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14 | 來源: 滄海一書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12月14日,冉瑩穎曬視頻稱:焦慮了兩年,我決定給孩子打生長激素了,言語當中十分無奈。
從三個孩子出生,冉瑩穎就一直在分享他們成長的日常,早前就有不少網友發現,三個孩子的身高差距很大,軒軒是老大,2011年出生今年13歲,二兒子皓皓2013年出生幾年也已經11歲了,兩個孩子只差了2歲,但是身高差了足足有33厘米,和軒軒合影時,皓皓好像一個小朋友一樣。
其實在皓皓8歲之前,冉瑩穎就已經發現他的身高偏矮了,但當時的她並沒有太擔心,因為皓皓出生時比哥哥還要長一厘米,冉瑩穎覺得他將來的身高肯定能追上哥哥,只是會晚長一點而已。令人意外的是,到了皓皓8歲這一年,冉瑩穎發現他幾乎不長個子了,才開始緊張了起來。
冉瑩穎參考了很多方法以及別人家孩子的經驗,最終選擇了讓孩子打籃球,她想著打籃球是一項向上彈跳的運動,皓皓肯定會長高的,沒想到打了幾年冉瑩穎卻越來越絕望。
眼看著籃球隊和他同齡的孩子都越長越高,皓皓卻一直停留在原地,長高的速度十分緩慢,和大家站在一起十分不協調,這種不協調深深的刺痛了冉瑩穎的內心,她越來越焦慮,最終決定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可能有些人會說,有的孩子長得早有的孩子長得晚,冉瑩穎太過於焦慮了,但如果你們知道皓皓現在的身高肯呢個就不會這麼想了,冉瑩穎透露,11歲的皓皓身高只有136.6厘米。
11歲已經是小學6年級了,這個年紀的孩子標准身高是145厘米,138厘米以下就是偏矮了,這還是前幾年的身高標准,現在的孩子一般都長得高,六年級很多都超過一米七了,你說冉瑩穎怎能不焦慮。
果然,經過一系列檢查,大夫給出的建議是很有必要打生長激素,不然就會錯過孩子最好的生長期。
冉瑩穎十分糾結,想到孩子每天都要挨一針,再想到他以後可能會產生自卑心理,她心疼的哭了。
但是皓皓卻笑著安慰媽媽說“我不怕,還挺想體驗一下的。而且你看很多運動員他們都曾經打過生長激素,已然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說不定未來我也可以。”
冉瑩穎知道皓皓也很害怕,是為了安慰她才這麼說的,看孩子這麼懂事她更加繃不住了,眼淚奪眶而出。
相信每個媽媽內心都會很心疼孩子,沒有人願意讓孩子打針,但是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冉瑩穎最後還是選擇了打生長激素。
第一次給皓皓打針的時候,冉瑩穎緊張得手一直在發抖,反而是皓皓一直安慰她說“沒事的媽媽,不疼”,不得不說皓皓真的是個很勇敢的孩子。
冉瑩穎之所以這麼心疼皓皓,還有一個原因,因為皓皓平時真的太懂事了,懂事的讓人心疼,作為家裡的老二,上面有哥哥下面有弟弟,平時家裡人總是會忽略他,但他從來不因此而不高興,反而是三個孩子中最疼爸爸媽媽的。
之前他看到新聞說爸爸破產了,他就偷偷把自己的錢都放在了媽媽的床頭,還寫了一張紙條:媽媽,這些錢我用不上,給您用來還債。冉瑩穎看後感動得大哭。
她覺得自己以後不能再這樣忽視老二了,於是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他身上,除了打針,冉瑩穎還在飲食、運動、睡眠等方面都給孩子做了調整,一切以身高為主,不工作時冉瑩穎就陪著他出去跑步、跳繩、打高爾夫等,可以說十分用心。
平時冉瑩穎一有時間也會自己下廚給孩子們做飯,盡量搭配得有營養一些,不管怎麼說媽媽做的菜永遠都是無可替代的,孩子們最喜歡吃的還是媽媽做的飯。
到目前為止,冉瑩穎還沒有看到什麼明顯的變化,她也擔心孩子受了這麼多罪最後一點效果都沒有(她聽說過有這種情況),但是冉瑩穎覺得,只要有一絲希望就不能放棄,作為媽媽她能給孩子的就是盡可能提供更多的助力,讓他以後在身高方面不留下遺憾。
看了這期視頻真的很心疼皓皓,希望後面能有一個美好的結果,也不枉孩子這麼堅強。-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想長高?醫曝生長激素2大分泌高峰
- 中國奧運冠軍之子11歲高136公分 打生長激素惹議
- 美國妹子iPhone丟了 定位竟飄到...
- 龍舟節規模盛大 還有各種精彩活動
- 投資房產高回報 大溫夫婦被騙175萬
-
- 哈佛硬剛川普 法官叫停禁招留學生
- 盡管成本高 溫哥華批准永久性標志
- 停電威脅中 戛納電影節順利落幕
- BC男子中50萬 稱像釣上一條大鱒魚
- 振龍電器 各類熱銷家電 種類齊全
- 大溫最富有的城市 錢花光要加地稅了
-
- 川普"大而美"的稅收法案 加劇美債擔憂
- 罷免總統:國民黨迎合北京的一場鬧劇
- 伊朗最高領袖:不可能與美達成核協議
- 大溫著名發廊 美發師都來自於日本
- 一文看懂肖戰《藏海傳》人物關系,面具人是誰?藏海仇家不止1個
- 凱恩:祝熱刺一切順利,會和妻子找個放松的地方觀看歐聯決賽
-
- 反常新聞:李強替代黨魁,習多次缺席重要大會
- 美國前總統拜登患癌,中文互聯網一片幸災樂禍?
- 有利買家 加拿大房價正進入調整期
- 盧比奧表態:美國不會向"這些人"發放簽證
- "就地死亡"!央視主播將"兩岸"喊"兩國"
- 潛在通脹升 央行6月降息概率下降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