada/ctv-john-vennavally-rao-double-cancer-diagnosis-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2名記者采訪時被打傷手機被搶走,負責人叫囂...
- 面相變了,66歲的倪萍再陷整容風波,難怪陳凱歌當初選了陳紅
- 長周末多場暴雨 大溫僅一天有陽光
-
- 一棟房住25名外國工人 三人被判刑
- 陳羽凡白百何離婚後,50歲發福認不出,兒子像媽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一大家出國旅游玩這個 差點悲劇了
- 2025年,前景最被看好的十大行業.....
- 素裡結伴上學失蹤?倆女生安全找到
-
- 大溫油價展望 夏季駕車終於輕松了
- 溫哥華資深貸款專家 解決貸款需求
- 馬筱梅發言一句話戳中大S痛點,張蘭樂開花
- 印度控中國向巴提供衛星支援 曝北京反應
- 罷工能避免嗎?加國郵政提供新報價
- 藏海傳劇情快伏筆多,成長故事吸睛,遺憾權謀線略簡單
-
- 大溫議員:BC應加強市政支出的監督
- 男子偷渡境外網絡賭博:非法獲利171萬獲刑6年半
- 德國外長:北京應承擔烏克蘭戰爭和平責任
- 多倫多地鐵殺人案 中國男子被判終身監禁
- Condo鎖盒密密麻麻!多倫多這種公寓最難賣
- 一文看懂肖戰《藏海傳》人物關系,面具人是誰?藏海仇家不止1個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