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21 | 來源: 美國之音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兩名於去年11月犯下無差別殺人罪的犯嫌已於星期一(1月20日)雙雙被執行死刑。從案發到執行,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這一決定在中國網民中引發廣泛叫好。然而,分析人士指出,迅速處決反映出中國司法體系的草率,同時也凸顯出民眾對“以暴制暴”的盲目崇拜。專家警告,這種“速判速決”的做法不僅缺乏司法價值,也錯失了社會深刻反思和防范悲劇重演的機會。
據中國官方的新華社報道,廣東省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1月20日已對樊維秋執行死刑,並由珠海市人民檢察院依法派員臨場監督。
62歲的樊維秋是去年11月在廣東珠海體育場周邊,駕駛越野車蓄意撞人的肇事者,共導致35人死亡、43人受傷。
珠海中級法院去年12月27日公開審理後,當場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被告樊維秋死刑,並剝奪其政治權利終身。新華社當時的報道稱,法院經審理查明,樊維秋因婚姻破裂、生活失意,且不滿離婚財產分割結果,遂決意通過駕車沖撞人群方式,發泄私憤。
速判速決可震攝犯罪?
樊維秋駕車撞人案從案發、判決到執行死刑前後僅70天,而他伏法的消息一出,中國網民是一片叫好。
例如,位於安徽的微博網民“口外牙醫吳斌”就留言稱,“大快人心”。
另一位位於香港的微博網民“暴走的少女夢”也留言表達支持,她寫道:“支持判決!不讓壞人留著過年,願逝者安息,正義永遠不會遲到!”
而位於江蘇的微博網民“胖哥楊力”更發帖附和稱:“這就是從快、從重、從嚴。在人們還記憶深刻時,就趕緊結束(結案)。一是給人民交代,二是能有效震懾犯罪分子。”
不過,還是有極少數人對死刑持質疑心態。例如,位於海南的微博網民“閉目養神wo”就發帖問:“中國什麼時候有沒有可能取消死刑這一酷刑?”
兩案審結伏法僅不到三個月
另據中國官媒央視報道,同日伏法的還有來自江蘇宜興的徐加金。
21歲的徐加金是去年11月、在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附近,無差別砍殺他人的罪犯,共造成8人死亡、17人受傷。
去年12月17日,無錫市中級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徐加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徐加金砍人案從案發、判刑到執行死刑也僅有66天。
跟據先前的警方通報,徐加金為該學院2024屆畢業生,因考試不合格未拿到畢業證書以及對實習報酬不滿遂回校發泄行凶。網上還流傳他犯行前留有遺書稱:“我希望我的死可以推動勞動法進步、別以為我是老實人,有些帳總是要清算的。”
對於這兩件“獻忠”式殺人案件的審理和中國網民對兩人伏法的反應,人權律師和中國社會觀察人士都搖頭稱憾。
學者:中國司法制度倒退
在社媒平台X上有7.9萬粉絲關注的博主Ignatius Lee是長期觀察中國的政治、社會學者。
他以書面回復美國之音采訪時表示,“這種死刑判決和執行速度過快顯然是不正常現象”,且如此草率執行死刑也是“司法嚴重倒退”,因為即使是證據確鑿,也不應該這麼快完成審理和處決,這程序意味著中國司法不存在糾錯程序。。
他說,判決和執行這麼快,只能說明中國的司法制度缺乏糾錯機制,恐是一大災難性的體制缺陷。至於“缺少法律意識的中國民眾感到大快人心,這是盲目的以暴制暴崇拜,不是正常的法律意識。這種事情滿足普通民眾的報復心理之外,沒有任何司法價值。”
這位學者還表示,中國司法審理不透明,讓外界無從得知犯嫌的真正動機,一切以警方對外發布為准即捂住嫌疑人嘴巴不讓說話,也讓中國社會無法從這類悲劇中汲取教訓,來避免悲劇的一再發生。
他認為,司法不公和上訪失敗通常是這類報復案件背後最常見的誘因,因為中國的信訪系統也是一個社會禍亂禍源,它不僅成功率極低,還變成了禍亂誘發機制,亦即,因為成功率極低,又長期拖延不決,使得訪民一邊升級抗議手段,一邊伺機鋌而走險報復社會。
他還說,中國十幾年前曾有設立死刑猶豫程序的呼聲,但至今毫無任何進展,很可惜。
維權人士:中共禁談社會病因-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和殺人犯搞純愛?這劇沒這麼簡單
- 移民跑路?北京豪宅別墅區現驚人一幕
- 美國必須動用所有的工具來打敗中國
- 振龍電器 各類熱銷家電 種類齊全
-
- 大溫長周末赴美的客流量大幅下降
- 龍舟節規模盛大 還有各種精彩活動
- 特魯多退休福利曝光:養老金近900萬,納稅人埋單
- 胡耀邦恨鄧小平過河拆橋 被老鄉王震起外號
- 關鍵時刻 總理卡尼的得力幹將不幹了
- 大溫網紅瀑布徒步 18歲少年失蹤
-
- 潛在通脹升 央行6月降息概率下降
- 與川普通電話竟談及梅拉尼婭 普京"爆料"
- 突發!加國郵政周五開始撂擔子罷工
- 真要"棄"台?盧比歐:台自衛能力成嚇阻關鍵
- 大溫議員:BC應加強市政支出的監督
- 與李晨分手6年!范冰冰520罕發聲:還過嗎?
-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中國官媒隱去王小洪 日本:他是關鍵角色
- 20年來加國暑期就業從未如此糟糕
- 向習要護照 賀建奎手持美國綠卡公開喊話
- 美國前總統拜登患癌,中文互聯網一片幸災樂禍?
- 態度"急轉彎"?賴清德將兩岸統一比作"公司並購"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