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04 | 來源: 陸燁晴的生活筆記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李翊雲1972年出生在北京,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本科畢業於北大生物系,之後赴美獲愛荷華大學免疫學碩士後轉攻創意寫作,05年獲得藝術創作碩士,現於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創意寫作,擔任布克獎評委,獲得無數國際文學獎項和榮譽,完成從科學到文學的華麗蛻變。
曾經的她堅持用英文創作,是因為小時候母親為了控制她的思想,經常翻看她的日記,在她12歲開始學英語後,她發現了另一個天地,那是她母親不懂的文字,她卻用這一種異族語言流暢而自如的書寫著自己與時間的故事。
在兩個兒子相繼於2017年和2024年自殺身亡後,她在《岩中花述》裡的平靜敘述,在我聽來格外壓抑。
話裡話外都透著一股“死氣”,讓人有些不舒服,卻又有著奇怪的魔力,使人忍不住想多聽一聽。
我仿佛一個偵探,想從這位經歷兩次喪子之痛的女作家的每句話每個字中找出蛛絲馬跡,了解她的背後到底經歷了什麼,以至於家裡的保姆都會因抑郁而自殺。
我沒有去找了,放大自己的窺私欲並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我轉而去看了數篇關於李翊雲的深度訪談。才明白這背後究竟是怎麼回事。
李翊雲的兩個兒子自殺是完成了她本人的理想和夙願。
有一個評論說到:李翊雲最大問題是她自己也並不愛這個世界,但她還是生了兩個孩子,所以也許她並不是沒有盡到母親的職責,而是她沒有這種能力讓他的孩子熱愛這個她自己都不熱愛的世界。
或許是因為那個時代對於女性的束縛和規訓,讓她人生的前半部分不得不按部就班的結婚、生子、做免疫學研究。
那麼她是從什麼時候覺醒的?可能是她30歲那一年,決定放棄只要再讀1年就能拿到的免疫學博士學位,轉而去寫小說。
她說:研究免疫學是太容易的一件事了,使我的人生幾乎可以一眼看到底。
覺醒的時刻越來越多,她說時間是最民主的元素,這又讓我回想到一句話: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李翊雲的童年無疑是不幸的,她的母親是小學語文教師,在家中猶如“暴君”,之前說到,她母親控制欲強到會不斷偷看李翊雲的日記。而李翊雲核物理學家的父親則是弱勢的、沉默的,他無法保護暴露在母親言語暴力、情緒暴力和強勢控制中的兩個女兒,以至於受到母親偏愛的李翊雲經常是被推出去安撫母親的角色。
同時,李翊雲的外婆和母親都被確診患有嚴重的精神障礙,抑郁症的家族遺傳史也沒有放過李翊雲本人,以及她的兩個兒子。
堅忍、能熬,是我看完所有李翊雲所有采訪對這位了不起的華裔女作家的印象。
她在大兒子去世後寫了一本小說《理性終結之處》,作品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圍繞敘述者與其自殺身亡的長子之間的虛構對話展開,具有一定自傳色彩。
小說中的母親拒絕外界廉價的同情,也警惕外界將死亡簡化為“悲劇”。
我記得李從來不用“過世”、“去世”、“走了”去形容親人的離去,她很直白用“死了”二字,死了就是死了,不需要去遮掩什麼,這就是非常簡單的真實。而她本人也因為重度抑郁而自Sha數次。
書裡最終承認:令人痛苦的是生活本身,而非任何人的決定。
對於不可解的接納,成為對抗虛無的唯一出路,也就是我剛剛說的“忍著endure”。而她的兒子們似乎比她更勇敢的邁出了一步,那或許是她向往的一步,活出了理想的自己,雖然這並不值得宣揚。
李翊雲的字典裡沒有原諒,只有忍受,當一個人活在巨大的痛苦中,寫作成了她唯一的救贖。在外人看來,她的兩個兒子沒有她那麼幸運,找到了一個出口和解法,但或許從她的視角來看,兒子們的選擇是她本人更接近理想的去處。
我其實一直對華裔作家的作品保持一定的好奇、親近和警惕。自從看完《無聲告白》之後,我被那句“我們終其一生就是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震撼了好多年。以至於不想再去觸碰華裔作家的書。
她們逃離母親、祖國、母語,成為一個異鄉人,在文化差異的沖擊下,東亞家庭的殘影似乎一直跟隨著她們。
我從李翊雲和她兩個兒子身上看到了“存在主義虛無”的典型表現,只是一個選擇遠走他鄉以“西西弗的方法”抵抗,另一個則走向肉體的滅亡。
不能說哪個比哪個更高一等,只是看完李翊雲的生平和訪談,我確信另一種方式,很可能是她更向往的遠方。-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54歲女星自曝:承認自己水性楊花!被17歲兒子打的牙出血
- 演員王姬的痛:兒子癡傻,自己被騙光積蓄
- 宗慶後丑聞曝光!兩個私生子身份存疑,妻子....
- 加國最具人性化公司 2025榜單揭曉
- 演唱會偷情登大屏 球場借梗笑翻了
-
- 溫哥華周末煙花秀 這些主街要封閉
- 宗慶後施幼珍已離婚?這是宗馥莉繼承之戰的關鍵點
- 列治文百年古琴被撿走 警尋這司機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參賽時遭遇車禍 大溫華裔不幸不治
- BC這海灘躋身全球50最佳海灘榜單
-
- 董璇再婚嫁小9歲喜劇人 影響了閨蜜佟麗婭
- 曝美國用輝達芯片跟中國換稀土 專家警告:危險
- 1萬份 父母祖父母團聚開始發邀請!
- 曝宗慶後有2段婚姻,與5個女人生下7個孩子....
- CREA預測:銷量上升房市逐步復蘇中
- 沉默13天後 李在明選擇拒絕中國 理由8個字
-
- 快降息吧! 2/3的BC人擔心還不起債
- 各國逐漸看穿了川普政府的"套路"
- 溫哥華貸款經紀 解決各類疑難貸款
- 加國著名作家拋售豪宅搬到美國去
- 華裔女生和白人丈夫請媽媽吃飯 網友破防
- 值夜班後被開除 酒店女工暴怒 下秒舉動令人震驚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