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2-25 | 來源: 發現新西蘭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新西蘭 | 字體: 小 中 大
這個夏天,這裡不太寧靜。
大巴停靠在海邊,車門一開,成群結隊的人湧向沙灘,手裡拿著各種工具——水桶、鋼絲、刮刀等。
從一個岩池跳到另一個岩池,所有能抓到的活物都被塞進桶中,所到之處,片甲不留。
“所有的能動的一個不留,連海藻也要拿走。”Army Bay的居民Mark Linton感到很痛心。
01
“成群的來,岩石都被薅禿了!”
Linton還記得,在上世紀70年代,Army Bay的大號鳥蛤一撈一大把。
即使是10年前,這裡的海洋生物還很豐富。
“現在,成百上千人把所有的活物一掃而空,有的鳥蛤比指甲蓋還小。
“有的是大巴載著過來的,他們帶著桶、鋼琴絲這些工具,刮下所有活物帶走,海藻都不放過。”
Linton表示,這些人把岩石都薅禿了。
“現在Whangaparāoa周圍的岩石都已經完全裸露,每個岩池裡都是空空如也。他們帶走的是海鳥和魚類的食物。”
Ngāti Manuhiri保護信托機構首席執行官Nicola MacDonald表示,這片海域損失非常嚴重。
“從低窪岩石池中捕撈海洋生物和貝類會破壞海洋生態,因為這些生物一旦被清除,很難再恢復,比如Pākiri Beach的青口岩已經因為過度捕撈而完全不長青口了。
“這些沿海海洋生物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昆蟲、小魚和海鳥的棲息地和食物來源,這讓人很擔憂。
“過度采集岩石上的貝類,清空岩池不應該是新西蘭的作風。”
02
網紅聖地遭滅絕式掃蕩
再往北開,又是一個熱門的趕海地ōmaha海灘。
這裡的岩石池有著豐富的海鮮,使得其成為一個休閒、趕海的網紅勝地。
人一多,各種亂象又來了。
ōmaha海灘居民Mary Coupe表示,成群的人拿著各種容器,裡面裝滿海星等海洋生物。
“有一次看到一家人,父母帶著小女孩拿著一個大‘碗’,雙臂都快抱不住的那麼大,裡面裝了三分之二碗的小海螺。”
“海螺有多小呢,可能10個加起來才有指甲蓋大。”
帽貝和章魚都是用桶裝的,海星撿了就架在燒烤架上烤。
當地人也經常看到這樣一個現象,成群結隊的人在當地扎起帳篷,一呆就是好幾天,吃飽喝足,滿載而歸。
兩年前,新西蘭媒體就曾報道,這片海灘連海星都快要滅絕了。
Coupe希望,所有申請新西蘭簽證或有公民身份的人都必須遵守Tiaki承諾。
“Tiaki 承諾”是2018年新西蘭旅游局及其六個合作伙伴發起的一項倡議,要求游客向新西蘭承諾:關愛人民和地方。
在新西蘭旅行時,我會:
愛護土地、海洋和自然,輕手輕腳,不留下痕跡。
安全旅行,關心和體諒所有人。
尊重文化,以開放的心態旅行。
Coupe表示,應該讓所有在新西蘭的人“參與環保事業,成為自然環境的守護者”。
03
來歷不明海鮮在網上售賣
今年不知道是天氣太好還是食物太貴,很多人都注意到,去海邊打野味的人變多了。
“我經常在奧克蘭各個海灘跑步,總的來說,往年基本沒人去趕海的地方,今年都出現了很多人捕撈。”
“我在Avon Estuary騎車有段時間了,確實有越來越多人在退潮的時候一窩蜂來捕撈。”
有的人甚至把趕海這項休閒活動變成了商業活動。
有人曾抓到過一次捕撈了超過4萬只鳥蛤的團伙:
“有人在莎士比亞公園看到,特定種族的一伙人發瘋似的撈鳥蛤,聯系了漁業官員,還好他們及時趕到,發現這伙人的面包車裡裝了整整3層鳥蛤,比限制數量多撈了4萬只。”
一些網友將這些瘋狂捕撈跟網上來歷不明的海鮮聯系了起來。
有網友發布了一些截圖,可以看到在Facebook有鳥蛤出售,10紐幣一公斤:
這是一個生活在奧克蘭的越南人小組,裡面時不時就有人賣海鮮。
還有人出售成箱的鮮魚:
在新西蘭,基本所有的魚都來自商業捕撈,私人出售捕獲的魚不可用於出售和交易。
很多網友譴責過度捕撈行為,認為應該罰款、沒收工具,以儆效尤。
有人建議,新西蘭應該學習澳大利亞的做法:
“多年前澳洲發生同樣的事,然後政府頒發了禁令並設置了高額罰金。”
新西蘭漁業局鼓勵公眾舉報可疑或非法捕撈活動,但這引起了網友們的不滿。
“為什麼他們不直接去海灘檢查並采取威懾措施?‘我們鼓勵大家用手機APP進行自檢’,這些人根本不在乎規則。”
不過,現在新西蘭漁業官員非常缺人,也不可能會出現在所有的海灘,因此也有人建議,增加執法經費,把漁業官員增加三倍。
04
有人辯解:生活成本太高了
在網友們的眾多爭議中,還有另一種不同的聲音。
但不少人認為,人們紛紛跑去打野也反映了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困難。
“現在食物越來越貴了,很多家庭支撐不起。過度捕撈的確不好,但你讓他們怎麼能對現成的食物視而不見?”
“過去幾年什麼都漲價,汽油、食物、交通。
“買不起超市食物只能去海邊找免費的。”
歸根結底,有人總結:新西蘭還是人太多了。
“如果不是新西蘭政府貪婪,把世界上那麼多人塞在這兩個小島,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新西蘭美女議員突然在國會曬自己裸照
- 新西蘭法國加強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體監管
- 新西蘭華人夫婦在家中遇害,慘遭開膛爆頭
- 51歲朱媛媛死因曝光:業內人曝是結腸癌
- 正午陽光出品的10大巔峰劇,《琅琊榜》僅排第三,榜首實至名歸
- 驚悚 女子旅行死亡 心臓神秘消失
-
- 用青春換來2000萬的Coco 已經走上了另一條大道
- 離譜!新能源汽車維修成了高危職業
- 溫哥華匯款/外幣兌換 匯率最優安全
- 巨人網絡史玉柱,一個被兄弟們坑慘的老男人!
- BC警方進行一周反黑行動 33人被捕
- 溫村華裔女首富簽下Bay門店租約
-
- 溫哥華貸款經紀 解決各類疑難貸款
- 韓媒:因擊打小球員涉嫌虐待,孫興慜父親孫雄正遭禁賽3個月
- 懵!BC法庭: 每只狗有一次咬人權利
- 終於!大溫新超級港口建設開始招標
- 梅德韋傑夫警告:這是烏克蘭最後的機會
- 淡出烏俄和談?川普:不是我的戰爭
-
- 戰爭預演!20國布陣圍中共 美戰場醫療大升級
- 鄭曉龍《藏海傳》:但凡肖戰演技精湛一點,才能壓住這群王炸配角
- 特魯多退休福利曝光:養老金近900萬,納稅人埋單
- 美國前總統拜登患癌,中文互聯網一片幸災樂禍?
- 普京"拖"字訣奏效 停火遙不可及
- 有的部門已經癱瘓,解放軍中人心惶惶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