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06 | 來源: 熙少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01
這個五一終於過完了,是時候梳理下假期裡發生的那些魔幻新聞了。
先從香港說起吧。
最近,我注意到港媒上曝光了一群特殊的大陸年輕人,他們之所以吸引到香港人廣泛關注,是因為主打一個住宿分幣不花,跑到香港麥當勞、肯德基裡睡大覺。
對,你沒聽錯,這事真就發生了。
綜合香港01、明報報道,五一期間,香港旺角北京道麥當勞店裡,大約50個內地游客在這過夜,有人趴桌子上睡覺,有人脫鞋晾腳,行李箱擺得滿地都是,場面一度分不清是連鎖快餐店還是青年旅社,店員看著也沒管,估計也管不過來。
後來港媒給這群人起了個統一的名字:“麥難民”。
不得不說,繼去年國內足療店、海底撈過夜之後,有些國內游客真是把“窮游”的優良傳統發揮到了極致,他們這次幹脆把這套操作帶去了中國香港,開辟了“睡快餐店”的新戰場。
香港不是老家縣城,購物天堂頂不住了。
我看港媒采訪了一位福建的黃同學,他自豪地表示和兩位朋友臨時“快閃”來港游玩,沒訂酒店,行程挺隨意,玩了一天山頂和星光大道後,在旺角麥當勞躺平過夜。
他說:“反正第二天晚上就回深圳了,酒店貴,睡這挺方便。”
這種“壓根沒打算訂酒店”的操作,讓不少香港人看傻了。
你說證件丟了、臨時沒訂到房情有可原,但這屆游客上來就抱著“我就不訂房,看你香港拿我怎樣”的心態,讓人不禁感慨:真是出行靠勇氣,過夜靠腦洞啊。
但香港“睡麥當勞”還不是最誇張的。
緊接著,重慶榮昌也登上了熱搜,原因是當地政府食堂向游客開放,一天之內被吃掉千斤白飯、數百斤豬肉。
“五一”當天,這個平時只服務800人的機關食堂,瞬間湧入7000人,第二天更是突破了1.2萬人,招牌套餐“兩葷兩素18元”,剛上架就被一搶而空,排隊長龍從食堂門口排到了廣場外。
看著榮昌這波效果拔群,江蘇、湖北、陝西、甘肅等地紛紛效仿,陸續開放政府食堂,還免費開放了單位停車場。
一時間,政府食堂成了新的旅游打卡地,朋友圈更潮的玩法是“我在××市政府食堂吃鹵鵝”。
這波操作太秀,連胡錫進都跑出來質疑:政府機關食堂本身就不交稅、還有補貼,如果對游客開放變成常態,那對本地餐飲業是不是不太公平?他認為這事得“謹慎評估”,畢竟“五一”是餐飲行業一年一度的大考。
而讓整個五一魔幻到封神的,還得是那條熱搜:游客住進了文旅局長家。
具體是湖北宣恩有4位游客沒訂到酒店,求助當地文旅局,局長王菊芳一聽,直接把自家空房騰出來,讓他們免費入住,其他幹部職工也紛紛響應,最終30多位游客分別被安排進了幹部家、居民家。
不知道是我膽子太小了還是想象力太貧乏了,無論如何,出遠門前不訂酒店這種事情從小到大真是沒有動過一絲一毫的念頭。
但這屆游客不一樣,主打一個“來了再說”,結果真就有人給他們兜底,不僅沒吃虧,還順便體驗了一把“住進公務員家”的奇遇。
看上去,這屆“特種兵旅行”選手們已經從“花最少的錢玩最多的景”,進化到了“花最少的錢,讓一座城市為我跪舔”。
02
為什麼這些年輕人寧願在麥當勞打地鋪,也不願多花幾百塊住酒店?
為什麼有些游客會排兩小時政府食堂,吃一份18塊的回鍋肉、鹵鵝?
為什麼有人能不訂酒店、不買保險、不計劃行程,只帶一張身份證就敢橫沖直撞上熱搜?
你要說他們真的“沒錢”嗎?倒也未必。
比如,香港旺角那些睡麥當勞的年輕人白天照樣山頂打卡、星光大道自拍、商場買保養品、便利店補給藥妝,一副生活精致沒含糊的樣子,你讓他們真睡地鐵站他肯定不去,人家選麥當勞,那是“薅得有講究”。
所以本質上,他們不是真的“沒錢”,而是“不想把錢花在不值錢的東西上”。
酒店住宿費,在他們眼裡,恰好是最“無效消費”的典型,那是老年人的專屬浪漫。
這屆新消費時代的游客擅長用“單位預算換最大效用”,尤其更懂得衡量價值,一晚幾百塊的酒店能換成什麼等價物,每個人心裡都有不同的算盤。
更何況現在窮游已經不止是“省錢”,而是帶點“社交炫耀”的意味在裡面。
在小紅書、抖音的語境裡,“用極限預算完成不可能任務”是一種可曬、可炫、可講故事的社交貨幣。
你睡五星酒店沒意思,我睡肯德基才有流量。
你吃網紅火鍋早就爛大街,我吃政府食堂才有話題。
你打卡打得規規矩矩,我直接進局長家住,才叫“真實中國”。
你別說,後兩個確實都上了熱搜,這也構成了一個詭異但真實的閉環:
花得越少,炫得越猛;蹭得越狠,越能講故事,而地方相關部門甚至為了流量會主動配合游客一起造勢。
再往深處說一句,我認為這就是信息不對稱的流量套利。
過夜、蹭飯、借宿聽上去有點丟人,但在社交平台上,“睡快餐店”和“住局長家”反而成了另類“文化資本”,你看,我多有勇氣,多有資源,多懂玩法。
王女士與同伴在宣恩縣文旅局長家中
所以你說,這屆游客到底是在窮游,還是在薅城市流量?真就挺難評的。
有人可能真的只是想省錢,帶著一種“簡單快樂”的心態來旅行,但也有一些人,已經不僅僅是為了省錢,希望通過“低成本高曝光”把旅行變成一種“社交活動”。
18元兩葷兩素是政府食堂服務價格,但很多游客拍照發朋友圈、小紅書那一刻,才是真正的消費高潮。
03
如果純粹是為了旅行省錢,我不是不能理解這屆五一的“窮游特種兵”們。
年輕嘛,預算有限,精力充沛,願意吃點苦、睡快餐店、排政府食堂省幾百塊,也沒什麼問題。
畢竟我們也曾年輕過,也曾熬夜買廉價航空“0元機票”飛東南亞,也曾帶泡面上青旅樓頂泡腳賞星星。
那時候我們叫“背包客”,現在他們叫“特種兵”,我們窮得真實,他們窮得精致,本質上,都是為了用最小代價看世界一眼。
但理解歸理解,這屆游客的確也走得有點遠了。
當“我不訂酒店”開始變成一種炫耀,當“我知道文旅局長一定會收留我”成為默認操作,當“我就是要把政府食堂吃爆”變成目標本身,省錢的底色好像變了些許味道。
這不僅是一種“消費觀的異化”,也是“公共秩序的邊界模糊”。
更可怕的是,這一切還被包裝成了“內容”,上傳社交媒體,反復播放,被點贊、被復制、被模仿,最終變成一場城市被動參與、游客主動出擊的“注意力掠奪戰”。
其實對目的地城市來說,這種“窮游爆點”看似能帶來一時熱度,但長期來看是一種透支型的熱鬧:
政府食堂可以接一次游客,但不能次次開門變大食堂吧?
文旅局長能收留一波人,但不能每年五一變免費民宿房東吧?
香港快餐店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總不能讓旺角店長天天當保安吧?
那麼面對這一趨勢,旅游從業者該怎麼辦?我有如下幾點建議:
第一,不要做被動“薅點”。
一旦你把“低價蹭吃蹭住”當成宣傳亮點,就很難立住正經旅游品牌。要從“反向被蹭”走向“正向引導”,寧可明確設規則,也別走“暗地兜底”。
第二,主動定義“精致窮游”的邊界。
引導年輕人用有限預算玩出體驗感、文化感、互動感,而不是純粹的“物質薅羊毛”,哪怕是組織主題露營、青年夜宿、打卡游線,也比任其霸占快餐店強。
第三,平台和地方政府要聯合設“底線機制”。
不是不接納省錢游客,而是要讓所有城市空間都知道:歡迎你來,但請別把“公共資源”當作“私人福利”。
坦白說,2025年了,全世界都在講“可持續旅游”,誰要還把振興地方旅游和免單、熱搜硬捆綁到一起,那他可真是非傻即壞。-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可怕!大溫等待救護車時間越來越久
- 視力越來越差 她眼裡竟長了"一朵牽牛花"
- 溫哥華地產經紀 經驗豐富誠信可靠
- 久坐是在養癌?一個簡單動作防癌還養生
-
- 警惕!如果這個動作堅持不到10秒
- 高風險時期!大溫長周末遠足要小心
- 不卷了 UBC女生輟學買老店掙錢去
- 為酒店逃稅100萬 大溫華裔被判刑
- 車曉離婚13年:熱衷美食、化妝,活成了中年少女
- 王詩齡進英國名流圈 和卡米拉熱聊和公主合影
-
- 交易詭才:在中東,看到了川普的偉大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掛了半年 西溫千萬豪宅再降300萬
- 太無助了 熱汽球著火男子不幸墜亡
- 前所未有!2萬+留學生在加拿大申請難民
- 剛上任引爭議 稱加房地產危機根源
-
- 最高近8000 加拿大兒童福利金又漲,馬上到賬
- 溫哥華街頭襲擊案 ICBC賠償引爭議
- 魔鬼藏在細節中,日內瓦協議中共自取其辱
- 美中休戰!下個出口管制松綁項目浮出水面
- 15歲天才少女因付不起學費,將被迫離開加拿大
- 卡尼"跪"了:對美關稅近"清零" 全網怒轟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