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04 | 來源: VISTA看天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放在戀愛關系中,用最近網友熱議的詞來形容,就是“情侶尷尬期轉折點”。
這個轉折點往往是一件卸掉社交面具的事情,足以快速拉近兩個人的心理距離。
這件事情發生之後,關系會急劇升華,“不裝了,讓你看看我的真面目”。
有網友和男朋友的關系轉折點發生在吃麻辣燙的時候,當倆人不約而同甩掉蔬菜上面水的那一刻,就知道是自己人了。
根據非權威觀察,很多情侶是通過一個憋不住的屁、一句脫口而出的臓話而度過尷尬期的。
小小地不體面了一下之後,完美假面應聲破碎,沒有繼續“strong”下去的必要。
友情同樣如此,尷尬期的時候如同角色扮演,是體貼的朋友、乖巧的同齡人。
一越過尷尬期後,攤牌了,你的朋友我是個陰暗爬行不著調的“狐朋狗友”,能在網上跟人大罵三百回合。
不尷尬之後,人際關系簡單輕松多了,“真實”到可怕,自稱是老鼠人的年輕人也能在讓自己松弛下來的關系中化身社交悍匪。
01“不裝了,大家趕緊原形畢露”
眾所周知,互相看對眼的男女是世界上最注重個人形象的物種。
從履歷到談吐,從穿搭到愛好,每一條都是孔雀開屏的發力點。
你超絕不經意間透露自己上的高中是北京最好的(之一),ta張口就是許知遠和伍迪艾倫的對談;
你假裝松弛地穿上花半個月工資買的約會戰袍,ta說周末喜歡去電影資料館看新浪潮文藝片。
大家努力維持著自己的求偶期好形象,在一起了之後也持續性繃著。
直到某一天繃不住了,向最真實的自己繳械投降。
有人是在金錢上低頭了,從人均三位數的氛圍感餐廳換成湊近了說話才能聽見的大排檔。
有人是向繁瑣的化妝流程屈服了,帶著一臉班味頂多打個底妝塗個口紅就赴約。
經此一役,兩個人都松了一口氣,無形之中達成了停止過度包裝的默契。
雖說都離不開外表、內涵和腰包這三大痛點,不同職業、不同年齡段的人有不同的場景和表現。
打工人一旦把個稅app的年度收入截圖給對方,就說明關系相當鐵了,再也不擔心被嫌賺得不夠多。
對於大學生來說,度過尷尬期的標志性事件往往有明顯的校園屬性。
比如敢約對方在狼狽體測後見面、告訴對方自己高數掛科了、分享買北面AJ這種“校服校鞋”的高仿店鋪。
飄著的人類降落到地面路上的一小步,卻是關系進展的一大步。
據一些金融精英、互聯網高級打工人透露,在降薪、穩定性降低之後,戀愛尷尬期的時長在縮短。
畢竟心氣、錢包、精力都不如以前亮堂,談情說愛的成本也要跟著降。
相比起來,友情裡的轉折點更偏重於內容交流層面。
網友@Olivia在讀書會上遇到了想深交的朋友,一開始只聊福柯的權力與規訓、韓炳哲所說的現代人愛欲消亡這類東西。
終於有一天厭倦了圍著陽春白雪打轉,開始跟對方說最近迷上了一個霸總短劇,對方說自己偷偷把《五十度灰》看了三遍。
倆人關系驟然從還不錯的朋友升級成好朋友,像是締結了共享秘密的同盟。
一塊蛐蛐同一個人、高強度吐槽各自的前任、言語刻薄地銳評某一件事,是友誼更進一步的常見節點。
總而言之,暴露自己毒舌、低素質、沒內涵等負面屬性是朋友跨越尷尬期的關鍵裡程碑。
而在年輕人和爸媽的關系中,尷尬期一般是長大之後才開啟的。
一塊看電視看到帶點顏色的橋段會腳趾扣地,談了對象之後爸媽拋下一句“注意安全”就不再言語。
度過尷尬的那個支點,往往是迫不得已、不得不自爆的情況。
比如小夫妻買的情趣用品被長輩看到、和npy旅游住同一間房被家長識破。
自此之後部分家庭就會不裝了,把小時候缺失的性教育補回來,甚至互相分享一些經驗。
當然了,在不少家庭中這仍然隸屬科幻片的范疇,尷尬期綿延一輩子,羞羞答答地生了十四億。
02不要低估任何一個人
熟了之後的社交悍匪屬性
關系尷尬期,並不是一個貶義詞。
因為有時候這是對雙方的一種保護,防止雙方在寡廉鮮恥的狀態下釋放成噸攻擊。
甭管是情侶還是朋友,熟了之後臭味相投,屎尿屁將不帶一點掩飾的襲來。
是物理意義上的襲來,比如故意朝對方放屁;
也是線上聊天裡的賽博襲來,上廁所要特意知會一聲,還要貼心詢問對方想不想知道自己今日的腸道健康情況。
有專為情侶開發的app,嵌入了“屎了麼”功能,互通有無,及時知道另一半的排便詳情。
@Zz在努力
尷尬期的尷尬來源於想展現自己所帶來的緊繃和患得患失,關系穩一下來、雙方都不裝了之後,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不憚於展示,准確點說是炫耀,自己的歹毒品味。
表情包越賤兮兮越好,殺傷力低的壓根看不上。
越是讓人看得皺眉頭的短視頻,越要一鍵轉發,“不能讓我一個人的眼睛受這苦”。
還不太熟的時候不敢輕易打擾,害怕消息太密集給人家造成困擾。
一旦進入關系的下一階段後,絲滑切換成“瘋狂打擾”模式,再也回不到“以為你很高冷”的生人勿近時期。
不分晝夜發消息,致力於讓對方變成新時代的張懷民。
比蘇軾還不顧懷民死活,千年前好歹是“懷民亦未寢”,咱們網友是“懷民寢了也得薅起來”。
時不時想找罵,把對方逼得開始飆臓話才心滿意足地從聊天框退場。
有時候已讀不回是無聲的拒絕,有時候卻是牢靠關系的鐵證。
對方都不內耗,你知道對方不會因為你沒回而想東想西,對方也明白你並不是不把ta放在心上,只是懶、暫時沒心情、忙或是覺得無聊不想回。
足夠有默契之後,兩個人的聊天模式相當具有流動性。
已讀亂回、只發不讀、意念回了、各聊各的,均屬於常見情況。
更有甚者,流竄在不同app之間回復,微信沒說完的事在抖音繼續說,小紅書上聊著聊著消失了,隔幾天在微博評論區又接上了。
@Hohoh 聊天過程中的“隨機測驗” 顯然朋友這次不及格
當然,具體的度得自己把握。
不看朋友/戀人分享的視頻,自己刷到之後又分享給對方,被抓包少許幾次還算是互動的插曲。
次數多了,難免傷人,讓人對情分和投入度生疑。
再i的人,越過尷尬期之後也會e人屬性爆棚。
去朋友家比回自己家都輕車熟路,知道零食飲料放在哪,擁有專屬於自己的睡衣拖鞋,朋友的下廚手藝也被鍛煉得愈發精進。
有不少定位是Steve的網友表示,朋友和朋友的對象,簡直像自己的再生父母,跟著他們吃吃喝喝逛街旅游被養得很安心。
過於有邊界感反而會被嫌棄,比如和朋友一塊旅游的時候小心謹慎躲在被子裡換衣服、嘗一下對方的奶茶時換根新吸管。
網友分享的“和朋友能熟到什麼程度”,讓人大開眼界。
共享衣櫥只是入門級,牽手上廁所算進階版,幫上痔瘡藥更是重量級。
親近的人掌握了太多“黑料”,談過堪比案底的前任、曾經一周不洗頭、上大學時老是抄作業、在網上當噴子,一件件一樁樁他們都門清。
難怪大家自嘲說,如果自己出道,經紀公司首先要操刀解決的不是平庸的臉,而是攥住了命門的朋友。
03和自己相處不尷尬
才是真正的社交贏家
度過“關系尷尬期”後,相處變得松弛自在,有著自然而然的相處默契。
有人和朋友每天能聊出一部流水賬式小說;也有人一個周不聯系,想朋友了就直接殺到對方家樓下。
願意黏糊在一起的情侶很多,不喜歡閒聊、享受高質量陪伴的情侶也不少見。
所以說,熟了之後不一定變得更“粘”,但一定變得更輕松了、都能放心大膽地做自己了。
“關系尷尬期”並不只是表層上的言行舉止可能會帶來的尷尬,更是對所處關系的一種拘謹、不安全的心理狀態。
心理垂類媒體“know yourself”分析,尷尬情緒正是來源於擔心“自己被評估”或“自己被暴露”。
就比如跟剛在一起的戀人互相分享常去的餐廳、周末娛樂活動,會擔憂暴露自己的真實收入水平;
剛熟起來的朋友不好意思分享短視頻,也有擔心不符合對方審美口味的考量。
而在品味、經濟實力等相對外部的因素之外,更深層的尷尬還與自我的情感表達有關。
無論在友緣關系還是性緣關系中,不少網友都有擔心自己越界的經歷。
得知對方最近遇到了煩心事,去關心的話會害怕對方不需要、更想一個人靜一靜,不去關心的話又害怕對方會覺得自己冷漠、不在意自己。
向對方表達欣賞、好感等情愫,發出一塊散步、吃飯等邀約,都提前在心中預演了多種可能性,反倒有時候會因為“過於揣摩對方感受”而讓關系的推進受阻。
在如此注重邊界感的時代,糾結於“自己的主動是不是別人的負擔”成為一種常態。
不過,人和人之間連接的深化總伴隨著邊界感的打破和來來回回的試探。
這個過程,也是加深了解、判斷關系要走到哪一步的參考。
有些人還沒有越過關系尷尬期,就退回到了“列表裡從來不會聊天的僵屍朋友”。
也有人褪下一層層社交面具,發現彼此越來越合拍。
那認識的時候小心翼翼聊天,生怕踩到對方雷點,熟起來後天天在對方雷區蹦迪。
默契到知道踩哪種程度的雷是幽你一默,說哪種刻薄話會傷害到對方。
真正滋養人的親密關系(包括親情、友情、愛情等各種維度),不需要用力維護氛圍、cue流程、刻意展現自己。
交流是自動發生的,關心是自然流露的,情感是自如流動的。
@愛吃肉肉
度過關系尷尬期,關鍵在於感到舒適安全、不會被隨意評判。
大家對各種尷尬期討論得如此熱烈,或許忽視了與自己相處的尷尬期。
說到底,任何關系到最後都是和自己的關系。
就像有網友說在日記裡都會向自己撒謊,扮演一個自己認可的角色。
在祝所有人擁有好的關系之前,先祝所有人找到自己,享受和自己每一分每一秒的相處。-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從春晚"定海神針"到"原形畢露",不說相聲的岳雲鵬,徹底變了
- 披著古裝的狗血四角戀,僅用一個晚上,《國色芳華》就原形畢露
- 馬筱梅生圖下原形畢露 閨蜜搶風頭
- 回流中國,10小時收入碾壓在加拿大40小時
- 納奈莫一游 美國護士想舉家搬到BC
- 多家廉航開賣站票 一杯咖啡錢上天
-
- 智商爆棚!大溫"宅男"華裔小哥火了
- 卡尼與美國談關稅 福特: 下月談攏
- 溫哥華資深貸款專家 解決貸款需求
- 黃宗英與養子周偉打財產官司,雙方都是輸家
- 神擋殺神 佛擋殺佛 川普殺瘋了 連下狠手
- 這裡將慶祝加拿大國慶日並放煙花
-
- 罕見使用"清除"一詞,美對中發出強硬信號
- 歐美太貴 菲教剛好:30元一節 就別挑口音了
- 普京"拖"字訣奏效 停火遙不可及
- 與川普通電話竟談及梅拉尼婭 普京"爆料"
- 溫哥華牙醫診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務
- 雷霆新王亞歷山大 解鎖3.8億天價合同
-
- 大溫附近男子被狗咬傷後被棄路邊
- 梅德韋傑夫警告:這是烏克蘭最後的機會
- 潛在通脹升 央行6月降息概率下降
- 川普拆台中共 一帶一路面臨崩盤
- 美國員工收到"通知" TikTok也要裁員了
- 素裡倆女孩今早結伴上學 下落不明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