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的悲鳴:胡春華投名狀 換不來習的真心
1
蔡慎坤評論文章:胡春華在廣東的投名狀:關閉中國唯一文革博物館。位於廣東汕頭的文革博物館是胡春華擔任廣東省委書記時下令強行關閉的,當時胡春華已經敏銳意識到一場暴風驟雨席卷而來,在政治問題上必須表明立堶c齔鱍≡瘢〔鴰儻母鋝┪錒菔嗆夯耐睹矗暈梢越宕嗽謖紊嫌胂敖獎3忠恢攏久揮幸饈兜較敖礁靜話壓睬嗤毆僭狽旁諮劬錚裁揮寫蛩閎盟竊諼蠢粗泄成戲⒒幼饔謾
2016年8月我寫過一篇《中國唯一文革博物館消失了》這篇文章,發在很小眾的《博客中國》上,閱讀者多達千萬人次,留言超過17萬條,許多人都表達了對文革徹骨銘心的反思,足以說明千千萬萬中國人不希望在這片土地上重演文革悲劇。
位於廣東汕頭澄海區塔山風景區的文革博物館,是中國唯一以反思文化大革命為主題的紀念場所,2016年是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50周年,在文革50周年到來之際,博物館內所有的石刻資料,包括石碑、牌坊、遇難者碑文、歷史展覽等資料被水泥覆蓋。廣場上名曰“塔園魂”的巨大石碑,也被巨幅海報遮蓋,所有涉及文革的元素消失殆盡。
博物館創辦人、前汕頭副市長彭啟安對這種赤裸裸的行為大為震驚。“我們修建這座博物館是出於善意,我們想悼念亡者、銘記歷史、吸取教訓,決不讓文化大革命的悲劇再次上演。這件事肯定不是澄海、汕頭決定的,肯定是上面指示的事。”彭啟安後來對媒體坦言:“我們以為,隨著國家變得更加開放和進步,博物館會得到改善,我們以為春天就要來了。但沒想到春天沒來,冬天倒是來了。”彭啟安希望文革博物館可以完整保留,讓後人以史為鑒反思文革,但“他們好像回避這些東西”。
也是在那一年,文革博物館被糟蹋得面目全非。入口的牌坊原本刻著“首座文革博物館”七個大字,後來被一張寫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活動”字樣的紅黃相間橫幅遮住,兩側的“天壤獨存浩劫史,人間最重是非心”的對聯,以及“反思”“驚醒”等字樣,分別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印有黨徽、五星紅旗的海報所覆蓋。

資料圖:2012年12月,時任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在深圳考察。
廣場上一塊約20米寬、5米高名曰“塔園魂”的巨大石碑,原刻著已故前廣東省委書記任仲夷所題的“要以史為鑒千萬不要讓文化大革命的悲劇重演”。也不幸變成宣傳“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巨幅海報。碑林中刻有各地名人題詞的石碑也被一系列“核心價值觀”海報遮住,劉少奇銅像葉劍英銅像和藏有眾多資料、文物的塔樓被竹棚、塑膠板嚴嚴實實圍住。
文革博物館在1996年由前汕頭副市長彭啟安籌資興建,彭啟安和一群志願者在陡峭的大路小徑上修建了多座塔樓牌坊。這個位於汕頭市澄海區的地方很適合懷念故人,當地很多在文革中遭受迫害去世的人也長眠於此,其中不少人是被集體埋葬。2005年對外開放時,彭啟安與一班當地老幹部承受了來自各方的巨大壓力。
文革博物館本來應該建在文革爆發地北京,可悲的是,由於中共高層並未徹底否定文革反思文革,籌建文革博物館只是在民間有行動,沒想到在文革爆發50周年之際,首座民間文革博物館也被肢解,可見中共忌諱文革,淡化文革,不讓人們紀念文革反思文革,更不讓人們把今天中國的現實與文革產生聯想。
在文革博物館被關之前,曾任深圳市委書記、山西省省長、文化部黨組書記的於幼軍在中山大學發起文革講座,於幼軍原本要從2015年12月講到次年2月,因主題敏感,被臨時叫停,也不再回答學生的提問。
在12月9日的第一場講座中,也是唯一一次課後提問環節,有學生問:“文革有死灰復燃的可能嗎?”於幼軍回答:“文革的土壤還在,特別是人們還沒有理性、深刻認識的情況下,文革有可能會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部分重演”。
於幼軍的講課引起各方廣泛關注,不僅是由於他的特殊身份,更重要的是他講的內容涉及中共此前發動的持續10年之久的一場大浩劫。
於幼軍當時對媒體坦言:他向學校提出“保持低調、不貼海報、不上校園網”等,但“想低調也沒辦法” 。於幼軍曝出的“文革”部分內部數據 數字驚人!於幼軍在講課中曝光了文革期間部分內部數據。
迫害人員方面,於幼軍給出的數據是,據不完全統計,230萬中共官員被“立案審查”,約占“文革”前全國官員總數——1200萬人的17.2%。近3萬中共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官員被“審查”,占部委官員總數的16.7%。其中中央副部級和地方副省級以上的高級官員,被審查或遭打擊迫害的高達75%;軍隊8萬多人遭誣陷迫害。
經濟上,十年動亂使國民收入損失5,000億元,相當於中共建政後30年全部基本建設投資的80%,超過30年中共全國固定資產的總和。
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毛澤東發動了長達10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制造了數以百萬計的冤假錯案,不僅迫害死了無數無辜的知識分子和中國群眾,各級官員也難逃其難,包括上至國家主席,下至普通官員很多慘遭迫害致死。
據葉劍英在1978年12月13日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閉幕式上的講話披露:“文化大革命”中,無辜死了2,000萬人,1億人被迫害,占全國人口的九分之一,造成8,000億元的經濟損失。
2
“文革”還使中國幾千年以來的傳統文化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其負面影響幾代人也難以消除。作家秦牧曾感慨:“這真是空前的一場浩劫,多少百萬人顛連困頓,多少百萬人含恨以終,多少家庭分崩離析,多少少年兒童變成了流氓惡棍,多少書籍被付之一炬,多少名勝古跡橫遭破壞,多少先賢墳墓被挖掉,多少罪惡假革命之名以進行!”
文革過後,梁漱溟先生回憶道:“他們撕字畫、砸古玩,還一面撕一面唾罵是‘封建主義的玩藝兒’。最後是一聲號令,把我曾祖、祖父和我父親在清朝三代為官購置的書籍和字畫,還有我自己保存的……統統堆到院裡付之一炬。……紅衛兵自搬自燒,還圍著火堆呼口號。……當紅衛兵們抱出兩本大部頭洋裝書《辭源》和《辭海》時,我出來阻止了。我說,這是兩部誰都用得著的工具書,而且是一位外地的學生借給我的,如燒了我就無法物歸原主了。紅衛兵不理我,還是把這兩部書扔進了火海,還一邊說:‘我們革命的紅衛兵小將,有《新華字典》就夠了。’”
作家巴金先生是文革親歷者參與者受害者,生前一直呼吁在中國建立“文革博物館” ,巴金先生專門撰寫過《“文革”博物館》的文章,呼吁建立文革博物館,建立文革博物館,不是某一個人的事情,我們誰都有責任讓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牢記十年慘痛的教訓。“不讓歷史重演”不應當只是一句空話。要使大家看得明明白白,記得清清楚楚,最好用具體的、實在的東西,用驚心動魄的真實情景,說明二十年前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大家看看它的全部過程,想想個人在十年間的所作所為,脫下面具,掏出良心,弄清自己的本來面目,償還過去的大小欠債。只有牢牢記住文革的人才能制止歷史悲劇重演,阻止文革卷土重來。
文革作為一場人神共憤的大浩劫,雖然過去50多年了,中國並沒有從文革的陰影中走出來,無論是文革的受害者還是加害者,都在小心翼翼守護著文革禁區。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政治體制在文革後並沒有發生根本改變,文革的基因文革的土壤依然存在,文革的遺毒常常以不同方式在神州大地泛濫。對文革的反思也遠遠不夠,尤其是權力沒有監督,個人崇拜盛行!絕大多數文革史料,要麼封鎖在黑箱中,要麼消失在記憶中,老一輩三緘其口,新一代不求甚解。那些在文革中呼風喚雨出盡風頭的人,搖身一變成為今天的領導人乃至最大的受益者。
由於文革余孽沒有得到清算,文革的戾氣和惡習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人,正如溫家寶在任期內最後一次記者會上所說,粉碎“四人幫”以後,雖然中共中央做出了關於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實行了改革開放,但是“文革”的錯誤和封建影響並沒有完全清除。隨著經濟的發展,又產生了分配不公、誠信缺失、貪污腐敗等問題。“我深知,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要進行經濟體制改革,而且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特別是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成功,經濟體制改革不可能進行到底,已經取得的成果還有可能得而復失,社會上新產生的問題,也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歷史悲劇還有可能重新發生。”
溫家寶離職前洞若觀火已經預見到中國即將發生的重大改變,隨著中國唯一一座文革博物館的消失,也預示著中國面臨著新文革的嚴重沖擊,這是歷史的詭異,還是中國人的宿命!一個經歷了文革噩夢的民族不應該讓文革這樣的歷史悲劇重演。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