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0-27 | 来源: 上游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对症下药的“药方”早已开好。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十年前,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聚焦到主旋律影视剧创作上来。要清醒认识到,“主旋律”三个字从来不是劣质影视剧的护身符、遮羞布,更不是某些创作者、制片商用来绑架观众的道德武器。
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剧照。/重庆了望截图
误区一:追求“好看”≠避免“难看”
主旋律影视剧要想赢得观众,尤其是赢得年轻一代观众的喜爱,“好看”是一项基本条件。
追求“好看”带来的改观是明显的。纵观这几年“出圈”的主旋律影视剧,从扶贫剧《山海情》到革命历史剧《觉醒年代》,从以真实事迹改编的《大山的女儿》到群星集结的《理想照耀中国》……剧情扣人心弦,立意深刻高远,让很多年轻人为它们打出高分,自发地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安利”。
然而,追求“好看”绝不等同于避免“难看”。不少创作者心知肚明,说教式的主旋律影视剧只是“圈地自萌”,他们也努力尝试让主旋律变得好看。但这往往又容易走进另一个误区:让所谓的“好看”凌驾于真实性之上,导致影视剧脱离了生活的土壤,变得悬浮又狗血。
拿最近讨论度很高的《山花烂漫时》和《我本是高山》来说,它们都是以张桂梅事迹为原型改编的人物传记类影视剧。《山花烂漫时》赚足观众眼泪,成为收视爆款。《我本是高山》自上映以来一直争议不断,收获了“一地鸡毛”。
究其原因,或许在于《我本是高山》为了追求“好看”,反而走进人物庸俗化、故事套路化的死胡同里。该剧将张桂梅办校的初衷,从责任信仰改为丈夫的遗愿;将酗酒家暴的父亲改为母亲;女孩们求学困难想要放弃,改为不想读书逃课逛街……这些为了增加所谓戏剧冲突的“魔改”,不仅脱离了真实的人物经历,也丑化了剧中女性的形象。
“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对创作者来说,与其过分苛责那些“恶评主旋律影视剧”的观众,不如更好地观照一下自身,多反问自己几句:在创作中是否真正走进了群众中?是否真正尊重了观众的审美和智商?
电视剧《觉醒年代》剧照。/重庆了望截图-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人民的名义》后,陆毅再次证明,他的确不适合主旋律作品
- 《澳门故事》:当微短剧唱响"主旋律"|微剧评
- 振龙电器 各类热销家电 种类齐全
- 特朗普突然降关税 对加国有何启示
- 大温华裔车祸惨死 嫌犯就这样没事了
-
- 《人生若如初见》收视爆了,却被观众要求停播下架,差评理由一致
- 什么鬼?大温推行成人如厕训练活动
- 加国高中附近血案 5名青少年被捕
- 这里将于周六举办盛大游行与演出
- 女子持加拿大护照美国转机被拒:关小黑屋5小时
- BC老年人600万元就这样不翼而飞
-
- 多选区重新计票 自由党或拿171席
- 中国军事科技战力 首次得以在实战中验证
- 广东耗资10亿豪宅将被强拆 引爆舆论
- 营养师传授"彩虹饮食法"让你更健康
- 陆媒:短短一天,印巴局势迎来大转折 ...
- 新内阁将很精简 超过一半是新面孔
-
- 周一检查周四手术 加国人国外就医
- 温哥华贷款经纪 解决各类疑难贷款
- 王兴兴最新发声:我们非常缺人,所有岗位都缺!
- 自由党1票领先的这选区又有新情况
- 大温华人女子干这事遭举报+罚款$300!全网怒了
- 关税逼退中国商品 美西港口清空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