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1-20 | 來源: 三體引力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今天上演星艦第六飛,也是今年最後一次星艦測試飛。少許遺憾,星艦基地沒有再度上演魔法般的「筷子夾火箭」,放棄原位回收改為海面濺落。意料之內,星艦飛船首次在軌演示重新點火,並以高精度軟著陸於印度洋濺落點,測試目標大部分達成。
星艦第六飛意味著第一代星艦謝幕,期待明年第二代星艦驚艷登場。
●發射速覽
●發射全程
第六飛與第五飛僅僅時隔37天,這是歷次星艦軌道試飛間隔最短的。從星艦首飛到第二飛,間隔212天;從第二飛到第三飛,間隔118天;從第三飛到第四飛,縮短至84天;從第四飛到第五飛,間隔時間增至128天;從第五飛到第六飛,間隔銳減至37天。
美中時間11月19日傍晚16:00(北京時間11月20日早晨6:00),位於德州博卡奇卡星艦基地1號軌道發射位,編號B13+S31星艦組合體磅礴而起,開始星艦第六次跨大氣層軌道測試飛行,開啟Plus版星艦測試飛。
星艦第六飛組合體:超重型火箭B13+星艦飛船S31,屬於第一代星艦最後一次測試飛。全艦高度121.3米,發射質量~5000噸,推進劑質量4600噸(B13:3400噸 + S31:1200噸),幹質量394.5噸(B13:275噸+S31:119.5噸)。
00:00
/
01:09
倍速
第六飛飛行路徑與第五飛一樣,從德州星艦基地發射,原計劃升空7分鍾後超重型原位捕獲回收,升空65分鍾後星艦飛船在南印度洋海域軟著陸濺落。第六飛軌道仍屬於跨大氣層軌道(TAO),飛行軌道-15x213公裡,赤道傾角26.2°,繞地飛行半圈。
不同的是,第六飛在日落時分發射,日出時分星艦飛船軟著陸。而第五飛是在日出時分發射,夜幕時段星艦飛船軟著陸。之所以選擇這一時間段發射,而不像前5次選在當地上午發射,最重要考量因素在於為了更好地觀測星艦著陸。第六飛測試重點之一就是進一步驗證星艦飛船以更高精度著陸能力。因此測試團隊希望獲得更清晰、更全面的飛船著陸影像。當星艦飛船S31飛越半個地球、跨越13個時區之後,執行水面軟著陸,目標著陸區位於
南印度洋濺落點(25°S, 54°E)
,處在東七時區(北京時間屬於東八時區)。當星艦著陸時,正值當地日出時分早上6點鍾,這為
提前設置在濺落點的無人攝像機以及遠處觀察人員,提供良好的
光學拍攝和視覺觀察條件,從而獲得更高清、更全面的著陸影像,為後續嘗試捕獲飛船提供必不可少的飛行信息。
T-01:15:00,即發射倒計時1小時15分,星艦發射總監開始確認各部門預備狀況,並且投票決定是否加注推進劑,核准後下達加注指令。
T-00:00:30,倒計時30秒,發射總監下達發射指令。
T-00:00:10,倒計時10秒,啟動發射台噴水降噪系統。
T-00:00:03,倒計時3秒,超重型火箭B13的發動機控制器啟動點火程序。33台猛禽發動機全部點火。
00:01
/
01:00
倍速
T+00:00:00,星艦組合體蓄勢待發,待33台猛禽發動機增至指定推力。
T+00:00:02,星艦組合體從發射台起飛。
T+00:01:02,上升階段通過最大空氣阻力點(Max-Q),即火箭經受空氣動力應力最大值。
T+00:02:32,B13關閉30台猛禽發動機,只保留3台中心發動機繼續點火,且以50%推力運行。這一操作與IFT-2、IFT-3、IFT-4、IFT-5幾乎相同,為接下來熱分離做准備。
00:00
/
00:16
倍速
T+00:02:39,啟動熱分離。先是S31啟動6台猛禽發動機點火程序,隨即超重型和星艦飛船之間連接解鎖,利用發動機尾流推力作用到超重型頂部的熱分離環,實現一二級分離操作。這是星艦第五次進行熱分離操作(IFT-2、IFT-3、IFT-4、IFT-5、IFT-6)。熱分離後,B13開始翻轉機動,為返航調整姿態。
T+00:02:44,B13啟動返航點火,重新點燃中間圈和內圈的13台發動機,持續點火54秒。
T+00:03:40,B13拋棄火箭頂部的熱分離環,這是星艦第三次執行這類操作,目的是減輕返航時的火箭質量,提升著陸回收精准度。熱分離環重約9噸,高約1.83米,從星艦第二飛(IFT-2)開始使用。未來第二代星艦系統將使用更輕的熱分離環,不再采用不能復用的拋棄型,而是設計成固定在超重型火箭頂部,與火箭主體一樣可以完全復用。
00:01
/
00:21
倍速
升空不到4分鍾,發射總監宣布:
Booster Offshore Divert(
助推器離岸轉向),表示取消B13原位回收操作。意味著自檢系統顯示:未能達到符合B13返回執行捕獲回收的條件。
按照操作流程,在超重型捕獲回收前三分鍾,測試團隊及自檢系統會對超重型火箭、發射塔及其捕獲機械臂回收系統進行數千項檢查,以確認是否全部滿足安全標准。只有100%符合回收標准,才由發射總監手動發出操作指令,否則超重型火箭就會默認放棄返航原位回收——取消「筷子夾火箭」操作。
如同這次一樣,選擇一條飛行路徑,執行著陸點火,在墨西哥灣受控安全濺落。隨後觸發AFTS自動引爆。
針對這次第六飛,任務設計人員還優化了超重型火箭發射與返回的軟件控制及准許標准。安全比回收更重要,安全第一位。只需再接再厲,後續再現筷子夾火箭!?
到底什麼原因導致了自檢系統顯示未能達到原位捕獲回收條件?
原因之一:▲根據SpaceX直播畫面顯示,升空2分55秒,B13發動機冷卻管被扯斷(箭頭指向)。
00:01
/
00:11
倍速
原因之二:▲根據航天自媒體CSI-Starbase報道,
星艦
發射塔頂部通訊避雷針傾斜受損。
這些異常狀況都會觸發自檢系統報警,顯示無法達到符合B13飛回發射場並執行捕獲回收的條件,使得發射總監放棄原位回收操作,改為海面濺落。所以,盡管這次沒有再次成功驗證超重型火箭原位捕獲回收,卻成功檢驗了發射系統的安全運行機制。
一二級熱分離後,星艦飛船S31的6台猛禽發動機繼續點火,持續5分48秒。
T+00:07:59,3台真空版發動機關機熄火。
00:00
/
00:43
倍速
T+00:08:28,3台海平面版發動機關機熄火。S31開始滑行,遠地點預定高度213公裡,繞行地球近半圈。第六飛與第五飛、第四飛、第三飛的預定軌道一致,但遠地點有所不同。第六飛遠地點只有190公裡,而不是213公裡。第五飛和第四飛遠地點都是213公裡,第三飛遠地點234公裡。
T+00:37:47,S31在軌啟動單台猛禽真空點火。這是星艦第一次嘗試太空點火(IFT-3原計劃嘗試,因飛船姿態不穩而取消),啟動單台真空猛禽發動機進行短暫點火(約3秒),讓飛行軌道稍微向前推進,這樣會讓飛船以更大攻角進行再入,以減慢水平速度,有助於飛船以更高精度著陸。這項測試之所以重要,因為這是星艦未來進行全軌飛行、部署衛星、捕獲回收的必要條件。
T+00:39:45,S31處於125公裡高度,星艦迎風面開始顯現橘紅色。這是由於星艦高速飛行與大氣摩擦升溫出現的等離子體場。隨著飛行高度降低,高溫等離子場顯現越加明顯。
T+00:47:13,S31開始進入再入階段。飛船襟翼開始進行氣動控制。
00:01
/
00:43
倍速
T+01:04:38,S31開始轉身著陸(Landing Flip),為了發動機點火,將星艦艦身由水平翻轉為垂直於地面。
T+01:05:10,S31啟動3台中心發動機著陸點火(LandingBurn)。
這是星艦史上第四次演繹神龍擺尾這一高難動作。前三次分別是2021年5月5日SN15高空試飛時首次演繹,2024年6月6日S29軌道級試飛時首次演繹,2024年10月13日S30再度上演。
00:01
/
00:18
倍速
T+01:05:31,S31以垂直姿態觸及海面,先是船尾落入水中,隨後船身翻轉,成功軟著陸於南印度洋目標濺落點。
星艦軟著陸階段,正值當地日出時分,為提前設置在海面上的攝像機提供了絕佳拍攝條件,高清記錄S31海上軟著陸全過程,也為全球觀眾透過星鏈網絡直播畫面而看得一清二楚。
這次測試重點之一:驗證S31厘米級的高精度著陸能力。這一目標遠高於星艦第五飛S30達到10米級的著陸精度。
測試團隊希望通過實測S31精准軟著陸,進一步
驗證星艦高精度著陸能力,為第二代星艦盡早嘗試原位捕獲回收做准備。
●第六飛測試目標
如果說一個月多前的星艦第五飛,堪稱開發測試5年來最具挑戰性、最具顛覆性的一次測試飛,那麼這次第六飛就是IFT-5 Plus(增強版第五飛)。套用奧運會slogan的說法「星艦第六飛追求更好、更准、更強」。星艦第六飛主要測試目標如下:
①星艦首次嘗試真空點火
這是星艦第一次嘗試太空點火,啟動單台真空猛禽發動機進行短暫點火,使飛船飛行軌道稍微向前推進,這樣會讓飛船以更大的攻角進行再入,以減慢水平速度,有助於飛船以更高精度著陸。這項測試之所以重要,因為這是星艦未來進行全軌飛行、部署衛星、捕獲回收的必要條件。
②進一步驗證星艦更高精度著陸能力
預期目標達到厘米級精度,一旦達成該目標,為星艦第七飛率先嘗試空中捕獲回收奠定穩固基石,也為明年第二代星艦高頻次亮相測試飛打下堅實基礎。
③再次驗證超重型火箭原位返航、空中捕獲、卸載推進劑的全過程技術
旨在提升超重型火箭捕獲回收可靠性;驗證第五飛B12航空保護罩破損、臍帶接口處起火、發動機噴口變形等故障的改進措施;縮短捕獲回收後從超重型卸載推進劑的時間,提高快速再利用的操作效率。
④再次驗證星艦再入能力
測試之一:前襟翼能否克服前兩艘星艦燒蝕痛點,並且以更高攻角飛行,故意挑戰襟翼控制的極限;測試之二:新型隔熱片材料耐高溫表現;測試之三:星艦兩側拆除8列隔熱片,用於測試未來星艦回收硬件的安裝位置的耐高溫性,該位置將用來安裝回收裝置(掛載點、穩定點縱梁)。
●第六飛測試結果
基於
星艦團隊快速迭代能力和高效整改措施,星艦第六飛測試目標大部分達成:
①由於發射塔頂部通訊避雷針受損以及超重型火箭冷卻管破損等原因,導致自檢系統報警,發射總監放棄原位回收操作,改為海面濺落。盡管無法再次驗證超重型火箭原位捕獲回收,但成功檢驗了發射系統的安全運行機制。按照操作流程,在超重型捕獲回收前三分鍾,測試團隊及其自檢系統會對超重型火箭、發射塔及其捕獲機械臂回收系統進行數千項檢查,以確認是否全部滿足安全標准。只有100%符合回收標准時,才由發射總監手動發出操作指令,否則超重型火箭就會默認放棄返航原位回收——取消「筷子夾火箭」操作,改為海面濺落。
②星艦首次嘗試並成功在軌點火演示。啟動單台真空猛禽發動機進行約3秒鍾的短暫點火,讓飛船以更大攻角再入,以減慢水平速度,有助於飛船以更高精度著陸。為第二代星艦進行全軌飛行、部署衛星、捕獲回收提供必要且有力的技術支撐。
③星艦順利再入大氣層。
星艦兩側拆除隔熱片位置,出現輕微彎曲現象(見上圖▲),但基本完整未破損。
前襟翼又出現燒
穿
現象,這是以更高攻角再入、
挑戰襟翼控制極限的結果。新型隔熱片材料承受住再入高溫檢驗。
④星艦S31實現高精度軟著陸,為最早星艦第七飛率先嘗試空中捕獲打下堅實基礎,也為明年第二代星艦高頻次亮相測試飛打下堅實基礎。
00:03
/
00:15
倍速
●後續試飛
鑒於第六飛測試成績,很可能促使星艦開發團隊以更高效方式,安排後續測試任務。
▲馬斯克在星艦第六飛後表示,如果一切順利將嘗試捕獲星艦。稍早前他曾表態,第七飛有可能率先嘗試原位捕獲星艦飛船。
由於第二代星艦試飛任務配置將超過第一代星艦試飛的難度,可以料定測試團隊需要更多時間准備,FAA也需要稍長時間審批。因此作為第二代星艦首次亮相發射的第七飛,大概率不會早於明年1月發射,更可能是明年2月或3月發射。按照同類任務配置間隔1個月來算,那麼第八飛大概率會在明年4月。
因為隨著2026年9月首次載人登月任務(阿爾忒彌斯3號)倒計時逐漸臨近,登月版星艦至少要進行一次無載人登月演示。而發射一次登月版星艦,大約需要發射10次左右加油版星艦為其在軌加油(加滿1200噸推進劑),以支持往返登月任務。因此基於這個前提,SpaceX必須有能力在短期內高頻發射多艘加油星艦。而最理想的發射方案就是,同時開啟德州星艦基地與佛州星艦基地的發射能力,由此開創兩地高頻發射與回收的星艦2.0時代。
正因為如此,2025年不單是前所未有的星艦繁忙年度,更是從開發測試期逐步過渡到執行任務期的關鍵年份。
●川普捧場預示更大野望
這次星艦第六飛,恰逢川普2.0時代起始階段。政治強人川普攜一眾政治盟友親臨星艦基地,這既是為時代超人馬斯克的星艦助陣喝彩,更是為即將到來的星艦大航天時代提前慶祝。當然,也可以看作馬斯克為川普贏得大選呈現的一份飛天大禮。
00:00
/
00:12
倍速
彼時,馬斯克為川普重返白宮搖旗呐喊;此刻,川普為馬斯克星艦發射手舞足蹈。形影不離的川馬組合體,已經開始釋放前所未見的作用力,超視距傳導到各個領域。至於,川馬組合最終能否形成一馬平川效應?最好還是看到劇終。
對於星艦項目來說,未來兩年便會見分曉。如果2025年星艦成功捕獲回收、順利演示在軌加油的話,那麼2026年就會有望先後實現無載人登月演示、首次載人登月執行阿爾忒彌斯3號任務。接下來,由星艦系統全面取代SLS+獵戶座飛船的呼聲就會越來越高,新版美國重返月球計劃就會呼之欲出。載人探火計劃很可能會順理成章提上日程,最快最激進的發射排期:2026年9月-10月發射首批星艦先遣飛往火星;2028年11月-12月發射首批載人星艦飛赴火星;2031年1月-2月發射第二批載人星艦建立永久定居點。當然,這一切都是最理想最高效的載人登月登火計劃。但不管怎樣,川馬二人都有強烈意願希望在川普2.0時代實現這些裡程碑式創舉。-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如何進入金融行業工作,踏入金融職場第一步是什麼?
- 鍾南山談大S離世:很遺憾 要高度重視流感的治療
- 哈佛准新生:申請兩次才上,不讀會非常遺憾
- 很多人當場哭泣 白宮開始第一輪大清洗
- 神擋殺神 佛擋殺佛 川普殺瘋了 連下狠手
- 卡車橫在一號高速上 今早上班崩潰
-
- 智商爆棚!大溫"宅男"華裔小哥火了
- 正午陽光出品的10大巔峰劇,《琅琊榜》僅排第三,榜首實至名歸
- 追隨女王足跡 查爾斯國王下周訪加
- 溫哥華貸款經紀 解決各類疑難貸款
- 朱媛媛遺作片場照公開!不停咳嗽,瘦到脫相,用厚毛衣裹肚子保暖
- 這裡將慶祝加拿大國慶日並放煙花
-
- 美國前總統拜登患癌,中文互聯網一片幸災樂禍?
- 普京"拖"字訣奏效 停火遙不可及
- 報告呼吁對大溫治理進行重大改革
- 俞灝明與王曉晨結婚上熱搜!西紅柿與雞蛋之戀...
- 罕見使用"清除"一詞,美對中發出強硬信號
- Condo鎖盒密密麻麻!多倫多這種公寓最難賣
-
- 俄烏戰爭帶給朝鮮"沸騰"的經濟(圖
- 報告稱大溫4月份公寓銷量下降20%
- 溫哥華牙醫診所 經驗豐富服務全面
- 梅德韋傑夫警告:這是烏克蘭最後的機會
- 與李晨分手6年!范冰冰520罕發聲:還過嗎?
- 懵!BC法庭: 每只狗有一次咬人權利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