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08 | 來源: 觀察者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多虧了靠譜的女朋友,將王星的失蹤沖上了2025開年第一熱搜。
熱搜之下,駐泰使領館、中泰兩國警方全力出動,泰國佩通坦政府“頂格辦案”,在24小時之內就把人給救了出來。
在泰國,這麼快的救人效率,前所未見。
人撈回來了,就要開始復盤。
演員星星已被接到泰國,目前正在按規定進行相關詢問工作
首先一個問題:失蹤的王星,去泰國是幹啥的?
在泰國的人,心知肚明——十個號稱自己“到泰國旅游被綁架去緬甸”的人,九個半是自我掩飾的詐騙應聘者。
但王星,應該不在此列。
從目前公布的信息來看,人家確實是被詐騙集團忽悠過去演戲的,邏輯清晰,證據充分。
還有人懷疑這是團隊炒作。別開玩笑了,進妙瓦底園區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是要出人命的。
這次事件的本質,應該就是大家所看到的那樣——小明星中了電詐的套,被從泰國拐到緬甸,僥幸成為熱搜,後被中泰兩國官方給救了回來。
至於“緬甸方面”提出的疑點,還有“拘留”雲雲,其實也不難理解。
所謂“緬甸當地邊防軍”,其實就是親政府地方軍閥的家丁私兵,與電詐園區一丘之貉。為保全自身顏面,當然只能說中國明星“自願偷渡入境被緬甸邊防軍拘留”。
第二個問題:人是怎麼救回來的?
園區救人,通常遵循三步走:報案、找使館、發帖子。
王星在泰緬邊境失聯後,“年度好女友”發布信息,成功引發內娛明星的集體轉發,形成熱搜。
國內警方立案,中國駐泰使領館全力跟進,接家屬到泰國立案,敦促泰方協查。
曼谷當局重視起來後,泰國邊境警方去找緬甸當地管理者要人,緬甸當地頭目再去找園區要人,最後緬甸地方勢力編個借口,將人送返泰國。
整個流程,大致如此。
中國警方在泰國沒有管轄權,泰國警方在緬甸沒有管轄權,但是在幾年的拉鋸磨合之中,千百次尋人撈人之中,還是建立了一套半官方的渠道。
緬甸地方豪強雖然蠻橫,畢竟還要賣中泰一個面子,惹毛了泰國給你斷電掐網,惹毛了中國搞不好讓你變第二個白所成。
只要在泰國立案,使館介入,人能夠找回來的概率還是很大的——只是可能沒有這麼快。
緬甸克倫邦及妙瓦底位置圖
第三個問題:都2025年了,怎麼緬甸那邊還會出這樣的事?
不是打擊了嗎,沒打掉?
現實就是,打掉了,又冒出來了。
最近十年來,中國信息社會高速發展,老百姓出門連個現金都不帶,傳統的盜搶犯罪被迫轉型,想要從老百姓口袋裡搞錢,現在只能電詐。
但是國內治安良好,法網森嚴,各種反詐APP,電詐無法在境內立足,只能向海外轉移。
離中國最近,成本最低的就是菲律賓、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之類。
而緬甸最為極端,本來政府就靠地方軍閥武裝維持統治,內戰開始之後基本連政府都沒了,網賭販毒可以光天化日地搞。
中國雖強,畢竟無法跨國清剿——況且剿了也沒用,你不把當地整個占了有效統治,過了一段時間當地軍閥還是要靠新的園區賺錢。
哪怕你把園區炸平了,全程斷電了,人家過幾個月挪個窩還能春風吹又生。
你向緬甸軍政府施加壓力,人家地方軍閥未必聽自家政府號令,只能先迫使緬甸地方不斷遣返電詐人員,揚湯止沸,無法釜底抽薪,光2024年就撈(或者也可說是抓)回來四萬多人,卻依舊生生不息,抓回來一個,又騙過去兩個。
緬北園區和軍閥被基本鏟除之後,電詐力量更向中部的妙瓦底流竄。
妙瓦底距離泰國一水之隔,離雲南天高地遠,從雲南前往緬北的路不通,就更加刺激了“曼谷—來興—妙瓦底”這條線的興盛。
妙瓦底詐騙園區
因此招不到人的電詐園區,只能更加變本加厲地在中國各線上招聘平台,各種行業微信組群裡瘋狂滲透,為了KPI,花樣翻新,廣泛撒網,騙到一個算一個。
而無論是中國海關,還是泰國移民(专题)局,都不可能徹底將“赴泰游客”,以及“偽裝成赴泰游客的電詐新人”甄別開來。
你出國,中國邊檢尚且還要審你幾句。特別是對華旅游免簽之後,泰國邊檢則徹底放飛躺平,入境泰國的中國人,泰方基本不加甄別,讓中國電詐人員——自願的以及被騙的——得以借道泰國入境緬甸。
緬甸,就像一個發炎的膿瘡。
泰國靠著它,無論再怎麼努力清理,都會被炎症感染。
但中國網友,並不知曉其中內情,只看到一個個大活人在曼谷下了飛機,在湄索失了蹤影,便認為泰國也是個噶腰子的工廠。
類似這樣的勸告還不少
到這裡,就自然進入到第四個問題:泰國還能去嗎?
作為“旅泰中國媒體人”,我還是說句實話:泰國,旅游安全沒問題;來找工作則需謹慎。
中國灰產人員在泰國的活動,近年來的確有增長的趨勢,局部地區甚至可以說是泛濫猖獗。
但是這幫人有一個封閉的圈子,在一個屬於自己的地下社會中活動,有專為這些人開設的娛樂場所,定期從中國引進從香煙到女人在內的一切物資,白天成群結隊窩在公寓裡,晚上自己在專屬的會所和酒吧裡鬧騰。
由於業務的性質,需要這些人低調,因此他們幾乎從不對中國游客出手,甚至基本不對泰國當地百姓出手。
這些中國壞蛋,是要在東南亞賺中國受害者的錢,以及全球受害者的錢,對於泰國本土的民眾和游客,反倒保持距離,盡量不惹是生非。
這些年去過泰國的中國人,估計得有大幾千萬,泰國是否真的這麼危險,大家一問便知。
我在泰做新聞十年,媒體盯著泰國大小新聞看,從未有一例“游客被電詐綁架”的案例被最後證實,基本上都是電詐遣返人員自己編的。
在泰國新聞上,如果見中國人綁架了中國人,多半是灰產內斗,或者灰產之間的暴力討債;如果見泰國警察勒索了中國人,一開口要幾百萬那種,則多半是泰國警察在拿灰產割韭菜。
至於緬甸詐騙園區,也只是將泰國作為中轉站,讓貪財或者上當的中國人從泰國入境緬甸園區,而從不會直接綁架在泰的中國游客。
因為,直接暴力綁架,難度和風險太大,真有這個本事,也用不著搞詐騙,更用不著發布虛假招聘信息,直接幹綁票得了。
當然,這麼說,好像也沒起到替泰國洗白的作用,反倒越描越黑。
就算中國灰產奉行“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原則,估計也沒有幾個人會願意到一個遍地中國灰產的國家去旅游——誰知道哪天就在曼谷小酒館裡遇上“你瞅啥”了呢?
然而,這就是東南亞的現實。
只是,泰國人對這一現實的解讀,恐怕與中國人大相徑庭。
最後一個問題:泰國人對“星星失蹤案”,怎麼看的?
憤怒、恐懼、心疼、冤屈。
泰國人恐懼:外來的犯罪分子,將他們的家園作為基地,將自己本就亂糟糟的國家變得更加烏煙瘴氣,險象環生。
泰國人憤怒:外來的犯罪分子,買通泰國本就腐敗的政府軍警,占據了更多的國家資源,讓泰國民眾的生計受到外來灰色資本的擠壓。
泰國人心疼:明明是外來壞人,做了壞事,讓外國人不敢來泰國,讓泰國旅游業躺了槍,損失了不少銀兩。
泰國人冤屈:明明是你們自己的灰產在緬甸犯事,怎麼到頭來卻譏笑嘲諷泰國是一個“給我錢我都不去的鬼地方”?
泰國政府千方百計地想要平息這場事端,挽救“泰國的旅游形象”。總理親自發布案情,警總長坐專機迎接接回來的中國男星。
一個失蹤的演員,是一起新聞。
無數個失蹤的“電詐人員”,則是一段歷史,一種趨勢。
這件事的本質,並不是“危險的外國坑害了中國人”,甚至不是簡單的“中國人在海外最愛坑中國人”。
一個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是:中國自身的發展、治安的穩定,讓國內的犯罪問題,從空間上被放大到了遙遠的國境之外,對國內進行遠程的叮咬。
這種“遠程離岸犯罪”,在讓中國苦惱的同時,也讓周邊國家深受其害。
而這,是一個嚴肅而宏大的問題,必須正視其存在,並真誠地與域外各國進行合作,以期能夠找到克服的方式。
如果忽視它,甚至蔑視它,最後對中國造成的傷害,會比一個個失蹤的星星,要更為沉重。
最後,對於那些想到泰國來應聘“高薪工作”的朋友,還是提醒一句:天上沒有白掉的餡餅,國外沒有白享的富貴。
中國人的海外公司,要麼是國內外派,要麼是外國當地直聘——你既不會當地語言,也沒有工作經驗的前提下,給你一個海外的高薪崗位,絕對是扯淡。
凡是去東南亞的,招客服、技術維護、新媒體運營、加密貨幣、短劇拍攝,招得特別急,而且不幫你辦工作簽的,都要留神。
凡是落地要收你護照的,統統有鬼。
凡是工作地點靠近泰緬邊境的,高度警惕。
在泰國,我們見到太多焦急的家屬,懇求我們替他們尋找失蹤的兒子、失聯的丈夫、消失的妻子,只留下一段語焉不詳的聊天記錄,和一段看不清車牌的視頻。
他們尋找機遇,尋找財富,有些女孩子,甚至主動尋求一次青春危險而豐厚的出賣。最後,他們和她們,成為了《消失的TA》,成為了家人們苦苦尋找的對象。
我們無能為力,只能建議他們,在老家報警立案,聯系中國駐泰使館,到泰國報警立案,並盡可能地報道和擴散失蹤的信息,希望輿論的發酵能夠推動法律的流程。
如果有一天你的家人成為了泰緬邊境的失蹤人口,請記住這個流程,只要別放棄希望,大概率還是能把人找回來的。
星星,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救一個,算一個。
個人的救贖,國家的努力,社會的清醒,終究會讓這些罪惡無所遁形。
在那之前,別讓自己成為下一個。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攤上這麼給力的女朋友,替你沖熱搜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中美博弈 東南亞"一體化"注定分崩離析
- 中美重燃戰火!裁定東南亞4國廉價"轉口"
- 大溫著名發廊 美發師都來自於日本
- 距離溫村僅40公裡 兩房屋不超50萬
-
- 黃金時段收視率,沒想到鄭曉龍《藏海傳》僅排第二,榜首斷層領先
- 離譜!新能源汽車維修成了高危職業
- 拜登確診這癌晚期 為啥沒有早發現
- 特朗普威脅對歐盟征50%關稅股市跌
- 獨占500萬彩獎 加國男子告前女友
- 醫生警告:北美多地爆危險新冠毒株
-
- 報告稱大溫4月份公寓銷量下降20%
- 中國出口稀土需填寫最終用戶,進一步封堵漏洞
- 多倫多地鐵殺人案 中國男子被判終身監禁
- 俄烏戰爭帶給朝鮮"沸騰"的經濟(圖
- 罷免總統:國民黨迎合北京的一場鬧劇
- 終於!大溫新超級港口建設開始招標
-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懵!BC法庭: 每只狗有一次咬人權利
- Condo鎖盒密密麻麻!多倫多這種公寓最難賣
- 潛在通脹升 央行6月降息概率下降
- 態度"急轉彎"?賴清德將兩岸統一比作"公司並購"
- 報告呼吁對大溫治理進行重大改革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