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29 | 來源: 加美財經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Walmart Corporate from Bentonville, USA, CC BY 2.0 , via Wikimedia Commons
沒有哪家公司像沃爾瑪一樣在美國經濟中占據如此重要的位置:既是美國最大的私人雇主,以低工資著稱;也是最大的零售商,以低價格聞名。
從這個意義上說,沃爾瑪的主導地位,體現了一種在過去半個世紀中主導美國政策制定的理念:低廉的消費價格是衡量經濟健康的首要標准,比低失業率和高工資更重要。
事實上,沃爾瑪的許多支持者認為,這家公司對貧困家庭和中產家庭是福音,因為他們每年通過在沃爾瑪購物可以節省數千美元。
不過,兩篇新研究論文對這一觀點提出了挑戰。
這些研究采用了創新的方法,發現沃爾瑪不僅導致收入降低,還增加了社區范圍內的失業率,這些成本超過了為消費者節省的資金。
研究得出結論,總體而言,沃爾瑪讓所在的地區變得比沒有開業前更貧困。
有時,消費價格可能是對經濟福祉一種不完整甚至誤導的信號。
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期,科技巨頭還沒有成為關於企業力量討論的主角時,沃爾瑪是一個熱門的政治話題。紀錄片和書籍層出不窮,例如《沃爾瑪:低價的高成本》和《沃爾瑪如何摧毀美國(和世界)》等。
這些負面宣傳,一度嚴重到讓沃爾瑪在2005年專門建立了一個“作戰室”來改善公司形象。
經濟學界的支持隨之而來。2005年,傑森·弗曼(後來成為奧巴馬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發表了一篇題為《沃爾瑪:一個進步的成功故事》的論文。他在文中辯稱,盡管沃爾瑪給員工的工資相對較低,但“潛在危害的規模與其為消費者在雜貨店節省的錢相比微不足道”。
在接下來的二十年裡,這種觀點成為許多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的主流看法。
不過,全面評估像沃爾瑪這樣主導市場的公司影響是一項復雜的任務。消費者成本節省很容易計算,但這並不能全面反映公司對社區的總影響。
沃爾瑪的到來會對當地經濟產生連鎖反應:消費者改變購物習慣,員工更換工作,競爭對手調整戰略,供應商改變生產輸出等。
兩篇新的研究論文,通過創新方法來分析沃爾瑪的經濟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沃爾瑪的影響並不像“進步的成功故事”那樣樂觀。
第一篇論文由社會科學家盧卡斯·雷納、扎卡裡·帕羅林,以及經濟學家克萊門特·皮格納蒂和拉斐爾·平特羅·施密特聯合撰寫,於今年9月發表。
研究依托一個極為詳細的數據集——數據集追蹤了1968年以來超過1.8萬名美國人的多項經濟結果,通過這些豐富的數據,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類似醫學臨床試驗的方法。他們將數據集中兩組具有相似人口特征的人進行配對,觀察當其中一組接觸到“治療”(沃爾瑪的開業)而另一組沒有時,會發生什麼。
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在沃爾瑪超級中心開業後10年,所在社區的平均家庭年收入下降了6%。按2024年的美元價值計算,相當於每年減少約5000美元。低收入、年輕和教育程度較低的工人遭受的收入損失最大。
理論上來說,這些人如果因在沃爾瑪購物省下的錢超過收入的損失,他們的處境可能會有所改善。
例如,根據沃爾瑪自己在2005年委托的一項研究,以2024年美元計算,沃爾瑪每年為家庭平均節省3100美元。盡管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這一估算過於慷慨(考慮到研究的資助方,這並不令人意外),即便按這一估算,帕羅林和合作者發現,收入損失仍然遠遠超過節省的金額。
他們計算出,即使在最樂觀的節省成本情景下,沃爾瑪開業的地區貧困率仍然相對增加了約8%。
不過,這項分析存在潛在的局限性:無法考慮到沃爾瑪的選址可能並非隨機分布。沃爾瑪可能出於某些難以察覺的原因(比如去工業化或去工會化),選擇那些本身就容易陷入貧困增長的社區。這正是第二篇論文切入的重點。
第二篇論文由經濟學家賈斯廷·威爾特希爾撰寫,於去年12月發表。他將那些沃爾瑪開業的縣,與那些沃爾瑪曾嘗試開店但因當地反對未能開業的縣進行了比較。
換句話說,如果沃爾瑪是基於某些隱性特征來選擇開店地點,這些縣應該都具有這些特征。然而,威爾特希爾發現的結果與第一篇研究類似:沃爾瑪開業的縣中,工人收入的下降幅度超過了省下的購物成本,導致他們總體上處境更差。
更有趣的是,他發現收入損失並不僅限於零售業的工人,而是幾乎影響了所有行業,從制造業到農業。
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沃爾瑪會對收入和財富產生如此廣泛的負面影響?
這一理論較為復雜,大致如下:當沃爾瑪進入一個社區時,通過低價格擊敗競爭對手,迅速成為該地區的主導者,迫使當地的小型雜貨店和區域連鎖店削減成本,甚至直接關門。
結果,原本向這些零售商供應商品的本地農民、面包師和制造商。逐漸被沃爾瑪的全國性和國際供應商取代(據一些估算,沃爾瑪歷史上60%至80%的商品僅從中國采購)。
因此,根據威爾特希爾的研究,在沃爾瑪進入某縣後五年內,總就業人數下降約3%,大部分減少集中在“商品生產型企業”。
一旦沃爾瑪成為該地區的主要雇主,就會對工人產生經濟學中所謂的“買方壟斷權”。買方壟斷類似於壟斷,後者是指公司因缺乏真正的競爭對手而能夠收取高價,而買方壟斷則是指公司因工人幾乎沒有其他選擇而能夠支付低工資。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沃爾瑪的工資水平一直低於競爭對手,比如塔吉特和好市多,以及像Safeway這樣的區域雜貨商。
威爾特希爾說,“關於沃爾瑪的許多方面/與我們在經濟學101課程中教授的完全競爭市場模型相矛盾。很難找到比這更明顯的例子來說明,一個雇主如何利用對工人的權力壓低工資。”
沃爾瑪的規模,自然對供應商擁有巨大影響力。正如地方自力更生研究所聯合執行董事斯泰西·米切爾最近在《大西洋月刊》中寫道,沃爾瑪以壓榨供應商聞名,這些供應商因為害怕失去最大客戶而幾乎別無選擇,只能順從。以如此低的價格向沃爾瑪供貨,迫使本地供應商裁員,並降低留用員工的工資。
同時,他們自然會通過向其他客戶提高價格來彌補損失。這種惡性循環進一步鞏固了沃爾瑪的主導地位。
最新研究最直接的啟示是,沃爾瑪對美國社區而言,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樣劃算。當我就這一研究聯系弗曼時,他表示自己不確定該如何看待這些發現,並建議我咨詢勞動經濟學家。
更廣泛來說,這些發現質疑了促使沃爾瑪和其他巨頭迅速擴張的法律和概念轉變。
20世紀70年代末,反壟斷監管者和法院采用了所謂的“消費者福利標准”。這一標准認為,判斷一家公司是否過於龐大,或者某項並購是否削弱了競爭的適當指標,是看它是否提高了消費者價格或減少了生產者的產出。
換句話說,競爭法的目的被重新定義為“盡可能多的商品、盡可能低的價格”。但正如新的沃爾瑪研究所表明的,這一公式並不總能為美國消費者帶來最大福利。
即將卸任的拜登政府,在聚焦反壟斷時認識到了這一點。例如最新的執法指南指示政府在評估並購時,考慮對工人的影響,而不僅僅是對消費者的影響。反壟斷機構已經在多起訴訟中包含了此類主張。
問題在於,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是否會沿著同樣的路徑前進。
近來的歷史表明,威脅低消費價格可能帶來的政治風險。公眾對過去幾年通脹的反應表明,許多美國人寧願稍微貧窮一些,但保持價格穩定,也不願變得富有卻面臨更多的通脹。
這種態度可能會誘使政策制定者將低價格放在首位,並支持那些提供低價格的公司。
然而,如果沃爾瑪的案例揭示了什麼的話,那就是,從長期來看,低價格本身也可能帶來代價。-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關稅陰影下 沃爾瑪難敵亞馬遜的"彈藥庫"
- 不顧旅游業警告 BC省繼續打擊短租
- 法官:7-11本可節省75萬加元賠償費
-
- 女星虞書欣父親被指"侵吞國有資產15億""官商勾結",代理律所發文!新余鋼鐵集團回應
- 研究:每周3勺這米增加腦損癌風險
- 加國十多萬用戶上網&手機遭遇中斷
- 劉亦菲新劇雪藏7年 如果播出將是2025年爆款
- UBC女保安慘死 嫌犯又這樣開脫了
- 溫哥華資深地產經紀 工作誠信認真
-
- "我的房子,寧可空著也不租給老人"...
- 離譜!新能源汽車維修成了高危職業
- 路透社: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稱願與杜特爾特家族和解
- 大溫油價展望 夏季駕車終於輕松了
- 突發!加國郵政周五開始撂擔子罷工
- 溫哥華地產經紀 經驗豐富誠信可靠
-
- 印度控中國向巴提供衛星支援 曝北京反應
- 印度國防智庫:中國直接參與了印巴沖突
- 有利買家 加拿大房價正進入調整期
- 拿自己人開刀!蔡奇:堅決整治黨內吃喝風
- 加國慘 財政狀況惡化超其它G7國家
- 習實錘喪軍權!?吳謙退場 三新軍校"去習"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