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2-13 | News by: 中时电子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从手机、电动车到储能电站,锂电池在现代人们生活中已无处不在。锂电池虽然好用,也有一些先天缺陷,除了需要设计安全机制外,其寿命较短、价格较高是主要难题。大陆复旦大学研究团队最近开发出一种锂载体分子,让废旧电池“打一针”就可无损修复,将锂电池寿命提升1-2个数量级,大幅降低使用锂电池的成本。
据《快科技》报导,目前使用的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持续不断损失锂离子,手机电池用久了会充不进电,电动车充饱电池跑的里程数越来越短,寒冷地区的电池更容易坏,废旧电池数量越来越多。
上海复旦大学公众号发文指出,复旦高分子科学系团队公开发表研究成果,打破锂电池传统设计原则,通过AI和有机电化学的结合,成功设计了一种锂载体分子,让废旧电池“打一针”就可无损修复,将锂电池寿命提升1-2个数量级。该项研究成果于13日发表于国际知名的《自然》(Nature)科学期刊上。
复旦大学科研团队研究发现,电池的寿命其实和人体健康类似,问题往往集中在某个核心部件,也就是活性锂离子。如果能精准补充损失的锂离子,就能大幅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基于这个想法,团队开发了一种像药物一样的锂载体分子,可以通过注射的方式补充电池中的锂离子。
研究报告指出,科研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化学知识,将分子结构和性质数字化,通过引入有机化学、材料工程技术等方面大量的关联知识,构建数据库,在多次实验后获得了这种新的锂离子载体分子。
据介绍,使用这一技术,电池在充放电上万次后仍展现出接近出厂时的健康状态(96%容量),循环寿命从目前的500-2000圈提升到超过12000-60000圈,在国际上尚属首例。
目前,锂载体分子已通过初期实验验证,预计在电池总成本中占比不到10%,具备大规模商用潜力,可用于补锂、储能、光储一体化。团队正在开展锂载体分子的宏量制备,并与国际顶尖电池企业合作,希望能尽快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院士带货竟是AI伪造!新技术如何才能用在正道上?
- 华裔教授研发新技术: 高层完全可抵御大地震
- "卷"不动了 中产选择移居马来西亚
- 美的加拿大西部旗舰展厅正式开业——欢迎体验颠覆想象的未来科技!
- 物价涨 加国人不买这10种日常用品
-
- 温哥华牙医 采用先进技术最新设备
- 碳税取消 加国4月通胀率或至1.6%
- 多选区重新计票 自由党或拿171席
- 汪小菲马筱梅今日大婚,汪小菲挨桌敬酒,现场曝光
- 丹麦发达到什么程度?说几句刺耳的真话
- 加国男子被跳桥人砸死 市府成被告
-
- 为酒店逃税100万 大温华裔被判刑
- 大温著名发廊 美发师都来自于日本
- 懵 温村这里居民想续租交百万税款
- 雨天还开飞车?温村汽车翻了底朝天
- 拿自己人开刀!蔡奇:坚决整治党内吃喝风
- 中国工厂"电话被打爆" 美国客户急疯了
-
- 新冠再来袭,专家提醒:当前正处于小波峰
- 台湾省回归后,我看这7位明星必须进入保护名单,他们都非常值得
- 习实锤丧军权!?吴谦退场 三新军校"去习"
- "休战"90天 中国对美出口商乐观不起来
- 中国两兄弟搭橡皮艇偷渡台湾成功
- 当街枪杀两人!加拿大全国通缉两青少年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