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22 | 來源: 胡錫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特朗普 | 字體: 小 中 大
▲特朗普的顧問們現在承認,俄烏沖突將需要數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解決。他們說,“24小時解決”是在美國大選背景下提出的,但現在必須面對沖突的棘手程度等挑戰。
如果莫斯科不配合特朗普的調停會怎麼樣?美國是否會加大制裁呢?對於記者的這個提問,特朗普表示“聽起來有可能”,這大概要看成特朗普對普京發出的威脅了,但他的語氣相當軟。
那麼特朗普究竟能否不用很快,但在不太長的時間裡幫助結束烏克蘭戰爭,為該地區帶來持久休戰呢?這當中的懸念實在太大了。
俄烏的分歧是根本性的,領土的事嘛。由於整個西方一直支持烏克蘭作戰,它也代表了俄羅斯與整個西方的根本分歧。現在的情況是,俄軍在戰場上形成總體優勢,特朗普壓普京做戰略讓步的杠杆幾乎沒有。俄羅斯已經修改憲法,不僅早已接納克裡米亞為俄羅斯聯邦的一部分,而且也已宣告烏東四州並入俄羅斯版圖。要求俄方把已經控制的土地讓出來,這意味著徹底否定普京發動“特別軍事行動”的政治、道義和法律基礎,它是克裡姆林宮決不可能接受的。俄羅斯不斷揮舞強大的核盾牌,壓制西方直接參戰的沖動,就是為了確保取得“特別軍事行動”的勝利。為此,俄方會不惜代價。
那麼很有可能特朗普唯一能做的是壓烏克蘭“面對現實”,接受失去領土,也接受在可預見未來內不再要求加入北約。之前傳出特朗普提名的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幫著擬定了解決方案,內容就包括俄烏雙方就地停火,烏克蘭未來20年不加入北約。但是這個方案對烏克蘭和歐洲很多人都屬於“撕心裂肺”的痛。對他們來說,這幾乎等於“投降”!早知如此,2022年戰爭爆發後不久,俄烏雙方在伊斯坦布爾達成協議草案時,烏克蘭就應該接受莫斯科的方案。但是拜登政府當時堅決反對烏克蘭退讓,整個歐洲被華盛頓動員了起來,全力支持烏克蘭戰斗。將近3年時間裡,歐洲的榮譽和自信很大程度上壓了進去。烏克蘭則被打碎了,死了幾十萬人。然後現在回到原點?
▲特朗普的顧問團就結束烏克蘭沖突提出了各自的建議,三項提議有一些共同點,即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並割讓部分領土。
特朗普面臨難度不可思議的說服工作,他也會壓普京,但是空間會很有限。他的說服方向將不得不指向烏克蘭和歐洲,因為他壓得動它們。如果特朗普真的撤除美國援助,僅靠歐洲給烏克蘭“輸血”,提供武器,戰爭是打不下去的,而且士氣首先就垮了。
但這一切的結果不光是歐洲和烏克蘭承擔。歐洲對美國的信任將在根本上動搖,他們會覺得美國的承諾因為“特朗普主義”的崛起不再可靠,美國與歐洲的利益關系也變得捉摸不定,歐洲會陷入二戰以來前所未有的政治思維和價值觀混亂,陷入戰略迷茫。
格陵蘭問題在這個時候相當蹊蹺地插入了進來,它與俄烏問題似乎存在某種呼應,至少很多人會這樣聯想。特朗普帶領美國得到他們想要的,同時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嘴和手一起軟下來,讓俄羅斯也得到他們想要的,這個大膽的聯想很有顛覆性,但這當中的邏輯可能並非一個玩笑。
▲對於特朗普對格陵蘭島的訴求,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稱,邊界不可侵犯的原則適用於每個國家,無論其多麼強大。歐洲官員也警告特朗普不要威脅“主權邊界”
朝著這個方向釋放想象力,會讓歐洲顫抖,澤連斯基更會有他和烏克蘭人完全被耍了的絕望。一旦大刀闊斧地這樣幹,特朗普總統本人也會面臨終極風險,他的反對者會將他甩出去的東西看成終將打回來的“回旋鏢”,重挫美國在世界上的威望,他們將有力量對特朗普反撲。
最根本的是,美國並不具備迅速擺平俄烏戰爭的能力,但是特朗普又提前面對世界拍了胸脯。和平畢竟是好事情,當特朗普發誓要迅速結束戰爭時,難道他錯了嗎?他顯然沒有錯,那麼這當中又是誰,以及什麼錯了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美國將在特朗普生日當天閱兵,細節曝光
- 川普突發語出驚人 黃金、比特幣買盤飆升……
- 薄熙來和谷開來獄中離婚 兩人同時丟下一句話
- 振龍電器 各類熱銷家電 種類齊全
- 倪虹潔談16歲兒子落淚:他從不回我信息
-
- 喜訊!LifeLabs與工會員工達成協議
- 罷工能避免嗎?加國郵政提供新報價
- 因為此事 4月通脹大幅放緩至1.7%
- 加國聯邦自由黨又丟一席 組建多數政府還有戲嗎
- 愛奇藝、騰訊、優酷甩出"巔峰劇"火力全開,誰能登頂獨占鰲頭?
- 牛! 加國CPP新財年投資回報為9.3%
-
- 唉!溫哥華又被貼上最不想要的標簽
- 大溫油價展望 夏季駕車終於輕松了
- 最新警告:百米超級海嘯席卷西海岸
- 赴美旅行新規:手機被查 這些人正被重點盯上
- 反轉了!卡尼稱秋季提交聯邦預算
- 振龍電器 各類熱銷家電 種類齊全
-
- "我的房子,寧可空著也不租給老人"...
- 交27萬元這費用 大溫公寓業主嚇醒
- 物價漲 加國人不買這10種日常用品
- 加國這社區頗發:勒索不成慘遭槍殺
- 中國出口稀土需填寫最終用戶,進一步封堵漏洞
- 台長"心碎" 美國之音大規模裁員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