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01 | 來源: 澎湃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小米 | 字體: 小 中 大
1日中午,澎湃新聞致電小米汽車官網客服熱線,客服工作人員表示,若遇到車輛斷電車門鎖死的情況,可嘗試在車輛下方找到應急解鎖,“車輛配備了機械把手,在斷電的情況下也可以打開。”
當天,一位不願具名的汽車業內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說大白話就是,該事故中,一種情況就是可能車內人已被撞暈,很難物理解鎖車門;二是車撞壞了,比如線束等被撞斷,導致無法傳輸車輛解鎖信號。”
車門鎖死無法打開有兩種情況
他提到,目前小米暫未公布車門是否鎖死以及原因,但給出了事故的時間點,可以注意到在事發之前車輛已多次發出預警。
根據小米公布的行車信息記錄,在3月29日 22:44:24,NOA智能輔助發出風險提示“請注意前方有障礙”,發出減速請求,並開始減速;22:44:25 NOA被接管,進入人駕狀態,方向盤往左轉角22.0625度,制動踏板開度31%;22:44:26 方向盤往右轉角1.0625度,制動踏板開度38%;22:44:26-28之間,車輛與水泥護欄發生碰撞。
以此計算,從駕駛員接管車輛到車輛發生碰撞,過程只有1-3秒的時間。
前述業內人士稱,當事故發生後,車輛可能會發生車門鎖死的情況,這是因為車速太快,車內線束被撞斷導致解鎖信號無法傳輸,車輛解鎖動作無法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只能依靠車內人員使用車輛配備的破窗工具通過物理破窗逃生。“但是車禍發生時,如果速度過快,撞擊後車內人員可能喪失了反應能力。”
該業內人士稱,當下新能源車的新功能很多,雖然配備了使用手冊,但消費者購買車輛後不一定會仔細閱讀使用手冊,這也為車禍發生後的逃生增加了難度和反應時間。
2020年5月1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制定的GB 18384-2020《電動汽車安全要求》、GB 38032-2020《電動客車安全要求》和GB 38031-2020《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三項強制性國家標准(簡稱“三項強標”)。
這些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標准中,增加了電池系統熱擴散試驗,要求電池單體發生熱失控後,電池系統在5分鍾內不起火不爆燃,這個強制標准為車上乘員預留了安全逃生時間。
前述業內人士稱,鋰電池有易燃特性,這個強制性標准是為了電動汽車電池燃燒後有逃生時間,如果是在5分鍾之外起火、爆燃,是符合規定的。“問題是車上的駕駛員能否安全打開車門才是關鍵。”他稱,現階段需要了解的是,事發車輛在撞擊後,到底是線束被撞斷無法傳輸解鎖信號,還是其他原因,目前要看調查結果才能給出結論。
另一方面,除了電車線束被撞斷導致電源信號切斷外,還有可能是保證信號傳輸的蓄電池或備用電池遭受撞擊後無法工作,信號也無法傳輸,車輛無法解鎖。前述業內人士提到,車輛撞擊後,車門鎖死的情況此前發生過,對此,不少車企已經開始在設計時,增加安全冗余,比如加裝超級安全模塊,以便撞擊後信號傳輸也能工作。
他建議,首先不要迷信“智駕”,目前國內的新能源車輛配備的智駕,仍舊屬於輔助智能駕駛,並沒有完全智能。另外,購買新車後,用戶一定要仔細閱讀使用守則後上路;最後,車主在工具箱中,一定要准備好破窗工具,以備不時之需,畢竟安全才是車輛行駛中第一重要的事情。
智駕系統不成熟,NOA事故責任認定業內沒有標准
同日,沃達福數字汽車國際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翔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目前還需等待相關方面的具體調查結果,根據小米現有說明來看,自2016年特斯拉推出自動駕駛功能以來,國內外(包括美國)已發生多起高速公路場景下的典型案例,對於此類事故的責任認定存在復雜性。
他認為,核心爭議焦點在於新能源車用戶高頻使用的NOA(智能輔助駕駛)功能,該功能通過方向盤自動轉向等技術,容易在長時間高速行駛中讓駕駛員產生過度依賴,理論上駕駛員只需及時接管即可避免事故,但實際操作中存在兩個關鍵問題:
車輛控制系統已非完全人工操控:傳統車輛由駕駛員直接控制油門/刹車,而智能汽車的操作往往需經過預控制器(或決策系統)的計算後執行指令,根據現有信息來看,此次事故從障礙物風險提示並自動減速到最終駕駛員接管與隔離帶水泥樁發生碰撞僅2秒左右;第二,技術不成熟性:軟件系統復雜度極高,存在潛在風險,且數據來源於車企自身提供,但又是作為事故調查的主要依據。目前,在涉及NOA的事故責任認定上,沒有統一標准,仍然存在廣泛爭議。
此前,也有類似電動汽車發生事故後,車門被質疑無法打開的案例。
據浙江電視台教育科技頻道“小強熱線”2022年2月23日報道,浙江湖州特斯拉Model 3車主陳先生提車才兩天,在104國道行駛時遭遇熄火。斷電後的特斯拉Model 3車門無法打開。
2024年4月26日,在山西省侯平高速路段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問界新M7 Plus在內側快車道行駛中追尾碰撞了作業中的道路養護車。當時,也有網友質疑其車輛車門未打開。
對此,2024年5月6日,問界通過官方微博“AITO汽車”發布公告稱,問界新M7 Plus具備碰撞自動解鎖功能,且配置機械車門內把手,特殊緊急情況時,可通過拉動機械車門內把手解鎖開門。本次事故車輛與前方道路養護車發生時速達115km的高速追尾碰撞時,前方車輛尾部突出梁狀堅硬結構瞬時嚴重侵入事故車輛左上側前機艙及乘員艙,導致前機艙及乘員艙內電源線及信號線被瞬間切斷,門把手控制器無法收到彈出信號,施救人員破窗拉動機械車門內把手開門實施營救。-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小米豪賭制造芯片 能否復制華為奇跡?
- 造車4年的小米,該敬畏百年汽車工業常識了
- 准車主退訂小米SU7 Ultra遭遇"60天冷靜期"
- 唉!溫哥華又被貼上最不想要的標簽
- 李亞鵬落魄了,一家五口擠100平米出租屋....
- 列治文市府29萬元禮品卡下落不明
-
- 汪小菲婚禮現場宣誓,連喊兩聲"我願意"
- 男子退機票被收90%的手續費 律師:合規
- 溫哥華牙醫 采用先進技術最新設備
- 《無所畏懼》大結局羅英子遭邱華背刺,才懂梅大梁成功上位有多狠
- 豪華摩天大樓危險 超富業主告上庭
- 數百輛經典老爺車周六將在這展出
-
- 俄需要達成怎樣的特別軍事行動結果?普京回應
- 中國解禁中東力挺,波音股價飆升50%成大贏家
- 習實錘喪軍權!?吳謙退場 三新軍校"去習"
- 溫哥華資深貸款專家 解決貸款需求
- 這選區自由黨一票領先 將鬧上法庭
- 新冠再來襲,專家提醒:當前正處於小波峰
-
- 大地震要醒?BC南邊24小時接連三震
- 加國移的民!78歲老頭涉嫌性侵幼女
- 美中新貿易協議 美國獲5大關鍵成果
- 為酒店逃稅100萬 大溫華裔被判刑
- 智庫:加國聯邦應裁員6.4萬 省百億
- 台灣省回歸後,我看這7位明星必須進入保護名單,他們都非常值得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