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27 | 來源: 常識流通處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人民日報》“征集中美友好合作故事”的第二天,中日達成10項共識。
《環球時報》發表社評《現在就是中日關系改善發展的好時機》,表示“脫鉤斷鏈”不符合中日關系的現實,任何打算在中日之間推動它的企圖也都不可能實現。“
風向轉變得有點大、風力也很足——這當然是好事,四十多年前,我國重新打開國門、改革開放時,開放的主要對象,就是以美國、日本(专题)為主的發達國家。當時,除港資外,日資是最先投資中國的外資。
中日這10項共識中,在我看來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七條:加強媒體、智庫交流合作,在雙邊關系中發揮積極作用,著力改善民意和輿論環境。支持雙方開展新媒體交流合作,鼓勵兩國正能量網絡創作者相互交流。
也許,網絡上的一些無腦反日聲音會消停一陣了,因為商場的海報像旭日旗而喝令商家撤下的“戰馬行動“,大約也會偃旗息鼓了。
但是,要真正地改善民意和輿論環境,除了官方共識外,還需要更多的民間共識。
這裡我需要首先聲明一下,我本人堅決反對、仇視日本軍國主義,對日本軍國主義,我不僅有家仇,也有家恨。我爺爺當年被日軍抓壯丁,後伺機逃走,日本兵在背後開槍追擊,僥幸逃脫,但腳板在逃跑過程中被竹子貫穿,潰爛月余。
我知道,這樣的聲明裡,藏著我的揮之不去的恐懼——我多次講述這樣的家史來為自己打造一副盾牌,用以抵擋某些狂熱分子的攻擊。三年前,湖南城市學院某老師,在給學生上《建築文化概論》課時,因為說了一句“日本人精益求精”,引發學生李某拍桌子辱罵,並課後舉報。結果呢?學校調查後,把這個老師調離教學崗位,到圖書館當管理員去了。
你哪怕什麼也不說,只是開了一輛日本車,也可能被砸破頭。
當然,如果你告訴這些正義的愛國青年,別吃方便面,別唱拉卡OK,別掃二維碼……因為它們都是日本人發明的,他們會跟你急。
這就是我們當前面臨的輿論環境。
二
我知道,我在這裡寫下這篇文章,肯定會被一些人扣上“精日”的帽子,但是,中日10項共識給了我勇氣,為了讓這樣的官方共識變成更廣泛的民間共識,為了讓更多人恢復起碼的常識,我還是想在這裡提幾點小小的建議——
比如,能不能明確告訴大家,和服是日本傳統文化,不是日本軍國主義文化?
嚴格地講,和服更是中華傳統文化之一種。在日本的歷史文獻中,和服最初被稱為“吳服”或“唐衣”,日本江戶時代的《裝束要領抄》稱:“和服沿唐衣服而其制大同小異益。本邦通中華也始於漢,盛於唐世時。朝廷命賢臣因循於徃古之衣乖滧折蛛s諍禾浦疲浜謎哐匱刹緩謎卟菅啥1景鈧奈鍇瓴灰字ㄊ揭病!
但是,特別魔幻的是,近年來發生了多起因路人穿和服而引發爭執的事件。
不僅如此,杭州西湖斷橋附近,有個男主播在直播時,穿了一雙木屐被一群大爺大媽圍堵指責。這名男主播則辯稱木屐是起源中國的,這樣穿沒問題。這更引起了公憤,雙方發生激烈爭吵。
因為反對日本軍國主義,就連日本的和服與木屐——對了,還有美麗的櫻花——一起反對,而且反對的分貝非常高,說明正常邏輯的空氣在我們這裡是稀薄的。
三
再比如,能不能明確告訴大家,我國境內的日本人學校不是在培養間諜。
網上這類文章很多。
例如有篇文章寫道,“這些學校上上下下全都由日本人管理,拒絕中國人參觀,還不服從中國管理。日本人到底有多囂張,明目張膽在中國建立日本人學校。”
該文還盤點了在中國建立的 6 所島國專屬學校,
第一所:上海日本人學校。“要說最出名的日本人學校,要當屬在上海的日本人學校。據說這是日本在全球建立的規模最大的日本人學校,學校在虹橋和黃埔東一共有兩個校區,共計 4000 多名學生。而學校上到校長、老師,下至保安全都是清一色的日本人。學校雖然開在上海,寸土寸金的繁華地段,但卻拒絕招收任何一位中國學生……這不禁讓不少國人懷疑,日本人到底是何居心。
首先,這些在華日本人學校,是經過我國的官方許可的;其次,這些學校共同的特點,都是對應國家在華人(专题)員的子女學校,也就是說,專門為來華人員的子女提供教育服務的學校,不招收中國學生不是很正常嗎?而且,哪裡的外國人學校多,不是就說明哪裡的外國人多,說明哪裡的經濟更發達,文明更開放嗎?
但是,在日本人學校培養間諜的帖子滿天氣的時候,並沒有見到有力的辟謠。
還有,在牢記當年日本侵略者對我國犯下的滔天罪行的同時,能不能也大大方方承認日本在我國改開過程中給予的幫助?
我絕不精日,說實話,我並不喜歡日本的小說、電影、動漫,至今沒有完整地看過一部,但不反對他人喜歡。我只是希望,我們要走向文明、富強,就要告別礙國的狹隘的民粹主義,要更積極地擁抱並融入世界,要培養更多的有包容胸襟、有自省精神的國民。
就像有人調侃的那樣,“今天不恨美恨日了,什麼時候恨等通知”,我更希望,對我們來說,擁抱世界不是一種可以切換的風向,而是一種不可逆轉的潮流,浩浩蕩蕩,將我們帶往更好的明天。-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喜訊!LifeLabs與工會員工達成協議
- 18億元!阿裡投資美圖背後是一場什麼樣的生意?
- 突發!火車站爆持刀襲擊12人被刺傷
- 長大後越混越好的孩子 7歲前往往有3共同特征
-
- 智商爆棚!大溫"宅男"華裔小哥火了
- 大溫房市新現象:房源多買家看花眼
- 溫村這海堤觀景點關閉 開通繞行道
- 不卷了 UBC女生輟學買老店掙錢去
- 正午陽光出品的10大巔峰劇,《琅琊榜》僅排第三,榜首實至名歸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 梅德韋傑夫警告:這是烏克蘭最後的機會
- 有利買家 加拿大房價正進入調整期
- 慘! 溫哥華跌出全球最佳城市榜單
- 罷工能避免嗎?加國郵政提供新報價
- 加國工簽被卡死: 須證明沒搶本地人工作
- 罕見使用"清除"一詞,美對中發出強硬信號
-
- 淡出烏俄和談?川普:不是我的戰爭
- 報告呼吁對大溫治理進行重大改革
- 大溫議員:BC應加強市政支出的監督
- 蘭裡地產專家 多年蘭裡地產經驗
- 盧比奧表態:美國不會向"這些人"發放簽證
- 真要"棄"台?盧比歐:台自衛能力成嚇阻關鍵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