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08 | 來源: ZAKER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烏克蘭危機 | 字體: 小 中 大
在俄烏戰爭的陰影下,一個長期被忽視的悲劇正逐漸浮出水面——烏克蘭男性成為俄軍性暴力受害者的事實,正撕開戰爭罪行的另一道血腥傷口。據 Le Monde 最新調查報道,許多遭受性侵的烏克蘭男性因社會偏見與羞恥感選擇沉默,而他們的創傷正在國際社會的忽視中潰爛。
“他們用槍指著我的頭,然後輪流侵犯我。”化名“安德烈”的32歲烏克蘭士兵顫抖著回憶。2023年,他在東部戰線被俘後,遭遇了俄軍士兵長達數小時的性虐待。類似案例並非孤例:烏克蘭人權組織“自由之聲”(Voice of Freedom)記錄顯示,自2022年開戰以來,至少147名男性軍人或平民遭遇系統性性暴力,但實際數字可能更高——因為絕大多數受害者拒絕公開指控。
社會對男性受害者的刻板印象成為告發的阻礙。基輔心理援助中心負責人奧莉加·科瓦連科(Olga Kovalenko)坦言:“許多受害者擔心被貼上‘軟弱’標簽,甚至遭到二次傷害。”一名曾為受害士兵提供治療的醫生匿名透露,一名19歲新兵因不堪羞辱試圖自殺,他反復說:寧願死在戰場上。
然而,這些罪行可能被刻意掩蓋。聯合國烏克蘭危機獨立調查委員會2024年報告指出,俄軍常將性暴力作為“摧毀抵抗意志的工具”,但相關調查因證據收集困難而舉步維艱。海牙國際刑事法院(ICC)檢察官卡裡姆·汗(Karim Khan)曾公開呼吁受害者挺身而出,但至今僅有3起涉及男性受害者的案件進入司法程序。
這場沉默的苦難背後,是國際法的無力與現實政治的冰冷。盡管《羅馬規約》明確將性暴力列為戰爭罪,但俄羅斯早在2016年就拒絕承認ICC管轄權。而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持也鮮少提及這一議題——烏克蘭人權專員德米特羅·盧比涅茨(Dmytro Lubinets)直言:“我們需要更多專業心理支持和司法援助,而不僅是武器。”
當鏡頭聚焦於前線的炮火時,這些受害者仍在黑暗中掙扎。一位化名“伊霍爾”的農民在采訪尾聲突然崩潰:“我的身體回來了,但靈魂留在了那個地窖裡。”他的哭訴,或許是這場戰爭中最刺耳卻最被忽略的警報。
無論如何,我們都希望戰爭早日結束,還人間和平。-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梅德韋傑夫警告:這是烏克蘭最後的機會
- 大溫獨立屋出租激增 增速超過公寓
- 一棟房住25名外國工人 三人被判刑
- 溫哥華牙醫診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務
-
- 中國人在沙漠種的10萬株玫瑰,開花了!網友....
- 林彪出逃前,毛澤東為什麼要收回這幅字?
- 吳秀波絕對想不到,陪他333天的陳昱霖能如此狠心
- 高風險時期!大溫長周末遠足要小心
- 加國滑坡致巨大天坑 房子瞬間沒了
- 福溪螃蟹節再辦 這螃蟹西海岸獨有
-
- 懵!BC法庭: 每只狗有一次咬人權利
- 大溫油價展望 夏季駕車終於輕松了
- 有利買家 加拿大房價正進入調整期
- 俄需要達成怎樣的特別軍事行動結果?普京回應
- 拜登確診這癌晚期 為啥沒有早發現
- 罕見使用"清除"一詞,美對中發出強硬信號
-
- "就地死亡"!央視主播將"兩岸"喊"兩國"
- 與川普通電話竟談及梅拉尼婭 普京"爆料"
- 反轉了!卡尼稱秋季提交聯邦預算
- 與李晨分手6年!范冰冰520罕發聲:還過嗎?
- 溫哥華地產經紀 經驗豐富誠信可靠
- 加國慘 財政狀況惡化超其它G7國家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