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1-01 | 來源: 常識流通處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萬聖節 | 字體: 小 中 大
更重要的是,它第一次大規模地實現了萬聖節的本土化,將萬聖節過成了中國年輕人的萬梗節。沒有什麼南瓜燈、鬼斗篷,有的是各種作妖搞怪、出其不意的歡樂創意。
但即使是這樣,還有人不放心。
網絡消息顯示,在去年一度成為上海知名景點、位於巨鹿路的“FOUND158”下沉式廣場已被黃色柵欄團團包圍,本應出現的各種“奇裝異服”,在身著黃背心的保安人員的“勸導”下銷聲匿跡,就連財神爺的裝扮者也被“遣返”。
說實話,對此我感到非常不理解。對平庸生活的一種反抗而已,年輕人為數不多的釋放情緒的節日而已,有必要如此緊張、如臨大敵麼?
不知道跟上海的“禁止”有沒有關系,今年的萬梗節大本營,移師到了杭州。
2024年萬聖節前的最後一個周末,很多年輕人直奔西湖邊。可以不扮鬼,但不能不扮“梗”。什麼刀螂組合、陽光玫瑰和巨峰葡萄……遍地抽象梗,想起了有人說過的一句話:不是精神病院住不起,而是萬聖節更有性價比。
放一組照片大家感受一下。
平日在學習、工作、生活中不斷壓抑自我的年輕人,在這一刻好像才真正活了過來。
杭州的萬梗節,出現啥問題了麼?我反倒覺得對這個城市來說,萬梗節是一個加分項。
再說回上海。
說實話,上海是一座我非常喜歡的城市。同事馬驥遠和他的叔叔、上海作家馬尚龍在合著的新書《上海秩序 深圳氣質》裡寫道,上海人的形成是釀酒式的,經過了時間的發酵與沉澱。我認同這種說法。江南文化與世界文明在這裡交匯、激蕩,形成了富有能見度的上海品格。
去年秋天我第一次到上海——慚愧——隨手在街頭拍了幾張照片,其中一家餐館的“反畫餅文學日報”,其實就有點萬梗節的意味。
所以,對這座城市的這一次表現,我是比較失望的。
關於上海,除了驅離萬聖節,另一件令我感慨的事是,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標題叫《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關停唯一的外語頻道》。文章說,上海外語頻道疑似被關了。
上海外語頻道開播於2008年,就是舉世矚目奧運盛會舉辦的那一年,開播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服務2010年上海世博會,這是繼北京奧運會之後,中國舉辦的又一次大型國際盛事。
那些年,中國盛事、喜事不斷,占據了國際舞台的中央,中外互動頻繁,國際賓朋盈門。上海外語頻道的開播,用當時官方的話來說就是:
“體現出上海作為一個國際性大都市所應有的開放意識和服務意識。”
而今,它疑似被關,其中一個原因是,上海的老外在減少,觀眾流失了。從2020年開始,上海市統計局不再單獨提供在滬外國常住人口的數據,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外企撤離,以及其他一些不方便說的原因,很多老外離開了上海,回到了自己的國家,或者去了別的地方。
疑關外語頻道與禁止“奇裝異服”,彼此間有什麼隱秘關聯嗎?
我不知道。
我知道的只是,再過些天,聖誕就要來了。
不知道到時會不會有抵制聖誕的聲音。近些年,我們不斷看到,一些地方出台禁令,不允許商家懸掛聖誕飾物、進行聖誕促銷,乃至規定須清理沿街與聖誕有關的櫥窗貼畫等。總之,要對聖誕來一場“堅壁清野”。
我想說,對待聖誕的態度、聖誕節日氛圍的有無,也可以成為一個地方的文明發育程度的觀察與衡量指標。要知道,在這樣一個強調開放的時代,對一個城市來說,驅逐洋節並不是一種榮光。
我還想說,哪個地方對世界秉持開放、包容的態度,你就可以選擇將自己的肉身與夢想安放到哪個地方去。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修改於2024年11月01日-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恐怖:BC萬聖節糖果中發現剃須刀片
- 煙硝再起?中對美征74.9%反傾銷稅
- 新冠陽性率升高,專家研判:預計5月下旬達峰
- 撞死1家4口 奔馳華女被控轉移財產
-
- 德華至死不知,老丁娶她,並不是想通了,而是背後有人在推波助瀾
- 溫市要建永久性標志 將花費這麼多
- 福溪螃蟹節再辦 這螃蟹西海岸獨有
- 巨瓜!絕美小花黃楊鈿甜佩戴百萬耳環引發其父公務員發國難財質疑!
- 溫哥華資深貸款專家 解決貸款需求
- 重磅!加國將對美關稅降至近乎於零
-
- 台長"心碎" 美國之音大規模裁員
- 美越貿易談判之際 越南豪送川普集團15億美元
- 罷免總統:國民黨迎合北京的一場鬧劇
- 赴美旅行新規:手機被查 這些人正被重點盯上
- 唉!溫哥華又被貼上最不想要的標簽
- 突發!加國郵政周五開始撂擔子罷工
-
- 溫哥華資深貸款專家 解決貸款需求
- 納奈莫一游 美國護士想舉家搬到BC
- 葉童,有著張揚的生命力和灑脫的帥性,乘風破浪正當時 | 二湘空間
- 中國解禁中東力挺,波音股價飆升50%成大贏家
- 美公開現場照 何立峰小心翼翼"落後半個身位"
- 俄需要達成怎樣的特別軍事行動結果?普京回應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