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13 | 來源: 谷雨星球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一個吊詭的現象是,在內卷的當下,考入名校仿佛童話故事的結尾:從此我們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然而,這不過另一個人生故事的開端,有美好,更有挑戰。
有學生將其形容為“恐怖片”:一節大課幾千人末位淘汰,拼命“廝殺”拿到高GPA,找到一份好工作👉🏻我在Top1公立牛校學計算機,差點被“卷”成恐怖片。
究竟,在名校讀書會面臨什麼?不久前,我們統計了劍橋大學發出了271枚錄取,榜單之外,在劍橋讀書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於是,堅持用過來人真心話緩解焦慮的谷雨星球,在這一期#聽聽00後的真心話 裡,邀請劍橋工程系的Catherine寫下了求學感受:
“來了大學後我才意識到,出國留學在我們的社會裡被過度浪漫化了。”
工程系學什麼?
我是Catherine,作為一名劍橋在讀中國留學生,我屬於小眾款的“異類”——
我的大部分同學從小就在國際學校讀書,不少是國際高中出國,甚至有許多中小學就開始留學,我卻是走應試教育路線的,經歷了高考的全過程。(注:Catherine之後也會在分享如何申請備考經歷,關注谷雨星球別錯過。)
工程系是劍橋數量和規模都很大的系,在中國學生群體中,申請最熱門且錄取人數最多的,除了自然科學,就是工程學院了,比數學系人還多。
在工程系,本科前兩年也是通識教育。
跟美國強調人文素養的通識教育不同,劍橋的通識教育也是跟學科相關的,學生需要修讀大專業范疇下的學科,如機械,結構力學,材料學,熱力學,電子電路,信息學,數學等都要學。
直到,第三年才開始細分更細的專業。
除了理論課外,學校的實驗課相當多,一周兩三節是常有的事,不過經常有部分實驗的時候,課程還沒有教,所以需要學生需要在實驗前提前預習相關知識並且理解實驗原理,才能把實驗作用發揮到最大。
換句話說,自學能力要很強。此外實操的課程非常多,每個項目都要全神貫注的做。
■Catherine拍的劍橋。
劍橋有一個特色是將講座和Supervision(小班課)結合。
每節課由一個老師帶2-3名學生,從剛開學時一周一兩節,到學期末一周四五節。
講座和supervision搭配著的課業安排在我看來也非常科學合理,能夠及時梳理知識點,扎扎實實地打好學術基礎,再走下一步,這樣的安排除了學習壓力大點沒什麼毛病。
同時,對於留學生非常友好的是,工程學院有語言課的福利,提供中文、法語、德語、西班牙語、日語的選課。
同時學校有語言中心,如果你想單獨訓練你的目標語言,也會匹配的課程或者一對一的練習。
■在劍橋參加活動。
3S定律如何破?
我很早之前看過一篇很火的文章,《哈佛4.0GPA,4杯咖啡,4小時睡眠》,雖然後來被證實哈佛學生只有期末才如此拼命,但依然印證了一個留學逃不開的3S定律:
睡眠sleep、學習study, 社交social,三者是個不可能三角,在時間占用上是競爭關系。
我的經驗是,需要在留學之前先確定三者在你心中的序位,清晰自己的取舍,建立生活的秩序。
否則,在壓力很大時猛然發現生活一團糟,會比較絕望。
我一天會睡8-10小時,算朋友圈子裡睡眠時長比較久的了。
我身邊有凌晨都不睡,半夜兩點在群裡問有沒有想喝咖啡的朋友,在劍橋學習生活了一段時間以後,我發現,每個人都生活在不同的時區——
有晨起型的,有夜貓子型,這些習慣不分優劣,大家都在在探索後逐漸找到的更適宜自己生活的方式,到一個全新的地方,我們都應該抱有“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心態。
不過如果在留學前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作息習慣,就很容易被影響,可能會別人而頻繁更改自己的生活狀態。
社交更是因人而異。
在開學前,所有的新生會被邀請去Fresher’s Fair,劍橋幾乎所有的社團都會在Fair裡擺攤,新生們可以直接去報名。
我的心得是,不要貪多,建議先把感興趣的探索一下,最終就只選2個左右作為長期的活動即可,因為活動太多會顧不上學習或者心力憔悴(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中國學生難免一開始就會抱團在一起,因為文化背景一樣,交流起來沒有困難,安全感滿滿。
不過我也會想,選擇拓寬舒適圈,交國外的朋友,增加生命中接觸的人生樣本,或許也是來讀劍橋的價值,要勇敢地邁出這一步。
如果你想在劍橋探索得更徹底,可以在小某書上搜一下,會出現劍橋適合打卡的活動,比如,punting,formal,數學橋,徐志摩的石碑等等。
當然,前提是,你的時間夠用……
不要把留學“浪漫化”
可能由於電視劇的原因,有一個蠻普遍的現象: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過度把出國留學浪漫化了,我曾經也這樣。
留學方法就是偶像劇般的光鮮亮麗,殊不知留學可能是懸疑片,紀錄片,生存片,真人秀,就不可能是浪漫偶像劇。
留學本質是一個人去生活,去面對那些我們在國內不用面對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是獨立成長,去獨自面對風風雨雨。
如果想著出國等於脫胎換骨,不能想著出國後一切問題都好了,先去上學一切都會結束,先擠進名校再說。
但這是逃避問題,放任不管是不會解決問題的。
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在異國他鄉,說著不是自己母語的語言,去世界頂尖的學校,學習非常難的專業,既要承擔繁重的學習壓力,還要承擔生活壓力,甚至還要承擔很大的經濟壓力。
還有全新的教學理念和各國老師,語言肯定會有障礙。大課又教的很快,所以需要克服很多困難才能跟上教學節奏。
此外,飲食、氣候都要花一定的時間去適應,所有留學生都如此。所有的壓力,所有的變化接踵而至,該如何去承受?
這是很多很多留學生和家長在出國之前根本不考慮的問題,當然也包括我,我曾經也沒有考慮過。
直到我自己遇到了問題。
■英國曾被評為“世界第二抑郁國家”。在調查當中,英國在六個方面(心情,社交人格,恢復適應力,激情動力,認知能力,身心連結)全部墊底,分數倒數第二
我也有過比較低落的階段,雖然沒有達到抑郁的程度,但也有產出一些負面的情緒。
我一直以來是一個相當樂觀積極的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可想而知這樣的影響有多大。
這樣的低落時期其實有給我敲響警鍾,也讓我意識到,心理是一切的根基,很多問題的解決方式治標不治本,而在心理上疏通了才會一勞永逸。
很多人誤以為留學生的問題是留學所致,但其實許多人是帶著問題出國,這些已經形成雛形的問題,在出國後變得愈發嚴重。
這些問題有什麼?
語言:你的語言交流可以無障礙嗎?你的語言足夠讓你表達自我嗎?請拋開自不自信,非常客觀地做個評價。
生活技能:
你會做幾種菜?想在家犒勞自己時能做出幾道美食嗎?
當地治療感冒發燒的藥有了解嗎?自己一人去醫院可以搞定嗎?
你每天的作息規律嗎?沒有人監督時也能高效產出嗎?你相信自己的習慣或者自律能力嗎?
如果要來劍橋讀書的話,會騎自行車嗎?知道在哪裡買車,哪裡維修嗎?
歸屬感:留學生活很難維持長久友誼,孤獨是大部分留學生的獨白,曾經的朋友可能會和你越走越遠。如何維系?是否放手?情緒問題找誰傾訴?
■比較令人揪心的是,很少有留學生願意去接受心理的專業幫助
留學的成長
不是劍橋教會我的
回顧我和我的朋友的經歷,我發現留學頭兩年是最難熬的。
如果有時間,千萬不要只准備學科知識,一定要去關注心理健康,面對新環境的抗挫力,讓自己心理實現“破繭”。
我雖然學的是工程,但是我讀了很多社會心理學的書,去認識留學生包括我在內的心理問題,慢慢有了更清楚的認知,也清楚地意識到是有解決辦法的。
但,最佳的做法是,把解決辦法放在問題發生之前。
如果遇到問題,也要擺脫好學生的“完美主義心態”,該尋求幫助一定要尋求幫助。
1. 給同學們的建議:勇敢求助
留學生求助有三條主要途徑:
校內外的心理服務
向願意分享的學長姐求助,他們走過這條路,他們更會理解這個階段這個群體面臨的問題。
你的堅實後盾:父母!他們是無條件的愛我們的,所以要和父母保持聯絡,保持良好關系,這對留學生心理健康幫助很大!
我與我媽媽相處模式很好,她給予了我很大程度的自由、理解、支持、引導。
留學會有很多孤獨的時光,很容易在情緒積壓時找不到合適的傾訴對象,很容易在壓力大時開始懷疑自己留學的價值和意義,如果能及時和父母溝通和傾訴,就會有所排解。
同時,家長在實時通話中,也可以直接感受到孩子的情緒是否正常,是否需要心理疏導,防患於未然,千萬不要只關心成績,就業。
2. 給家長們的建議:堅定信念
留學生會遇到很多的壓力,很容易在壓力大時產生疑惑,比如:留學價值何在?我這麼累的意義何在?
其實不管是留學還是體制內都各有利弊,回國和留在英國也各有利弊,都是不同的選擇,我希望父母能做的是幫助孩子堅定信念:既然我們現在走的是這條路,在行進途中就要篤定,不要瞻前顧後自我內耗。
同時,也請父母不要過度關心和過度擔憂,相信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孩子主動提出需要幫忙時再幫忙,效果會更好。
在劍橋名氣這麼大的大學讀書,自然也會有種種期望,也是在這樣的期望中會出現心理問題。
我發現,隨著升入大學,自己和身邊的朋友對自我和世界的認知逐漸加深,但往往會伴隨著自卑情結或者優越情結,有人會覺得自己不配,有人則覺得自己必定做一番大事而焦慮。
《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過,誰都是普通人,普通人並不等於無能,我們沒有必要自卑,更沒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優越性。
上了名校就不是普通人嗎?十幾歲的我們可能不懂這個道理,但二十幾歲後,我越來越理解了:“每個人都是一顆星。Be a star, angular and shining”。
留學的成長並不是劍橋教會我成長,學校並沒有課程教這些,而是在劍橋讀書的環境氛圍倒逼我成長。如果不成長,就會不適應,會難受。
大學是成長路上的催化劑,是借助成長的力量,就像是掛在我這艘小船上的旗幟一樣,能賜予我榮耀,助我破浪前行。
但是如何駕馭風浪,用什麼節奏,往什麼方向,還是得靠自己。-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為啥?BC旅游熱門地短租幾乎都撤了
- 謝霆鋒10億家產分配曝光 讓王菲徹底看清人性
- 官方數據發布 自由黨碳稅說法徹底"打臉"
- 朱媛媛去世細節:結腸癌復發,劇烈咳嗽....
- 溫哥華牙醫診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務
-
- 重磅!加國將對美關稅降至近乎於零
- 吳秀波絕對想不到,陪他333天的陳昱霖能如此狠心
- 大溫周末各種活動 斑點蝦節+花展
- 《無所畏懼》大結局羅英子遭邱華背刺,才懂梅大梁成功上位有多狠
- 劉亦菲新劇雪藏7年 如果播出將是2025年爆款
- 民調:大多加人有歸屬感但政府就算了
-
- 印度國防智庫:中國直接參與了印巴沖突
- 溫哥華資深貸款專家 解決貸款需求
- 朝鮮派兵援俄惹禍:烏克蘭或向國際法院起訴金正恩?
- 比他哥更慘!辛瓦爾弟弟被鑽地彈送入地獄
- 與李晨分手6年!范冰冰520罕發聲:還過嗎?
- 向習要護照 賀建奎手持美國綠卡公開喊話
-
- 突發!加國郵政周五開始撂擔子罷工
- 赴美旅行新規:手機被查 這些人正被重點盯上
- 胡錦濤罕見露面 傳政治局召開"廢習會"
- 有的部門已經癱瘓,解放軍中人心惶惶
- 交27萬元這費用 大溫公寓業主嚇醒
- 俄需要達成怎樣的特別軍事行動結果?普京回應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